42天,每天24小时,周海英感觉自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以队为家”的时候,睁开眼就是上班,梦里梦外想的全是工作上的事儿,“不看日历不知道今天是几号了,每天都是相同的忙碌和不同的紧张。”
周海英是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四监区监区长,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从确保监管和防疫工作顺利推进,到持续深入“五大改造”,从坚决落实战时要求,到保障封闭民警的连续战斗力,周海英带领四监区警察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作答每一科目、每一道考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完全没注意到身体发出来的抗议。
周海英近年身体一直不太好,样貌瘦弱,在工作中却是名副其实的“女战士”,单薄的双肩承担着连续超负荷的工作量,凡事亲力亲为,就单单是在监管现场的巡逻,她一天也能走20000步左右。很多次她会突然头晕乏力,但只要喝上几口热水,稍作调整,她又回到岗位。
作为“资深”监区长,周海英深知疫情防控事关监狱安全稳定,深知每个监区的点滴工作都关系着疫情防控成败,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封闭执勤期间,她多次召开监区疫情防控的专项会议,传达中央、司法部、省厅、局党委和监狱党委重要讲话精神,要求监区警察深刻认识到做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战时意识。在她的带领下,四监区全体警察时刻都保持良好的战时状态,以必胜的信心投身于疫情防控战中。
白天,周海英带领警察每小时巡查、落实防控各项措施,处理罪犯劳动改造中各类事项;傍晚,跟有思想压力的罪犯谈心,开展罪犯爱国主义教育和疫期心理健康教育;晚上,她深思细酌,将战时管教罪犯模式认真分析研判,结合监区实际,建立了十余份台账......就这样,充实又繁忙,24小时根本不够用,日复一日,42个24小时对周海英来说也眨眼就过,虽然眼镜已经挡不住双眼的疲惫,虽然热水也温润不了起皮的嘴角,海英都不觉得累,她已经成为战“疫”路上的“拼命三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周海英的示范引领下,监区警察们也积极参战,迅速打开了疫情防控工作局面,女警肖珊珊就是其中一员。
监狱山坡上的山樱已经渐次开放,风渐渐暖了,带着山樱花香,带着春天的消息。已经连续42天身在战时执勤岗位上的肖珊珊,看到监区里的绿植在一夜之间冒出一个个嫩绿的芽点,才发觉春天已经悄然来到了身边。
42天前,珊珊收拾行李准备到岗参加执勤的时候,三岁的儿子跑过来抱着她,不让离去,当然,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妈妈就算只离开一个24小时他都不能忍受。珊珊紧紧地拥着宝贝,随即又推开他,不顾他的哭闹,坚决走出家门。珊珊觉得自己很坚强,下楼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回到岗位,珊珊就一头扎进纷繁琐碎的工作中。她是监区的专职干事,从罪犯集体教育到个别谈话,从思想摸排到情况梳理,从教育改造工作到材料版本归集,每一样,她都做到“全面兼顾,全面收效”。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监改造秩序井然,湖北籍罪犯的情绪也很正常。
这42天里,珊珊也想念儿子,有空打电话回去的时候,满心的关怀和牵挂,嘴巴上却只是鼓励孩子坚强勇敢。同事们都说,宝宝才3岁,他还不懂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勇敢。珊珊却觉得:“孩子一定会懂的,而且,他也一定会理解我今天的选择。”说完,她抽出纸巾把眼睛拭了一下,又戴上单警装备朝监舍走去。所谓“为母则刚”,以爱育爱,珊珊把爱当成孩子学前的第一课,也用奉献和责任诠释了她所热爱的工作。
珊珊对工作认真细致,对生活乐观豁达,感染着大家,在她身上,总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更是危急时刻的担当。
春耕春种就要进入最为繁忙的季节,春色春景即将迎来最为绚烂的绽放,而我们的战“疫”大考也进入了冲刺的紧要关头。四监区的警察,也代表着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的每一名警察,大家不负春光勤耕耘,正以务求全胜的决心,凝聚所向披靡的合力,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力争在严峻考验面前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春光中,满天飞舞的爱,有我们守护的淡淡身影!
供稿:李智佳
编辑:李剑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社区新闻网”(域名Csvs.Net.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社区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社区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