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研平原镇留守儿童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7/22 23:14:11 作者:陈用 游邦升 点击:
20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同时,为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户籍制度明显松动,有效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1]这种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为留守儿童。
据6月18日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统计,我国现今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有15.1%的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父母长期的缺位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摸清平原镇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并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原镇联合各相关部门、村(社区)负责人作了一次彻底的调研和统计,摸清了该镇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平原镇留守儿童当前遇到的基本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据统计,该镇留守儿童(0—18周岁)共891人,其中男童有497人,女童有394人,分别占比56%和44%,不同年龄段0—5、6—15、16—18周岁的分别有199、586、106人。他们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有835人,占比94%,由其他亲戚朋友监护和无人监护的分别有36人和20人。在监护情况中,监护较好的有552人,监护一般和差的分别为309人和30人,共占比38%。
一、平原镇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保障措施不力。目前,由于缺乏家庭、学校和乡邻的有效监管,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缺少保障,往往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有关部门调查,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同时,遭遇突发事件时留守儿童应变和自救能力较差,只有56%的临时监护人会经常关注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2],而相当一部分的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或者根本不关注,使得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留守儿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二)心理人格问题凸显。从此次调研的结果来看,平原镇留守儿童在对外界的认识、心里压力、性格发展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还有的表现为胆小、自卑感严重或者任性、叛逆心理特别强等。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感觉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增加;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据有关人员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一种心里压抑现象)、恐怖、敌对、偏执、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问题上较非留守儿童高很多,且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小学留守儿童,高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好于初中留守儿童,年龄越小心理问题越突出。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比男留守儿童严重。
(三)易染上不良行为。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和指导教育以及社会支持,在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受到一些负面影响。这导致了部分留守儿童缺乏道德感,沾染上不良的习惯。同时,留守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弱,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有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比较突出的交往问题包括放任与自暴自弃,任人欺负、打骂等。一些留守儿童不服管教,小偷小摸,抽烟,喝酒,赌博。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学习成绩落后。平原镇留守儿童的监护人94%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即隔代监护,这些监护人大多重养不重教,纵容溺爱,且他们中有80%以上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没有能力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在家务、农活繁重时,他们还需要孩子的帮助,有的家庭甚至还出现留守儿童要经常或者不时地照顾祖(外祖)父母的“逆向监护”现象。同时,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逃学和辍学的很多,学习成绩排在中下等的比例较大。当然,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优秀,并被外出的父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了解和沟通,有些孩子会在遇到挫折后就一蹶不振,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并会遭到责骂,这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有较深远的影响。
二、解决平原镇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平原镇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也整个中国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未来20-30年,中国还将有3亿左右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将形成5亿城镇人口、5亿流动迁移人口、5亿农村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5]可以预见,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从平原镇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出发,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将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与缓解留守儿童安全、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促进解决。
(一)在摸清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关爱留守儿童责任机制。6月9日发生的毕节四名留守儿童兄妹疑因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到底是什么致死了这些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孩子的思考,从后续的调查发现并不是最初部分媒体报道的贫困,而是长期关爱的缺失所致。平原镇在前期摸清留守儿童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越显得必要和迫切。(1)强化组织领导,做到有领有导。建立镇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为组成成员的专门机构,扎实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到把心放在孩子身上,更要把孩子放在心上。(2)建立问职问责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根据各相关责任部门、各村包村干部、各村(社区)负责人的责任情况划分责任区域和责任儿童,做好经常看望关心留守儿童工作,与留守儿童父母家人多沟通多协商多提对孩子成长有益的建议,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一旦自己负责的留守儿童出现意外是由于干部关心工作没做到位引起的将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3)适时上报留守儿童情况,做好留守儿童统筹规划。各责任人在一定时期后要如实上报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以便领导小组做统筹部署,调整责任人或帮扶力度。
(二)结合当前的“雁归工程”,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据了解,平原镇许多农民工经过打工实践,在外开阔了眼界,学会了本领,掌握了一些新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资本,接受了现代城市中创业观念的熏陶,具有一定的创业激情,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精英的农民工返回农村。同时,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用工成本增加,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存在,迫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当前德江县发起的“雁归工程”项目,抢抓机遇,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回乡创业,有效减少儿童数量。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最大程度减少留守儿童心灵创伤。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讲,他们深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所接受的教育也应当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进行弥补。(1)学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构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努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将平常的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2)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坚决制止因成绩区别对待学生、“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针对不同留守儿童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爱好特长、性格特点等情况,提高辅导教育的针对性。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联系的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在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合作。要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经常开展亲情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学校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3)要重视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和集体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生活学习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四)加大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引导和培训,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平原镇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是由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的祖(外祖)父母监护,他们大多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只管孩子安全不出事,不重视或根本不知道如何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教育,他们中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目的是“要钱”,甚至一些留守孩子表示把自己父母当成了“取款机”。[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开展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引导和培训,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改变监护人“重养轻教”的现象。(1)各学校请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组织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监护人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让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2)各留守儿童党员干部责任人要经常和监护人联系沟通,提醒监护人要提高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各责任人自己也要提高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减少留守儿童因缺乏心理关爱而导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通力协作,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意义重大,也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应该更积极的更有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让留守儿童在祖国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同样温暖的属于他们的阳光。
本文参考文献:
[1]罗静 王薇 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990-993.
[2]全国妇联课题组.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Z].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信息,2008,(4).
[3]王东宇. (2002). 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 健康心理学杂志, 10, 354–355.
[4]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5]吕雪莉. 我国人口分布将形成“三分天下”格局[EB/OL].新华网,2009-04-14.
[6]辜胜阻 易善策 李 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
[7]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作者:陈用 游邦升)
上一篇:菲重启苏比克湾军事基地应对南海 美国受益更大
下一篇:湖南破获2起间谍案:?
O?QoNt??Sè???z?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