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焦点 > 内容

四川凉山彝区科技扶贫百姓得实惠
发布时间:2014/9/3 7:43:23   作者:佚名   点击:

  中新网凉山8月29日电(王哲)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的区域,科技扶贫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科技帮助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们村外出务工的人基本上都回来了,现在政府用科技手段指导百姓生产,把高科技送到田间地头,解决了我们种田的后顾之忧,每户一年的产值能达20-30万元,现在就担心自家的土地不够种。”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丰乐村现代烟草农业综合合作社理事长姚兴洪28日告诉记者。

  当地负责科技推广的科技人员介绍说,比如在烤烟方面,政府用科技手段指导百姓生产,突出示范带动,推进标准化生产中,通过会理海溪村、会东民权村、德昌大坝村、西昌鹿鹤村等6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建设,探索、总结出成功经验,积极推广“一亩一袋、一株一杯”标准化平衡施肥技术,形成品种、育种、移栽、田管调制等环节规范化生产技术,从而建立健全了生产技术标准化体系。

  据介绍,在冕宁县政府引进和推广“离子钛”科技手段,增强了农作物的抗逆性。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微量元素水溶肥,尤其在解决农作物的抗冻、耐旱和耐高温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负责冕宁回坪基地单元的技术员说,就冕宁以往在4、5月份旱情发生时,栽种的烟苗成活率也就50%多一点,随着新的技术和手段的推广,成活率普遍上升,有的达到了100%,很受当地百姓欢迎。

  凉山烟草行业主管部门的科技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现在行业和各级政府对百姓种地已是“一条龙”服务,从种子的发放、技术培训、机械设备的补贴和收购等环节,政府扶持政策和资金力度很大。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部分彝族聚集区,不少家庭盖起了新房,购买了小汽车。在农村,当地利用有利的光热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棚蔬菜和现代优质烤烟成了彝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凉山州西昌西溪的中钛有机农庄,一个个大棚里6月下旬种植的有机番茄苗现在花开得正艳,未成熟的番茄带着泥土的清香挂满枝头招人喜欢。业主邓先生告诉记者,为保证有机番茄苗的成活率高,在栽培时给根苗用一种叫“离子钛”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浸种非常重要,农作物抗逆性增强就能健康成长,自家庄园的番茄品种和品质就比别人好,价格自然就高,一个大棚一年的纯收入就达五万元。

  记者还了解到,凉山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正在大力落实彝区科技人才扶贫计划,加大凉山彝区农业科技帮扶力度,培育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实用技术人员,引领彝区群众走科技致富之路,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彝区群众收入,繁荣彝区经济。(完)

上一篇:温州转型时尚之都 瓯江口新区成“探索者”
下一篇:美国父子在中国农村体验生活:喂猪、捕鱼、砌墙(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