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报道 > 内容

二炮高原哨兵危险巡逻:散步相当于内地负重40斤
发布时间:2015/7/20 22:45:12   作者:佚名   点击:

  绝对忠诚。

  巡逻路上。

  放声高歌。

  伴随着我国“两弹”研制成功而诞生的某旅九号哨所,用“高原火箭兵精神”凝聚一代代守哨人,在风雪高原上恪尽职守,牺牲奉献,连续54年立功,创全军之最,被誉为“困难吓不到,饥饿困不倒,雪山封不住”的“东方神剑第一哨”。

  九号哨所坐落在海拔近4000米的西北风雪高原,一年六七级大风雪天占2/3,远离机关与连队,是一个工作和生活完全独立的小单位。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哨所,组建55年来圆满完成对我国第一个导弹器材库的警戒巡逻任务,年年立功,被第二炮兵授予“安全警卫模范班”荣誉称号,还培养出3名将军,30多名干部,捧回各种竞赛、比武锦旗百余面。

  信念坚定苦中有为

  特殊环境锻打出九号哨人的特殊品质,艰苦奋斗使九号哨一代代人恪尽职守,牺牲奉献。

  “关门几个兵,开门一片冰,吃水靠破冰,运粮靠骑兵。”这首打油诗,是20年前九号哨所的真实写照。老哨人聂延希回忆到,他新兵下连刚来九号时,恰遇大风雪天,阵阵寒风吹得人站立不住,浑身“三皮”武装,依然透心凉。老兵告知,这场风已刮了半月。哨长把他领到挂有几十面(块)锦旗、镜匾的荣誉室,发给他们几本已发毛的毛选和一个日记本。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亲爱的新战友,人都有追求,军人的追求就是到最需要的地方谱写辉煌的人生……

  “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氧气吸不饱,整天裹棉袄”,这是当时哨所生活的真实写照。2003年3月,刚到哨所的苏黎,每天的工作除了喂马、打扫马厩、训练巡逻,就是在塑料大棚里种植蔬菜。从繁华的都市到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面对难耐的孤独寂寞和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那一段时间苏黎在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失落,迷茫,懊悔,苏黎对从军的抉择产生了质疑。哨长王辉端着饭菜来到他床前说:“苏黎,你可以走,但大家都会记住,你是九号哨所第一个逃兵!”

  苏黎听后,一骨碌翻身下床,跃上一匹军马在哨所周围狂奔了一圈。一年后,他当了哨长。退伍时,他悄悄地在哨所前包了一包黄土带回家。

  “哨位岗位战位,位卑责重;无名无悔无愧,无上光荣”的九号哨精神,化为一次次的热血沸腾,一回回的心灵震撼,成为广大九号哨人成长的一簇簇信仰之火,点亮他们的人生。

  甘居深山,风雪高原里人人安心本职;与世隔绝,“生命禁区”中个个守纪如铁。哨所的战士很难和亲人朋友通一次电话,常年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孤独与寂寞,一年内有一两次进省城的机会就是很奢侈的事情。但多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们高度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那身朴素的军装,让他们在难耐的孤独与寂寞中体味着保家卫国的自豪与荣耀。

  九号哨所不但是牺牲奉献的一面旗帜,还是军事训练、文化学习等全面过硬的一个先进集体。哨所综合活动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类奖状和证书,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排在第一列最前面的奖状是1960年12月基地颁发的“安全警卫模范班”。有一句口号,他们叫响了55年:“不躺在功劳薄上图安逸,力争上游干一流业绩。”正是在这一口号的激励下,一代代九号哨人刻苦攻关,尚武精武,涌现出了一批批训练尖子、管理能手、文化秀才,夺得百面竞赛比武锦旗。

  素质过硬能打胜仗

  哨所所属的警卫二连,又称骑兵连,是目前我军两支担负作战任务的成建制骑兵分队之一。成立50多年来,他们出色完成了导弹阵地和军事禁区一次次重要的警戒执勤任务,被誉为“高原铁骑”。

  官官兵们到哨所后学习的第一项技能就是骑马。哨所的官兵各个都身怀绝技,马上劈刺、马上射击、飞身上马、飞马拾币等精湛的技艺,连方圆几百里祖祖辈辈与马打交道的藏族群众都赞不绝口。

  但学会骑马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一名好骑兵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旅政治部主任李进党向我们讲了老哨人张俊阳的故事:

  张俊阳,原为该旅副旅长。马上射击、马上拼刺、马上层劈、飞身上马、蹬里藏身、追点射击等技术娴熟,被战士们誉为“马上雄鹰”。有一次训练,张俊阳大喊一声:“我手下的兵个个都得练出一身好骑术,请大家看我的!”话音刚落,他就飞身跨上一匹烈马。烈马前蹬后踢,上窜下跳,张俊阳拉紧缰绳,直立马上。随后,练速度,他策马扬鞭冲在第一;练射击,他枪枪中靶;练展劈,他刀刀命中;练拼刺,他剑剑斩断;练藏身,大家见马不见人。官兵个个惊叹,佩服不已,从此都照着张俊阳的样子学。最后全营官兵无论走路还是骑马都如张俊阳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担任营长不到两月,张俊阳就着手《骑兵部队训练管理大纲》的编写。利用出山的机会,他一趟一趟跑机关,一个一个请教领导同行。两个春秋,八易其稿,6章60条近两万字的《骑兵部队训练管理大纲》终于出炉。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到过九号哨所的人都这样概括九号哨所。这里的战士常年坚守在荒无人烟、风雪弥漫的西北高原,与孤独为伍,与寂寞相伴。黑得发紫的脸庞、满是伤口的嘴唇、皲裂的皮肤、木讷的言语……但加上一身融入生命的军装,他们站在被称为“躺着睡觉都是一种奉献”的高原山区,却表现的乐观向上、意志顽强。

  马刀和望远镜曾长期是哨所官兵的主战装备。哨所的巡逻地域多位于海拔3600米以上,昆仑山地势险峻、山脉绵亘,虽然配备了高原边防巡逻车,还是有许多地方必须依靠军马。也只有亲身体验了边防巡逻,才懂得战马的重要。

  警戒、巡逻是一项极具艰险的任务,据测定在3500米以上的地方散步相当于内地负重20公斤行走。中间要翻过三座大山,根本没有路,战马踏着荆棘往上走。翻过山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看似平静却暗藏危险。半月前,班长田存良回哨所途中,他的军马就是在这片沼泽地中救了他的命。田存良说,这匹马陪伴他6年了,每次发生危险,军马总是有预兆的将他甩出去,假若不甩出去,人可能就随着马一起面临生命危险。

  进入峡谷,两边都是奇峋险峻的大山,从山上滚落的巨石堆满峡谷,军马艰难地在缝隙间穿行。坡度越来越陡,战士们心疼军马,全部牵马登山。要想当好一名骑兵,必须要练就“铜腿、铁胯、金腰板”。哨所官兵每天至少上山瞭望6次,每周要在这样的警戒线上走上三四回。

  巡逻结束返回途中,队伍在一片红柳林停了下来。大家默默地向撒着原副教导员曹新节骨灰的红柳林行骑兵礼。20多年前,曾是九号哨班长的曹新节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红柳苗,带领战士种在荒滩上,年复一年,一直种到他成长为警卫营的副教导员。当年种下的红柳苗,如今已经枝繁叶茂,而曹新节却因为过度辛劳,倒在工作岗位上。官兵按照他的遗愿,将骨灰洒在哨所前的红柳林旁。

  □文/图本报记者朱宁宁

  本报通讯员陈小强孙二朋

上一篇:解放军无人机曾易失联失控 专家6千余次实验解决
下一篇:港媒:俄为中国敞_Tb?'Yè? 中国将掌控该地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