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昨天(8号)落下帷幕。按照往年,考生和家长就该请老师吃一顿饭了。每年高考后,“谢师宴”就会迎来高峰,个别餐饮名店甚至会一桌难求。不过今年记者探访不少知名餐厅,发现“谢师宴”有点儿冷。由于预订者少,多数餐厅已经不再力推“谢师宴”,只表示“有位就可以安排”。
“谢师宴”为何遇到冷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由于今年高考后不少考生还需参加紧跟其后的自主招生测试,加上六月下旬出分后填报大学志愿,不少考生已经无暇顾及“请老师吃饭”。此外,在“八项规定”、“三严三实”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家长也不敢再借“谢师宴”请吃请喝。
老师们说
道一声“谢”
远比吃饭有意义
记者采访了人大附中、北方交大附中、北航附中等学校的十多位班主任老师,他们都明确表示不会参加学生和家长单独宴请的“谢师宴”。他们说,过去每年毕业班的学生家长都会请吃饭,但他们最后都婉拒了,“学校倒是没有硬性规定不能参加谢师宴。但教学生本来就是分内事儿,学生毕业了去大吃大喝家长一顿,实在没必要,传出去也不好听。”一位班主任老师说。
人大附中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不会参加谢师宴,但班上有几个学生已经邀请老师参加在郊区的真人CS,他打算参加,“干吗非得吃喝,尽兴地玩儿一场,比瘫在酒桌上有意义多了。”
在老师们看来,培养学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看着学生顺利毕业、升学,心里就会由衷地欣慰。学生们在背起行囊离家奔赴象牙塔前,能够给老师打一个电话、发一条微信,报一个平安、道一声“谢”,这远比请一顿饭要有意义,“每年到了9月初,接到孩子们在全国各地报到入学的消息,我都会流眼泪,很幸福的那种。”汇文中学的一位老师说。
记者调查
受访多家餐馆
不设谢师宴
近日,记者走访了城南、城北的11家餐厅酒楼,包括眉州东坡、金鼎轩、湘鄂情等市民耳熟能详的招牌。结果发现,有9家餐厅都没有像往年那样推出专门的“谢师宴”套餐,有一家餐厅推出了谢师宴,一家餐厅表示即将推出谢师宴套餐。而上述餐厅,在记者往年的探访中,超过一半都曾经推出过“谢师宴”。
在眉州东坡酒楼亚运村店,工作人员表示店里已经没有专门的“谢师宴”,推荐记者使用一套“公主套餐”或者在婚宴套餐里挑选,“或者您定一个预计消费额,我们来搭菜品,您再进行微调。”工作人员建议。金鼎轩是市民聚餐比较热衷的餐厅,该餐厅往年推出的“谢师宴”在高考前就预订火爆,不过今年该酒楼方庄店工作人员却表示:“还得过几天才有”,建议记者先订位子,等餐单出来了再看菜点套餐。只有湘鄂情酒楼定慧寺店,工作人员明确有“谢师宴”,并表示现在预订包厢“还比较宽裕”。
为何今年的“谢师宴”不是推迟了就是没有了?某知名餐饮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社会环境的转变已经让京城餐饮机构不再鼓励谢师宴,一方面是预订情况并不理想,从2012年到去年,他们公司“谢师宴”的销售额一直在以每年20%左右的幅度下降,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喜欢简单的家庭聚餐,“三年下来,这块儿的利润已经没有必要值得我们力推了。” 陈先生也直言,除了原本预订情况并不理想外,还没有挣钱的学生请老师吃饭的做法本身就存在社会争议,因此公司决定低调应对“谢师宴”,有就接,没有不宣传。他坦言,到现在,各分店上报明确以“谢师宴”为由头需要相应布置的订桌,总计还不到10桌,“都没办法平均到每家店。”
考生心理
考试填报志愿
无暇顾及饭局
“谢师宴”遇冷,记者首先想到了作为这场宴席主角之一的考生。在对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等6所中学30多位考生的调查中,几乎所有考生都以“没时间”为原因表示不考虑在6月份参加“谢师宴”。
人大附中的学生小王表示,自己6月12日需要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高考一结束就需要投入新的备考,“虽说是不报班不突击,发挥正常水平。但也不能高考一结束就开始胡吃海塞睡大觉,彻底放松吧,还是挺忙的。”他说,如果过了初试进入复试,那就得忙到16日以后,之后没几天就快出分儿了,得准备填报志愿。
的确,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今年高考后没办法像过去他们的师兄师姐那样彻底放松。考后出分填报大学以及专业志愿让他们的神经依旧绷得死死的。昨天上午记者在北方交大附中看到,考生们一走出考场就开始对答案,算分数,当记者问起“谢师宴”的事儿,他们直接回答“还得算分儿报志愿呢,顾不上‘开撮’。”
家长顾虑
担心触碰“红线”
家长还在观望
考生太忙,顾不上请老师吃饭。对于一些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家长,这也正好让他们在人情前松了口气儿。作为某部委处级干部的家长魏先生就直言“刚好孩子忙,我们就有理由请老师理解了。”
魏先生告诉记者,按照过去的传统,高考完肯定是要请“谢师宴”的。孩子2012年中考,他就请带了孩子三年的初中老师吃过饭,“吃饭加送购物卡,花了小一万吧。”他说,没过多久,“八项规定”开始严格执行,在外面吃喝的频率直线下降。如今单位又在进行“三严三实”教育,在这个时候请“谢师宴”,选的餐厅、定的餐标,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触碰“红线”,“不敢对老师‘太客气’了,但是太寒碜了又不合适,所以干脆借着孩子忙,再拖一拖。”
魏先生说,一家人商量好了,等高考录取结束了,去大学报到前,他们全家去老师家里拜访一次,“到时候略表一份谢意,肯定在体面以及符合规定的尺度之内。”
专家看法
培养孩子消费观
此刻正是好时机
寒窗苦读十二年,一朝金榜题名时。老师该不该谢?当然应该。但是否就得借宴而谢,显然不是。在教育学博士侯正方看来,谢师宴的遇冷恰好给了广大家长一个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念的好契机。走出了高中,孩子们就将步入大学——一个家庭与社会的过渡地带,他们会接触更多的人情,面对更多的“礼尚往来”,最终彻底走向社会。
侯正方认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家长们不会忽略知恩图报的教育,但如何“报”的教育,恐怕就有缺失,“得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感恩都得以吃喝、奢华的消费来实现。”他说,懂得朴素但又不失温度的感恩,自尊自立自强,这对于孩子在大学、在社会立足,不会在各种诱惑和人情面前迷失自我至关重要。(记者 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