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就有媒体曝光江西高考替考事件。高考刚刚结束,多地通报的高考作弊案例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为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从标准化考场的建设、全程视频监控,到使用金属探测仪、指纹、人脸识别仪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对于高考作弊的防范措施每年都在升级。可是,高考作弊事件依旧不断发生,犯罪团伙十分猖獗,且手段和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
各地通报2015年高考作弊案件,主要覆盖三类手法
梳理今年各地陆续通报的各种高考作弊案件,记者发现作弊手法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考试流程造假。如今年高考首日曝光的江西高考替考案,山东籍组织者把湖北等高校在校大学生带到江西做枪手替考。
第二类是以高科技器材作弊。如辽宁省警方于高考期间破获一起利用无线电高科技手段团伙作弊案,已抓获3名嫌疑人,另有1人在逃;湖北省高考当日打掉4个助考作弊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共收缴发射装置4台,接收器40余个。
第三类是试图钻政策、制度空子,如“高考移民”。内蒙古是高考“洼地”,近年来邻近省份部分人员利用内蒙古的政策,采取非正常户口迁移、空挂学籍、异地就读等手段,试图在内蒙古取得高考资格,也就是所说的“高考移民”。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共取消1465名高考学生的报考资格。
“助考神器”升级,团伙化产业链延伸
记者采访了解到,偷看、传纸条或小抄、夹带,这些早已是作弊的“小儿科”,现在高考作弊作案工具非常“先进”:纽扣摄像机、具可发射的反探测作弊橡皮、隐形耳机……这些器材在网上可以轻易获取,并可顺利逃过“安检”。
辽宁省教育部门相关人士表示,高考作弊高科技化趋势十分明显,作弊手段逐年升级,花样翻新,防范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据介绍,一种作弊手段是通过置入式耳机语音接受答案。另一种手段是数据传输,通过作弊笔、橡皮、眼镜等接收器接收答案。这种传输非常快,几秒钟即可实现,还能随时转换频段,防范很困难。一些接收器通过金属探测器也很难发现。
“为应对近年来激增的高考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门的反作弊也在不断从‘人防’到‘技防’升级中。”这位人士说。
其实,仅仅有这些器材还不够,这些只是“助考神器”,没有场外团伙相助,“神器”无法发挥作用。这些团伙分工很细,有负责卖器材的,有负责找枪手答题的,有负责接收和发射信号的。
从近年破获的多起高考高科技舞弊团伙案件来看,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成为“线上线下”售卖高考作弊器材的主力。他们一方面在培训机构内部向学生家长发售,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公开售卖。日前,哈尔滨市某艺术培训学校老师徐某某在深圳购买高考作弊器材,卖给参加培训的学生,并在网上出售,被警方抓获。
在“替考”作弊中,团伙化的产业链更是延伸到了公职人员。如去年曝光的河南替考案中,团伙内部组织严密,“上线”直接花大价钱买通监考人员,有的是买通招考人员在高考招生图像采集系统中调换电子档案中的照片,临时弄一个准考证,最后再把图片信息还原成考生本人,“枪手”得以一路畅行。
·三问高考替考事件:谁在替考?层层关卡缘何失守?为何屡禁不绝?
在进入考场后,监考人员仍会就考生的身份证、准考证、照片与本人进行比对验证,为杜绝替考行为,一些执行严格的地区甚至需要对考生进行指纹认证。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张江琳介绍说,一些考生在报名之初就用假身份证办出了真的准考证,这给监考人员对考生身份的识别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些监考制度执行不那么到位的地区,考生甚至可以通过事先买通监考人员的方式,让监考者对考生的替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高考替考事件追踪:舞弊者是如何突破道道关卡进入考场的?
高考第一天,一起跨越湖北和江西两省的替考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替考者如何突破道道关卡走进考场?替考面有多大?是否存在内外勾结?“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江西替考案是一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替考行为,这里面肯定有公职人员参与。”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王锋教授说。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枪手所顶替的对象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校高三学生,准考证为被替考生的真实信息,枪手持假身份证进入考场替考,这种只需要买通考点学校、监考老师;另一种是社会化的考生,即凭空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的完整信息,等考试后将考分卖出去,买家更名换姓上大学,“这种操作难度更大,需要通过前期的户籍、学籍、体检等过程的审查,之后还要更名换姓,要买通更多人。”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市,由于利益交错的复杂关系,校领导、教师疏于监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学校在督察组离开后关闭了屏蔽器;一些老师协助学生传递答案;还有学生说“在进入考场时偷偷把准备好的钱塞给了监考老师”,以求其能“睁一眼闭一眼”。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谁高考作弊成功,谁就有能耐”的公开说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近年来查处的高考替考案都有教育考试部门内部的人介入,他们与有关组织者、集团勾结,不仅可以打通监考、巡考,还可以在学生的身份证、准考证上动手脚。
技术要升级,更要用“法”管住人
为了堵住高考作弊,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都在不断升级防护网。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上海高三考生岑佳芸说,我们进考场时有金属探测仪,考场里面有2名老师,还有摄像头,还有巡视,作弊难度很大。
为防替考,广州近年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当监考人员在比对身份信息后有疑虑的情况下,可以让考生考完试后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验证。这套系统将比对考生报名时准考证、现场身份证的照片,查看相似率,进而作出判断。
2015年,辽宁投入上亿元对全省考点开展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工作,全省所有考场、考务室、试卷保密室都安装使用电子监控视频录像系统,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高清电子监控视频录像系统,对试卷保管、分发情况、考试实施情况和考生考试情况进行全程无死角监控录像,考场周边设有无线电监测车巡逻。
“技防再严密,制度再完善,也要人来执行,执行者若出了问题,再完善的制度也可能无法发挥作用,要有足以让人敬畏的法律法规。”王锋说。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特级教师王家娟说,与参与作弊双方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相关部门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一般仅规定停考1到3年,党政纪处分等。她建议尽快出台考试法,在法律上、法规上和制度上分层明确规定诚信考试的禁规、对违禁行为的判定、处罚及其实施,做到有法可依。对作弊的处理要快、严且准,一查到底,对想要作弊者形成威慑。
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高考改革,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说,应试教育的弊端给高考赋予太大的权重,甚至主导个人命运,使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这种模式要改变,用分数、升学率来考核教师、学校的方式也应改变,让人们真正从一次考试的分数桎梏中解放出来。
还有专家建议,加强社会诚信氛围营造,对于网络公开叫卖作弊工具、“贴吧”公然为学生作弊支招的现象应该“零容忍”,接到举报及时清理整顿。(记者郑天虹、王莹、仇逸、沈洋)
上一篇:因作业没写完受责备 11岁少年跳楼身亡
下一篇:曹妃甸村霸非法卖土 村民制止遭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