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一次生命,却可以有不同的生活。从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模式中跳出来,去另一个环境中体验新的生活,给自己更多的经历以更好地认识自己。“间隔年”的概念近年从发达国家引入中国后,正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所接受,也使得他们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
刚过完27岁生日的崔凤华,从今年1月开始,由美国一路向南,在墨西哥的盛装狂欢中体验死亡文化,在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做英语老师,在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格斯群岛抚摸锤头鲨,如今她的脚步停留在秘鲁,下一站是巴西。
一年前,崔凤华硕士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基金会工作,和大多数中国年轻白领并无不同。然而,工作半年以后,她便选择了辞职,开始一个人的旅行。
分享自己的感悟时,她说,柴米油盐是一种生活状态,探索未知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或许自己注定是不安分的人,更享受在不断的探索和无尽的未知中找寻自己。
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感受另一种不同于当前的生活方式,这样的选择背后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
谈到回国后的打算,崔凤华坦言,“由于自己已经不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会有些困难”,所以她计划明年中旬回国后,要在北京自主创业。
最初的“间隔年”指的是青年在升学或毕业工作之前,做一次长途旅行,或更多自己想做的事,以暂时的停顿赢得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会。后来,选择“间隔年”的人群范围,扩展至很多已有工作的人。
吴子策目前在广西政府部门供职,他在读书时没有实践“间隔年”,但体验了三次“间隔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的两年里,他曾用35天时间行走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用64天穿越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用20天深度游历印度。
“间隔之前,我的生活状态和很多同学一样,没有太多波澜起伏。”吴子策说,“因为好奇,我很想看看同一个世界上另外一个地方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
和崔凤华一样,吴子策也选择了独自上路。然而,他们的旅途并不孤独。
“一个人旅行会逼迫你跟陌生人交流,去开放自己的心态。”吴子策说。崔凤华也总会在旅途中结识新的朋友,而每个新朋友都意味着一段奇妙而独特的回忆。
尽管他们的间隔旅行都很勇敢,但绝不是莽撞。崔凤华一直不认可“说走就走的旅行”,她每次出行前都要查很多资料、做详细计划,甚至学习武术和棍术以防身,自学法语和西班牙语以更好地和当地人交流。
吴子策在第一次间隔旅行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后来他就基本不做规划了。“因为在路上会遇到很多同行的人,没有确定的线路可能会体验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去过的地方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越能理解这个世界的多元和多彩,就会摒弃很多固有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吴子策说。
除了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环球旅行,一些年轻人在“间隔年”里也会选择做其他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公益项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星星读大二时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非洲志愿者项目,报名参加。之后,星星用45天的时间到坦桑尼亚照看两家孤儿院的孩子,陪他们玩,带他们看纪录片,教他们讲英文,也讲外面的故事。
星星的这段“间隔”经历也影响了她后来的就业选择。如今她在HIVE社区平台工作,帮助更多的青年发现兴趣实践、实习提升、志愿义工的机会。
她说,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正如“间隔年”经历一样,可以接触很多和旅行相关的人和项目。她希望把自己对于未知的热情和渴望传递给更多的人,也为更多想要做公益服务的同伴贡献自己的力量。杨思琪 刘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