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为扭转在东部地区的作战颓势,美国多次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非杀伤性武器装备,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失能武器装备。失能武器(Disabled Weapons)又被称为非致命性武器或软杀伤武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产生致命性损伤,也不会造成环境破坏或设备完全损毁,只是使敌方人员和装备丧失作战能力。
近十年来,美军一直在进行失能武器的研究工作,先后投入的研究经费达到3.86亿美元。目前已经公开露面的失能武器种类繁多,包括化学失能剂、刺激剂、幻觉武器、次声波武器等。随着这些武器在作战部队的陆续列装,势必会对未来战争行动和非战争军事任务产生巨大影响。
“温柔杀手”毁伤优势明显
失能武器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主要可以用来威慑、阻止敌对和威胁性行动,使人员不能接近,并对威慑源进行瘫痪和压制;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关键基础设施破坏;失能武器也可以精确攻击目标,加强常规武器攻击的有效性,更好地进行作战人员自身的防卫。
失能武器从杀伤机理上看是“温柔杀手”,但这个杀手并不温柔。与其他杀伤性武器相比,它具有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方面,它可以在实现军事目的的同时减少人员尤其是平民的伤亡,既避免了舆论围攻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攻势;此外,失能武器可以通过传统手段进行发射,攻击后敌方的基础设施尚可修复后投入使用,具有极好的作战效费比;新概念武器构成的失能武器利用高新技术直接破坏武器系统的核心设备和指挥中枢,可谓“一枪毙敌”,大大提高了攻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失能武器已经部分应用到实战中。英阿马岛战争期间,英国用舰载激光武器照射阿根廷战斗机驾驶座舱,使驾驶员出现短暂失明,直接造成飞机坠海。俄罗斯成功将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弹药、不同口径的迫击炮弹等传统攻击性武器改进成基于刺激性战剂的非致命性弹药。以色列也在冲突中使用了一款可以供坦克使用的120毫米致眩晕弹。
失能武器大家族“人丁兴旺”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紧开展失能武器的研究工作,失能武器种类繁多,层出不穷。
化学失能剂是失能武器中的“老将”。尽管传统的化学战剂已经被列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清单而被打入冷宫,但一些西方强国正在加紧研制不受公约制裁的新型化学失能战剂。美军就曾研制出一种白色液体状神经毒剂,可以使人丧失正常的活动能力,陷入极度的精神疯癫状态之中。
各类破坏武器装备的化学制剂是失能武器中的“悍将”。使用腐蚀剂可以将敌人的飞机、坦克以及发射装置甚至是铁路腐蚀的千疮百孔,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强力润滑剂可以使火车脱轨,汽车无法在公路机动,甚至战机起降时直接滑出跑道;此外还有使引擎失灵的改性燃烧剂,将武器装备牢牢黏住的特种黏合剂,可以直接覆盖在地雷上方使其失效的失能泡沫塑料。
传统武器的失能化处理是失能武器的“新招”。随着技术进步和实际作战需要,传统武器装备如步枪、地雷、子弹的失能化处理近年来得到巨大发展。英国就研制出了一种微电脑控制的电子失能步枪,这种电力驱动发射的步枪有几种不同口径的子弹可以随时选择发射,发射后还可以通过微型摄像系统观察或进行超视距瞄准。
新概念武器是失能武器中的“新星”。依托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新概念失能武器迅速涌现。等离子失能武器,可以利用高能粒子束对目标进行攻击;射频失能武器可以利用发出的激光、X射线和高功率微波等对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产生巨大破坏;次声失能武器通过发射次声波刺激人体内脏,引起强烈的不适直至丧失战斗力;此外还有低能激光武器、高能微波武器、电磁脉冲武器、全向照射武器等。
将引起未来作战行动新变革
未来的作战行动中,大规模作战行动再加上小规模突发事件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迫切需要全方位作战力量的出现。既可以执行军事任务,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战斗伤亡和永久性伤害,加强对外的威慑力量,这时失能武器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例如,为了有效驱散敌对人群,美国国土安全部研发了可以随身佩戴的LED失能器,这种武器可以发出强烈闪光使被攻击者短暂失明。美国海军陆战队牵头研制的模块化任务载荷非致命性武器系统,可使用车载多管发射器释放闪震效果,使人群出现暂时性失明、失聪以及恐惧感。这些失能武器的应用都将对未来作战行动产生巨大变革。
失能武器具有极强的技术、战术突然性,可以使受攻击方防不胜防,从而迅速改变战争格局。失能武器杀伤力强、破坏面广,防护非常困难。失能武器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失能战以软杀伤为主,可有效配合传统硬杀伤手段,实现多种作战手段的联合作战。失能武器具有较高的效费比,成为部分军事技术相对落后国家以弱胜强的又一重大法宝。
然而,关于失能武器的使用道德争议异常激烈,一场失能战下来,很有可能出现数以万计的盲人、聋人以及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失能武器造成的精神损伤也可能是终身的。尽管反对呼声持续不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投入巨资加紧研制,对于失能武器的防御和控制使用需要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
(作者陈文府 张乃千 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