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三农 > 内容

嫌音乐吵母子起冲突 高三考生拿铁棍吓跑母亲
发布时间:2015/6/8 20:50:50   作者:佚名   点击:

  离今年的高考还有5天,家有考生,全家紧张。昨日上午,家长马女士向《晚报调解室》求助称,她与即将高考的儿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现在不敢回家,不知道怎么办。

  【冲突】

  深夜音乐声 考生抓狂

  原来,5月31日近23时,马女士的儿子在房间内复习备考。此时,马女士在自己的房间玩电脑听音乐,因没控制好音量,吵到了在隔壁学习的儿子。孩子很生气地说,要关掉音乐。

  马女士说,她与孩子的父亲离婚有几年了,父亲一直未主动关心过孩子。孩子很想得到父爱,可妈妈又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于是近一年来,母子很少说话。这次因为音乐音量太大,激起了母子更深层的矛盾。马女士知道自己错了,没有顾及孩子紧张的学习以及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向孩子道歉。没想到,孩子十分生气地说:“你再吵,我就打爆你头。”马女士听到了孩子房间里铁棍的声音,不敢再出声,悄悄去了别的地方住。

  因为高考逼近,我们决定不直接参与矛盾的调和,影响考生的状态。我们只想借助类似的事件,凭借多年的接案经验,提醒更多的考生和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候应该如何相处。

  【重视】

  多重压力 导致“饱和心理”

  高考压力之下的孩子,爆发出要殴打母亲的“丧失理智”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问题来谴责,要冷静地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多重心理动因。

  作为高考考生普遍存在的“饱和心理”,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类似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饱和现象。”

  尤其是在高考倒计时阶段,考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重环境氛围的压力下,越是临近高考,来自大众的期待值越是临近顶点,越容易导致考生心理承受力接近无法再承受的程度。如果考生自身心理素质相对较弱,家长平时又不注意对其心理疏导和压力释放,考生就很容易被小事情激怒,并借此勃然大怒,小题大做,以释放长期累积下来的诸多压力。

  【误区】

  易将“纵容”当“宽容”

  该案例中的孩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职的缺失,造成他在生活中缺乏通过父亲这一榜样来学习如何正确承担社会压力。如果母代父职,这个层面的榜样作用相对弱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相对较弱。

  何况孩子与母亲关系不好,容易成为孩子平时释放压力的习惯性出口。如果母亲没有意识到这点,还以为母子之间的冲突争吵等现象只是单纯的母子关系紧张,那么就等于不知不觉间,推动和助长孩子不断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方式,释放高考压力。

  案例中,孩子选择激烈、极端的肢体冲突的方式表达情绪,一方面,可以看得出母子关系的确很紧张,单纯的语言冲突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压力释放。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母亲在离婚后,对孩子的教育只是侧重于学业,可能借助社会化的要求——孩子多读书就成才,而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和引导,母子之间的言语交流相当匮乏,甚至是用“冷战”的方式替代交流。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孩子不习惯用语言来化解和释放冲突,而是选择了更直接的肢体表达方式。

  平时,母亲对于孩子表达的愤怒,往往出于离婚的“愧疚”,无形中把对孩子的“纵容”当成“宽容”,使得孩子最终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应对】

  当务之急

  释放高考压力

  马女士能回家吗?心理咨询师蓝奥认为要回去,而且必须回去。高考前,家长要避免一切外力干扰孩子复习备考,同时又要给予孩子需要的生活帮助,不能让孩子在高考前几天再缺失母爱。

  当然这只是治标的办法。现阶段,由于高考在即,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现时母子关系的梳理要让位于高考压力的释放。一方面要引导孩子注意选择正确的方式释放压力,另一方面要提醒母亲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母子关系的冲突可以在高考之后,寻求专业咨询师系统辅导。(福州晚报记者 刘栋宾)

上一篇:高考中考房N?b??Bl 家长步行13公里为娃找酒店
下一篇:工地夜间施工动静大 高考生家长贴启事“求放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