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巴金主持的抗日刊物《烽火》创刊号。(资料)
本报讯(记者 施晨露)由市作家协会、巴金故居主办的“火——巴金的抗战岁月”图片文献展,本周六起在上海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昨天表示:“从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角度反映抗战,展示他们的作品和行动对民众的鼓舞,是铭记这段历史富有价值的角度之一,也是此次展览的出发点。”展览将展至8月6日。
他始终在前线记录民众苦难
“九月八日,贵国空军轰炸松江车站的‘壮举’,在贵国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罢。……对于这样冷静的谋杀,你有什么话说呢?你不能在这里看见更大的鬼畜性和残虐性么?”1937年,巴金在《给山川均先生》中这样记述。
“1938年8月,广州,‘飒飒’声一起,一些陌生的人疯狂地涌进我们的屋子里来。他们带着轻微的惊呼,一齐往地上蹲伏。炸弹爆炸了,声音不大,似乎落在很远的地方。我觉得奇怪。但是第二次‘飒飒’声又起了。”这是巴金《在广州》的记载。
“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我非常高兴。不过说句老实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胜利’这两个字。……这八年来我走过了好些地方,经历了,看见了许多事情。我自己当然不能说对抗战尽过多少力。但我却看见那无数的平民为着这个战争流了血,流了汗,牺牲了他们所有的、所宝贵的一切,他们默默地活着,默默地死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巴金在重庆写下对抗战胜利的《一点感想》。
周立民说,巴金很多重要创作和人生经历,比如结婚,都发生在抗战期间。从上海到桂林、广州、重庆,他始终在日军炮火笼罩的前线,写文章、编刊物,记录日军罪行和民众苦难,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此次展览以“火”为名,正因巴金写过以“火”命名的“抗战三部曲”和同名散文,编辑过抗日爱国期刊《烽火》。
一代知识分子的坚守令人感佩
《烽火》的前身是《呐喊》。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四家文学杂志共同创办《呐喊》,由茅盾和巴金主持。1937年底,日军侵占上海,改名为《烽火》的该刊物从上海迁到广州。1938年8月,又由旬刊被迫改为不定期刊。10月20日日军侵占广州前一天,巴金从广州撤退至广西梧州,“在那样的危急时刻,他还随身带着杂志校样,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坚毅和坚守令人感佩。”周立民说。
后来,在桂林出版的《烽火小丛书》 卷前语中,巴金这样记述:“……刊物还不曾付梓,大亚湾的炮声就隆隆响起了,我每天去印局几次催送校样,回‘家’连夜批改,结果也只能在十月十九日傍晚才取回全部纸型。第二天黄昏,我们就仓皇离开广州,我除了简单的行李之外,还带着本期‘文丛’的纸型,二十一期的‘烽火’半月刊虽已全部排梓,可是它没有制成纸型的幸运,便在二十一日广州市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了……这本小刊物的印成,虽然对抗战的伟业没有什么贡献,但它也可以作为对敌人暴力的一个答复:我们的文化是任何暴力所不能摧毁的,我们广大的肥沃的土地到处都埋着种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土地和人民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