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人与中国精神
习主席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回顾历史,中国军人始终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创造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中国军人的样子很多时候就是中国精神的名片。特别是在那些永载史册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那些备受瞩目的重大考验面前,中国军人所展现的价值理想、精神境界和英雄壮举,都让全世界更加理解了到底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梦引领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在世界新军事变革飞速发展、国家安全局势日趋复杂、强军兴军面临众多挑战的今天,中国军人只有继续弘扬中国精神,以强军力量夯实中国力量,才能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伟大征程上肩负起时代使命、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中国军人既是民族历史的重要书写者,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创造者。
目光回望,在那刀光剑影的血色弥漫处,在那数不清的征战与厮杀中,中国军人如血肉筑起的长城,拱卫着国家与人民的安全,深刻影响着历史之河的流向。
中国军人创造的思想极为丰富、内蕴极其广博的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最为瑰丽、最值得珍视的一部分。
1、中国军人身上所展现的精神特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大量篇章以激情慷慨、真挚动人的笔墨,生动记录与真诚赞颂了军人的功业与精神境界。它们生动说明,中国军人身上展现的精神特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底蕴深厚而极具风骨,对我们今天仍然是一种无尽的思想激励和不老的精神传承。
我们可以看到屈原笔下的《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将士之勇猛,战事之惨烈,必然给诗人以极大的刺激与震撼。因此他以满怀的敬意和饱含的深情,通过残酷战争场景的真实描绘,对为国而战的死难将士,进行了热忱的讴歌与赞美。无论是诗中所歌颂的军人,还是诗人自己,都反映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诗经》中《秦风·无衣》那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我们仿佛可以越过两千多年的时光,看到在风雪弥漫、艰苦备尝的进军途中,披坚执锐的将士们,怀着对敌的共同仇恨,团结一心,勇赴战场的震撼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一首题壁诗,传诵久远,撞击人心:“露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进逼江阴。身陷危境却绝不屈服的江阴百姓,推举新典史陈明遇为主起兵抗清。处于孤立无援之中的江阴军民,面对强敌,硬是“固守八十一日,先后杀清兵七万五千人”。后江阴城终被破,遭清兵疯狂屠城。作者目睹尸山血海般的死难同胞,悲愤难抑,冒死题诗于城墙之上,以这首义薄云天、泣血泣泪的诗作,颂扬了江阴军民在国破家亡之际,所表现出的“进死为荣,退生为辱”、宁死不屈的抵抗精神。
中国古代讲述战争和历史故事的作品比比皆是,反映军人和军事生活的诗篇更浩如烟海。我们可以看到王维的“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也可以看到戴叔伦的“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还可以看到张家玉的“惨淡天昏与地荒,西风残月冷沙场。裹尸马革寻常事,纵死终令汗竹香”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作者从切身的从军体验和战争感受出发,抒吐的是中国古代军人效命疆场、渴望建功立业的清晰心迹,诠释的是军人万死不辞、不惜肝脑涂地的决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