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在公园!”“我们住在公园里!”
江西省泰和县苏溪镇村民的一句平常的话,却不知倾倒多少人,不知让全国多少群众羡慕、感慨。尤其是前段时间,很多人在谈论雾霾,还对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片断还在“耿耿于怀”时。
当苏溪镇的村民们在家中天然氧吧幸福地呼吸着空气时,当生态美景和村庄建筑相得益彰时,当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喷涌出生态经济时,当村民们每天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这一切,恍若一幅美焕绝伦的乡村油画,苏溪——“生态江西”的乡镇样本随即呼之欲出。
端午节前夕,中国网采访组到苏溪镇,探寻苏溪镇建设生态乡镇的规律与智慧。
“我们住在公园里!”
苏溪镇建制始于明朝,古称白土里。如今的苏溪镇,交通方便,离赣粤高速公路6公里,距井冈山机场只有25公里。6月19日上午,记者从泰和县城开车出发,一路都是水泥路,一路都是绿水青山,一路呼吸着清鲜空气,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苏溪镇政府。
稍作停留,镇党委书记蒋金明就带我们到村庄看看,路上他一再说,“苏溪镇做得还不够好,我们会更努力,希望把苏溪镇建设得更美更富足,记者们,您们一定要多提宝贵意见。”
我们来到塘登村头,一下车就看见一大片古樟树林,记者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大面积高大的古樟树林,失口惊呼:“太美、太雄壮啦!”整齐有序的房子与古樟树林相得益彰,精美绝伦。古樟树挺拔伟岸,井然有序,大的要3、4人拉着手才能抱住它,往里走恍然进入了原始森林,一股从未有的轻松、安静、自在感油然而生。据了解,这片古樟树林面积为260亩,500多棵。我们发现,只要人做深呼吸10多个,额头就会发亮。专家称,这是富氧离子充足所致。走出古樟树林,我们进入塘登村,错落有致的房子在别致的绿林中,婉如一幅乡村油画。
省委巡视组到芦子洲调研
随后,我们一行来到芦子洲村,其东南面被梅乌江环绕,西临雷公岭、北与苏溪圩镇接壤,植被葱郁,两江水环绕,环境十分优美,给人有种“处处是春”的感觉。沿着一条绿荫如林的小溪,听着小鸟的鸣叫声,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圆林的小山坳,山上绿树成荫,周边绿树与青砖石瓦映衬,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接着我们进入芦子洲村庄,干净整洁,布局合理,看上去特别地舒服,没有多一点的刻意,也没有少一点的遗憾。
一路上,蒋金明和村民很熟,有说有笑。村民说,蒋书记是村里常客,每隔几天就找村民走访调研。现在每个村庄建得像公园,天天来很多游客,真是多亏了镇政府。所以我们每天都自豪地对外说,我们的家在公园!我们住在公园里!村民还告诉记者,几年前,苏溪镇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村民房子破破烂烂,村庄小路破破烂烂,村庄建设乱七八糟,村庄场地乱七八糟,遇到下雨到处坑坑洼洼,村民出行不方便,在外工作都不敢说是苏溪人。如今,我们以苏溪人为豪。
“乡里乡亲一家人!”
在参观走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村民家几乎没上锁,游客可以推门看看;村民特别和蔼可亲,笑容很真诚,没有那种“坏坏”的感觉,特别亲切;村民之间亲密无间,就像一家人,用村民的话说,“乡里乡亲一家人!”
一位老人家告诉记者,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发展很快,物质富裕了,可是亲情乡情淡漠了,很多人向钱看,有时为了利益,乡里乡外的邻居成了仇人,矛盾多了,社会就不和谐了。近年来,苏溪镇在农村基层矛盾上花了很多心思,现在各个村庄村民都很融洽,有时在外回来晚了,家里还没做饭,邻居饭熟了,就在一起吃,和一家人没两样。
老人的话,让记者心潮澎湃。有一首歌《乡里乡亲》能表达乡里乡亲的那种情感,以及记者当时的心境:老话讲远亲不如近邻 / 都说情深乡里乡亲 / 一杯酒装着四海朋友 / 半杯茶也暖人心 / 乡村故事讲也讲不完 / 张张笑脸都那样的真 / 挥挥手望着远方的天空 / 唱首歌表达我的心情 / 乡里乡亲我热爱的人们 / 美好的祝福送到你家门 / 乡里乡亲的情意比海深 / 像花开时一样的热情/乡里乡亲我热爱的人们 / 让动听歌声飘到你家门 / 乡里乡亲的情意比海深 / 走到哪也不忘这份情。
在芦子洲村,蒋金明正向记者介绍情况时,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妇女停了下来,向蒋书记招手,蒋书记大步走过去,接着交谈了几分钟。据蒋金明介绍,该妇女是芦子洲邻村的,反映其村有群众不和,出现路障问题导致群众出行不方便。说完,蒋金明立即打电话给村干部,要求他们立即前往村民家,做通思想工作,并把协调结果和当事人的名单电话一起报给他。没过多久,村干部回电说已处理好。接着,蒋金明打电话给当事人,询问他们对村干部的协调结果和处事态度是否满意,当听到“满意啦!”三个字,蒋金明才安心。蒋金明说,他做事喜欢“一杆子”插到底,这样既不会被村干部蒙蔽,同时又能拉进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对村干部的态度作风都有警示作用。村民矛盾及时解决,就不影响乡邻的感情,民风才融洽。
李炳军副省长视察芦子洲
尤其值得点赞地是,苏溪镇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网格党建》,通过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搞笑幽默的图画,把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道理深入浅出表达出来,正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群众的思想,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在交流中,蒋金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镇党委政府工作的方向,他们的期盼实现了,我们才能安心,否则我们工作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蒋金明说,乡镇基层村民的期盼,就是居住舒心、生活富足。居住舒心、生活富足,这八字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因此,苏溪镇党委政府提出,按照“自然生态环境美、村容村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目标要求,将苏溪镇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
生活舒心的前提,就是空气好、环境好、心情好。首先,重视规划。只有重视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建房乱象。近年来,苏溪镇投资近100万元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20户以上村庄、圩镇总规、详规等进行了前瞻性、高标准规划,将乡镇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全镇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道路硬化亮化、房屋改造亮化、公共场所建设等等。上宏村新建耕读文化园和六角亭,配套安装了《勤耕》、《苦读》雕塑。塘登村依托古樟树林,按照“湿地公园”的构思,苏溪镇将其打造成为吉安市第一家村级“湿地公园”,使塘登村成为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芦子洲村在塘登村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崇尚“自然、生态、历史”,建成了一幅山水田园画,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可学习、可复制的一个精品美丽村落社区。
国家工商局领导视察
要改造,要建设,钱从哪里来?苏溪镇提出拓宽镇村联动建设筹资渠道,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机制,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2012年苏溪镇通过推动“增减挂钩”项目建设,2013年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出让圩镇土地38亩,拍得土地出让金2734多万元,有效破解了镇村联动建设资金短缺难题。2014年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出让圩镇土地23亩,可拍得土地出让金1400万元左右。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做强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拓宽收入。
村民生活富足,苏溪镇党委政府一直挂在心头。产业是支撑镇村联动的“骨骼”。在推进镇村联动建设过程中,苏溪镇清醒认识到:镇村联动不只是把集镇扮靓,把农村变美,还应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带动农民增收,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着力搞“活”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主要是在引导、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如“杨小二六”、“百合”、“优质稻”)上下功夫,组建合作社,并促其做大做强。目前,井冈红、百合、丰颖稻业三大合作社已形成地方品牌。在工业强镇方面,不断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和税收贡献大的项目落户工业园区,实现企业引进数量上及工业企业税收结构上的重大突破,全面优化帮扶,培育财税,让企业安心创大业。同时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比如:依托苏溪镇美丽村镇良好基础,推出“乡村游”、“农家乐”等项目,聘请专业公司策划包装,将高溪塘登、上彭芦子洲打造成一个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省3A级“乡村游景区”。
“真心为百姓好,就能做好基层工作!”
习近平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蒋金明说,他在基层工作10多年,深有体会,只要你真心为百姓好,就一定能做好基层工作!
农业部调研
如何在重利的时代里,培育出农民纯正的思想,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农民思想纯正,民风就朴实。民风朴实,农村就和谐。苏溪镇提出党建活镇的思路,实施后成效显著。据悉,苏溪镇除了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重点落实党建“四大工程”。在镇机关实施“青春党建工程”,在35岁以下年轻党员中实施帮带大培养、基层大走访、能力大提升“三大”活动,锻炼年轻党员;在12个行政村实施“新村党建工程”,即实行支部带“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产业协会、志愿者协会”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在村落社区实行“网格党建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组建以村落社区党小组领导下的“一组三会五站”(一组即党小组,三会即农村村落社社区志愿者协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产业协会,五站即村落社区公共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文化活动联络站、社会救助站和民间纠纷调解站)机构,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党组织服务体系;在百合、丰颖稻业、井冈红果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中实施“田园党建工程”,着力打造党组织服务有平台、党员帮带有舞台、农民致富有后台的“三有”支部。
苏溪镇,泰和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江西省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样本。苏溪镇,建设的脚步一步也没停止,正为实现更高的富裕梦、和谐梦、秀美梦、幸福梦而奋进。(文/记者 刘华 邹乐 蒋曼姝)
上一篇:“右玉玉羊羊肉不干净”脏了谁的脸
下一篇:情洒乡间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