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洪回应称“埋路种豆”是整改需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中国之声持续关注江苏省泗洪县“埋路种豆”的问题。据媒体报道,该县境内多条已经修好、就差正式通车的公路,突然间被泥土覆盖,种上了黄豆。当地群众说,这些新修道路所占用的,都是耕地良田,后来被县政府征收了。两三个月前,为了应付国土督查,县政府才想出了这一“奇招”。
泗洪县方面回应称,“埋路种豆”是为了对违法建设进行整改,并表示将吸取教训,手续不全决不进行相关建设。然而,这份回应中,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回答。
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一段被黄土覆盖的马路。这段长约三公里的狭长地带,位于一个工业园区附近。因为雨水冲刷,这块所谓的“农田”坑洼不平,土地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20公分高的豆苗,还有一些疑似建筑垃圾的东西。
而在古徐大道,桥面上是“农田”,两边则是灰白色的桥梁护栏。据当地群众讲,这样被泥土覆盖的马路,全县有许多处:
当地群众:盖路的吧,还有好几条呢,最少有5-6条。湿地大道,就那一条路就一二十公里。反正是往湿地通的。有的还有桥呢,涵洞子都没盖。
当地群众说,修建道路所占用的都是良田,被政府征收还修路。后来之所以往铺好的马路上苫盖泥土,抢种黄豆,就是为了应付国土督查:
记者:修路的以前是什么地?
当地居民1:良田哪,水稻地。有的麦子和水稻都快要收割的时候,就把它毁了。
当地居民2:一天就种下去了,连夜种的,种上以后就插个牌子在里面——已种上黄豆。然后比如(国土监测)卫星要拍的话,这里面是黄豆种下去了。现在的苗都好高了,这个就完完全全是为了(应付)检查的。
在前天深夜的官方回应里,泗洪县方面承认了埋路种豆的政府行为,但其中辩称,此举是为了整改该县此前大面积的违法建设问题,而采取的复耕行动。然而,在这份回应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深究。比如道路建设之前,县里有没有经过论证、立项、审批等程序?修路资金来源于哪里?被苫盖的马路如何处理?就这样在路基上种田,还是等风声过了扒开土层再继续之前道路建设?
昨天下午,记者就官方回应之外的这些疑问,向泗洪县提出采访请求。但该县宣传部门的一位侯姓领导表示,官方回应之外的任何问题,该县都不作解释:
侯部长:目前新华社的那篇通稿,也是我们对外的一个口径吧。现在就是一切以那个通稿为准。
记者:那如果通稿之外我们还有其它问题需要求证呢?
侯部长: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一个通稿。
记者:那就是说对于通稿之外的一些疑问,县里是不予回应的是吗?
侯部长:现在就是这样一个通稿,别的问题我们还没有考虑。
“要想富先修路”,按说,这种利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完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在即将完工的道路上,苫盖泥土,抢种黄豆。不知道当地想苫盖的究竟是什么?!
江苏国土部门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宿迁市对土地例行督察发现的违法用地中,已拆除复耕土地8000多亩,而泗洪县则占到全市复耕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针对泗洪县的“埋路种豆”,宿迁市表示,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在这场集体违法行为中,泗洪县的主要领导和负责人,将如何对这起事件负责?目前没有说法,而根据该县宣传部门负责人的态度来看,对于这起事件,泗洪县似乎也并不想给出什么更多的说法。
征地、修路、盖土、种豆,这一系列动作中,泗洪县的行政逻辑显得颇为荒唐,似乎在倾力地为“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等成语提供现实版的剧情。有群众质疑,这种“埋路种豆”式的整改,是对财政、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但如果有一天,在等到上级部门的审批手续之后,那些连夜苫盖的泥土被再次扒开,黄豆下面的道路再次露出真颜,到那时,浪费更多的,则是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记者肖源 实习记者孟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