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交易将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自发探索,全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终于迎来了首份全国性指导意见。南方日报记者22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该类交易市场的定位、性质以及运行监管。
在规定“一定标的额以上的农村集体资产流转必须进入市场公开交易”等原则的同时,《意见》也强调了这些平台的交易“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在从业者看来,这无异于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红线。
“在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各种资源流转,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这是整个《意见》背后的主旨。”一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尚未全方位推开,但尽早为其明确性质、划定红线,可在帮助其更好发展。
而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广东省已有多个地区设立了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机构,这些平台目前的运作可说完全符合《意见》要求。不过,记者了解到,过小的交易量与亟待提升的交易价值,却让平台经营者遭遇到了另一些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 梁尚龙
范围
瞄准“种地问题”以经营权流转为主
虽然各方对农村产权交易机构的期待甚高,不过此次出台的《意见》却划清了“红线”,明确了这些平台作为资产使用权租赁市场的特征。明确规定现阶段通过市场流转交易的农村产权“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
《意见》提出,法律没有限制的品种均可以入市流转交易。现阶段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八个门类。流转交易主体主要有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和其他投资者。除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户持有的集体资产股权外,流转交易的受让方原则上没有资格限制(外资企业和境外投资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农户拥有的产权是否入市流转交易由农户自主决定。
而在介绍流转交易的服务对象时,也明确了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服务主体,且强调流转交易目的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具有显著的农业农村特色。流转交易行为主要发生在县、乡范围内,区域差异较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这就对啦,现在关键还是要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吧,我觉得农村资产的转移、整合要优先保证完成这个任务。”广东省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地区的一位农业系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通过交易让这些土地迅速集中到有能力的生产者手中,这才是这些平台最根本的职能。”
对此,无论是广东省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蕉岭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蕉岭中心”),还是阳山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以下简称“阳山平台”)的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配合当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他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平台
强调公益属性未堵死社会资本进入空间
虽然并未涉及很多社会关注的核心资产,但是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本身也依然有其发展空间,此前也曾有不少机构咨询社会资本进入的可能性。
对此,《意见》中也并未将该方向堵死。《意见》在明确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是政府主导、服务“三农”的非盈利性机构同时,也表示该平台可以是事业法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只不过,所有平台的设立都必须由当地政府审批,同时,政府还要成立相关部门组成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指导监督。
“这里没有说企业不能参与,没有说社会资本不能进入,这就为这些平台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一位专家特别指出,“可通过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或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完善服务功能和手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资本不仅可以作为交易对手进入市场,同时也可以进入交易平台,共同发展。”
对此,蕉岭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认同。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中心是事业单位,“今后项目多了,评估、公证,甚至融资对接工作都要丰富起来,完全由政府包揽或不是唯一方向,如果能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未来,是否可由平台购买服务,然后根据流转金额抽取必要费用维持平台运转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瓶颈
交易量有限赢得信任或是当务之急
相比于长远发展,不少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更关心的是自身经营的问题。当前各平台交易量过小的问题着实让人头痛。蕉岭中心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发展14个月左右,交易量仅为70宗不到,而成立不到一年的阳山平台更是仅有不超过20宗的交易,太过清淡的业务也让所有人有些看不到发展的迹象。
一位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表示,交易标的缺乏的问题在短期内都难以扭转,毕竟一个县的交易体量太小了,而现在平台上的业务还十分有限,有时候真觉得很多工作根本开展不起来。
蕉岭中心在设立之初曾考虑将自身打造成覆盖整个广东东部地区的大型交易平台,不断放大辐射力,不过当前的交易量却说明整个市场的活力有限,“如果平台不做大的话,就很难获得更大的交易量,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各类平台的零散化或导致大家的交易量都有限,这也就局限了市场的发现功能。”
对此,参与了蕉岭中心设计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邓大才表示,当前交易量的低迷一方面是因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推进速度有限,另一方面也因为各平台的宣传力度有限,“我认为各地仍应该以用开放的态度去组织各类平台,搞活土地资源,多做市场化配置。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信任,自然能够获得更高的交易量,这些问题只有才发展中才能逐步解决。”
■连线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
农村“沉睡资产”有望激活
“(可上市交易品种)都是当前我国农村中最需要盘活的资产。”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这八类产权的入市交易,有望让农村“沉睡的资产”苏醒,极大增加农村经济的活力。
“农村改革最核心的是产权改革。”农业部经改司副司长黄延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可盘活农村的各类生产要素,让农村的土地、房屋等以前静态的资产变为现在动态的资本,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但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可引导城市资本流向农村。
“目前的情况是,受诸多条件制约,一些本该入市的品种不能进行交易,无法实现交换、流通和升值。意见对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进一步作出了规范,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意义重大。”黄延信说。
李国祥认为,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有利于提高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