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记者调查 > 内容

保电人员顶着烈日在12米高空带电作业
发布时间:2014/8/4 0:27:59   作者:佚名   点击:

    昨日下午,胜利街一元路,保电人员林涛顶着烈日在12米高空带电抢修故障 记者周超 摄(实习生 于桐)

抢修完故障的林涛衣服被汗水浸透 记者周超 摄

    本报讯(记者王志新 实习生赵强 张嘉辰 通讯员王欣)顶着烈日、身穿绝缘服在12米高空带电抢修故障1个多小时。昨日下午4时10分,刚抢修完线路故障的保电人员林涛喝着水,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他说难受时感到头晕心慌。

    前天晚上,保电巡线人员监测发现:胜利街一元路63号电杆10千伏线上的保护环线有破损,急需更换,否则一旦出现故障,三阳路至四唯路沿线的2000户居民家中面临停电。昨日下午2时30分,汉口配电运检室带电作业班的抢修人员赶到现场,此前,他们在其他地方已抢修了6处故障。

    尽管骄阳似火,林涛和搭档代胜威熟练地戴上绝缘手套、衣服和护眼镜,在绝缘斗臂车的输送下,他们很快升到了12米高的线路故障处,更换完3根环线后,他们还要对12个杆线节点进行检测。其间,地面工作人员将两瓶矿泉水“吊”给林涛和代胜威,好让他们补充水分。

    4时10分,故障抢修完毕。看着全身湿透的抢修人员,过往行人说“真不容易!”

    有着3年带电抢修经验的林涛告诉记者,由于受到严格的培训,对带电抢修很内行,在高空操作不会害怕。平时抢修最长时间不超过4小时,高温天气下,2个小时便是极限,“最难受时,会感到胸闷、头晕和心慌”。

    与林涛他们一样,全市每天有850名“高温保电”抢修人员奋战在一线,其中带电抢修班组有三支,分布在汉口、武昌和汉阳,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不停电处理各种供电故障,保障居民家不停电。自19日高温以来,带电抢修班组共带电抢修故障800余起。

    自19日以来,武汉电网负荷逐步攀升,并在23日达到827万千瓦,刷新了历史纪录。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统计,高温期间,我市平均每天接到有效故障报修400余笔,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多。

    不顾日晒汗蒸

    长江救援志愿队:气温越高,越要坚守

    本报讯(记者夏奕 通讯员夏文博)昨日下午3时,龙王庙江边少风,约30人正在水中游泳。热浪沿着岸边的水泥斜坡涌上来,值守队员张仁猛的脸上一直夹杂着日晒和汗蒸的红色,“江边看起来近水,其实水面蒸起的热浪把人全身笼罩在潮湿的热气中,人要是不动那就像个被蒸的包子。”他这样说着,手中一直紧紧捏着拋绳包,眼睛紧盯着江面。

    “人命关天,我们值守一刻也不敢放松”。烈日下,张仁猛黝黑的脸上汗如雨下。这样的值守,他和队友们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

    江对面,黄鹤楼值守点的帐篷自从6月初搭起后就没敢拆下来过,每天从早到晚,这里的入江者络绎不绝,本周他们的值守通常都在晚上10时后才结束。救援队员徐利华告诉记者,初步估计今年这一处他们就已救起超过20人,这还不算那些顺手拉一把、往岸边推一下的。这两周下水者人数显著增多,值守队员们索性将救生圈用长绳拴住挂在江边墙上,看见有人需要就赶紧抛出。

    青山建五码头江边,中午常有不少年轻的大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入江,也有放暑假的中小学生。几名常驻此处的值守队员彼此约定,每天11时许在家中吃完午饭就相约来此,保证中午12时到2时每天都至少有2名队员在此值守,而其他队员也常自告奋勇来此换班,不时提醒着入江的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谨慎下水。

    “气温越高,我们越要坚守”。本周江水水位下降,入江游泳者增多,长江救援志愿队8个值守点的队员们也在高温中从白天守到深夜。

    入夏至今,两江溺水报警和溺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长江救援志愿队功不可没”,昨日下午,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负责人和民警来到王家巷和龙王庙的水上安全值守点,给正在值守的队员们送上饮料和毛巾:你们辛苦了!

    记者探访:

    工地避开午间作业 工人多不知有高温津贴

    本报讯(记者黄师师 实习生李磊)昨日,记者走访武汉三镇部分工地发现,高温下大多数工地已调整午间作业时间,让工人们避开了高温时段的室外暴晒。

    根据我市安委会下发的通知,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停止当日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劳动者加班。同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或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昨日中午12时许,中心城区最高温升至39℃。位于汉阳王家湾一处高架桥的施工现场内,有工人正在用水管对地面洒水降温。大部分工人结束手头工作,准备用餐。其中一人说,中午一般只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无紧要的活,可以休息。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汉阳几个在建的桥隧工程,发现大多工地中午都是静悄悄的,大太阳下看不到人影。

    14时35分,记者来到雄楚大道高架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阴凉处休息,不远处放着一桶纯净水,不少人在一旁喝水解热。一位工人称,虽然天气很热,但工地已事先发放了防暑药品。15时15分左右,工人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上。

    15时许,在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段接线工程项目现场,6名工人正在用推车进行材料搬运。一名姓柯的架子工告诉记者,早在上上周,项目已经调整作业时间,原本要从13时30分工作至18时30分,现在改为15时至19时。

    在东湖通道项目四标,一名身着橙色工程服的工人称,项目上个月就已经发放了绿豆、白糖等消暑品,活多的时候,工友们也可以错时休息。

    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工地中午都能严格执行高温令,调整作业时间。但对于规定要求的高温津贴,很多工友表示没有听说。

    市安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天气下,将组织相关部门对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热天故事>>>

    热天故事>>>

    自带饭菜微波炉加热

    纳凉点可乘凉一整天

    昨日,全市1400多个社区纳凉点继续为困难群众和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群体免费开放。记者走访发现,有的老人自带饭菜,中午在纳凉点的微波炉里热着吃,不用回家来回奔波。

    上午10时许,江岸区六合社区纳凉点热闹非凡,3间纳凉室里,有练习广场舞的,有学唱京剧的,还有学习书法的。社区主任方冬菊介绍,每天至少有三四十人,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人。她说一般在上午8时开放,直到晚上10时许,纳凉的居民全部走完才关门。

    硚口荣华社区的纳凉点有娱乐室、医疗保健室、休息谈心室、电脑房等,还有电视、冰箱、微波炉。有很多爹爹婆婆带饭过来,中午可以在微波炉里热着吃。

    (记者王志新 实习生张嘉辰 赵强 通讯员周钢)

    武锅社区两栋楼水管破裂

    志愿者连续3天提水送街坊

    昨日16时许,武昌区武锅社区63岁的志愿者张绍祥提着满满一桶水,爬上46栋8楼,敲开了72岁独居老人黄金菊家的门。停水3天来,张绍祥已是第五次提水送上老人的家门。

    3天前,武锅社区房屋拆迁时,倒塌墙体压坏了水管,导致46栋、76栋的居民无水用。这两栋楼居住着不少独居老人,上下楼不方便。张绍祥和周盛高两名党员志愿者串门时了解到这一情况,马上从家里拿来了水桶,在社区一处公用水龙头上接了3桶水送上8楼。

    还有其他行动不便的老人怎么办?社区干部受张绍祥的启发,向其他楼栋有水用的党员发出“帮困难群众提水行动”的倡议,得到了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干部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自带水桶,加入到送水行动中。

    昨日,记者现场看到,武汉水务集团武昌供水部的工人正在抢修水管。预计晚上12时前其中一栋楼的居民可用上水,力争今日两栋楼都能通水。

    (记者李咏 实习生夏中英 通讯员宁镁湘 鲁文娟)

    高温来袭“懒人”增多

    武汉外卖销量增长20倍

    “现在,一个客服每天至少接300多个订餐电话,忙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上。”昨日中午,当记者冒着高温酷暑从汉口赶到硚口武汉外卖圈公司时,网站创始人龙成也刚刚从汉口一个网点回来,忙得大汗淋漓。

    26岁的他来自湖南凤凰,5年前还是一名导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汉看到了送餐外卖市场的潜力,注册成立了武汉外卖圈网站。他说,这个平台只负责宣传和配送,合作的十几个商家负责餐饮制作。

    龙成说,进入7月,天气炎热,每天仅在淘宝网和外卖圈网站接到的订单金额就达近2万元,前几个月每天加起来还不到1000多元,“至少增长了20倍。”公司也从2008年的5名配送员发展到如今60多人的配送团队。(记者耿珊珊 实习生邵洁)

上一篇:泸州电动公交运行 行驶平稳噪音小 充电1.5小时跑N)Y
下一篇:欧美对俄新能源制裁遭内外质疑 内伤或甚于伤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