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国防司令彼特·巴特拉姆将军 大公网记者常晓宇摄
据大公网6月22日讯报道, 今年是中丹建交65周年,正在访华的丹麦国防司令彼特·巴特拉姆19日在丹麦驻华大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两国、两军交流合作的情况。巴特拉姆还向大公网表达了他对“中国首次外派作战维和部队”的看法。
访华期间,巴特拉姆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分别举行会晤。在北京,他去国防大学做演讲,访问国防部维和中心;在天津,他参观空军某部和北京军区下属某部等多个军事机构。
鉴于巴特拉姆屡次将丹麦自谦为“小国”,中国又对这个“小国”的军事主官如此看重,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是颇不寻常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国军方合作之深、之广——作为全面战略伙伴,中国和丹麦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关系密切,两国在护航、维和和反海盗等军事领域的合作也非常“富有成效”。
巴特拉姆举例说,中国海军第20批护航编队将访问丹麦,丹麦海军司令也即将访问中国;去年3~6月,两国海军还曾和俄罗斯、挪威和英国联合实施了13批叙利亚化武海运护航任务。
2013年12月,马里,中国军队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首次对外派出安全部队;今年4月,南苏丹,中国首次派出真正的作战力量参与维和。
大公网记者就此提问:这一变化将对中丹维和合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巴特拉姆回答,“最近,一名丹麦将军晋升为马里维和特派团的总司令,中国部队当然也在联合国辖制下展开行动。”“在为期一周的访华行程中,我参观过解放军的维和训练中心,那里设施齐全,两军在维和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丹麦也非常关注反海盗的问题,巴特拉姆坦陈,尽管丹麦是小国,但却占到世界海上航运的9%,这是个相当大的比例;中国也面临着类似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两国都要维护海上安全。“此前在和常万全、房峰辉的会谈中,我们已经涉及到联合反海盗的问题。中国会派出代表团赴丹麦,届时双方将对此进行共同讨论。”
中丹在护航、维和和反海盗等方面的合作经历为两军在今后的深入交往开了好头。
巴特拉姆并介绍了中丹在学术交流方面的成果,“周二我在国防大学做了演讲。4月的时候,中国也有一位将军到丹麦皇家军事学院交流,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他还表示,“建立国际间地有效合作,了解各国文化、制度、后勤、作战、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异同是前提,所以要有更多的磨合、交流,这是合作的第一步。”
有记者问道,中丹两军合作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现阶段提挑战有些言之过早,”巴特拉姆说,“我们应该利用好各种合作机会,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好未来共同发展的方向。”
大公网记者了解到,正如巴特拉姆所言,中丹关系的历史可谓悠久。“自1908年以来,丹麦是唯一一个同中国有着不间断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也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上个月,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生在媒体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目前是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而在欧洲国家中,丹麦的人均对华出口额和人均对华投资额双双位居第一。今年3月,裴德盛宣布丹麦愿做亚投行第一个来自北欧的创始成员国。
巴特拉姆还提及去年4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她曾于1979年访问过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到访北京的西方君主,也是其任内首次二度对一国进行正式访问。当时,这位被誉为“北欧最平易近人的君主”以74岁高龄在短短5天走访中国多地,包括南京;在那里,她成为第一位访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在任外国元首。
当然,巴特拉姆访华除了有和解放军高层晤面等公务之外,首次来华的他还在西安游览兵马俑,在北京参观长城。“今天早上还刚刚去了一趟故宫,感觉很棒!”他对在场的中国记者们说:“要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去了解她的文化和历史。”
人物:彼特·巴特拉姆将军于1961年出生于丹麦城市奥胡斯。1981年进入丹麦军事学院学习,1985年完成学业并被授予中尉军衔。1994年升少校衔,在丹麦国防司令部和德国的施勒苏益格-何尔施泰因-日德兰军团任军官,随后在该军团中任司令部军事助理。1999年擢升中校,在波兰的东北多国军团总部任首席军事助理。此后,回到亲王亨里克步兵团,任第四机械化步兵营将领。
从2002至2003年,任驻科索沃国际安全部队丹麦作战部队指挥官,随后在该部队作战司令部中司学习和训导司令一职。于2005年升上校,任作战司令部计划与政策处副司令一职。后升任准将,任该部队丹麦分部第一集团军指挥官。在科索沃部队的丹麦分部任职约三年后,被任命为美国战略盟军转型司令部参谋长,在2010年至2012年任该职。2012年3月20日,被命为国防司令,并擢升四星上将。
关键词:国防司令,丹麦军队的最高军衔,这个职位监管国家很大一部分的军队开支。在丹麦国防部长的管辖下,国防司令是丹麦皇家陆军、丹麦皇家海军和丹麦皇家空军的总统率者,同时也是国防部长和国防司令部元首的军事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