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7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海洋法律和政策研究趋向成熟 在讨论中国对海洋边界的意图时,鲜有人关注支持其政策的学术研究的演变,特别是在国际法领域。笔者撰写1998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疆界:国际法、军力和国家发展》一书时,只能从一个地方——中国国家海洋局获取资料。书中表明,中国从1973年到1982年参加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时,该国的国际法研究机构几乎不存在。
世纪之交以来,在中国,海洋法和政策的研究日益增多。比如2002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创刊。该刊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这所大学建校历史不短,1959年创立后经过数次升级。
如今还有几个专门研究南海问题的机构。知名度最大的是中国南海研究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海南南海研究中心。该研究院发表的大量研究,不会太过偏离政府的政策路线。比如,其发表的研究人员的论文和一些报告,虽对南海九段线的含义解释有所摇摆,但大体上赋予其某种合法性。这反映了北京对该历史遗留下来的分界线的矛盾态度。
更有意思的一个机构可能是厦门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2012年成立的南海研究院。近年来,中国大陆与台湾直接联系加快,促进了厦门繁荣。这一进展及其战略意义,一定程度上体现于2005年创刊的《中国海洋法学评论》。这是典型的学术刊物,但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大陆两个大学的研究中心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是双语刊物。
这是一项更为国际化的努力,该刊物凸显中国对海洋政策与法律学术讨论的某种成熟。这或许是意料中的。过去5年来,由于声索国的活动,对南海可能爆发新冲突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对海洋法律看法趋向成熟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作者格雷格·奥斯汀,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