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报道 > 内容

利箭击浪震海天:海军岸舰导弹方队受阅训练纪实
发布时间:2015/9/1 23:32:18   作者:佚名   点击: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 题:利箭击浪震海天:海军岸舰导弹方队受阅训练纪实

  作者 钟魁润 曹金平 张腾飞

  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位于京郊某地的阅兵训练场上,岸舰导弹方队官兵顶烈日、斗酷暑、战风雨,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阅兵联合指挥部和装备指挥部合练任务,一次又一次在三军精锐中展现人民海军第一支岸导部队的风采。

  海军岸舰导弹方队,由北海舰队某机动岸导团为主体,11个团以上单位抽组而成。该团1958年组建于辽宁葫芦岛,是人民海军第一支岸舰导弹部队。曾参加并圆满完成了1977年掩护打捞“阿波丸”号、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等重大战备任务。人民海军以该团为基础,先后扩编了2个岸导团和2个独立岸导营,被誉为海军岸舰导弹“种子”部队。

  教育引导,瞄准一流锻造过硬队伍

  岸舰导弹方队由北海舰队某机动岸导团为主体,11个团以上单位抽组而成。作为一个混编单位,怎样让方队一百多名官兵自觉燃烧青春热血,奉献阅兵盛典?

  走进该方队驻京训练场宿舍,记者找到了答案:走廊悬挂团徽团魂团训、团史八件大事、特色格言标语和“六严”、“传承岸导魂、阅出精气神”、“静伏无声、动若雷霆”等主题展板;其间穿插布设笑脸墙、心愿墙及挑应战书等功能图板;大厅摆放阅兵专题板报、龙虎榜,活动室悬挂英模画像。类似的政治氛围在方队随处可见,甚至在官兵的床头、衣柜都粘贴着参阅格言。

  “要想让官兵积极主动献身阅兵实践,就要用文化氛围熏陶人、感染人,用特色教育凝聚人、鼓舞人!”方队政委黄定祥这样说道。

  该团驻守的胶东半岛,自古以来就处于中华民族抗击倭寇第一线,先后涌现戚继光、邓世昌等抗倭名将,诞生杨子荣、任常伦等烈士英模,更发生过甲午海战、地雷战等著名战争。

  阅兵就是阅人,阅人要先育人。方队组建后,他们先后组织官兵参观刘公岛甲午海战、海阳地雷战和牟平雷神庙“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拜访戚继光、杨子荣、任常伦等生前故居,祭扫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将抗战历史照进现实,再现历代抗战将士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战斗场景,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引导官兵对照先烈画样子,不断增强“执行阅兵任务越有困难越向前”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担当。

  5月初,方队组织官兵参观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参观过程中,一件件震撼人心的实物、一幅幅催人泪下的图片,引发载员曾令鹤的深深思考。

  入队初期,曾令鹤因左膝盖扭伤,家人担心高强度的训练留下后遗症劝他放弃,让他打起了“退堂鼓”,在随后的训练中他的态度消极,一度被方队选为受阅替补队员。随着学习教育的深入,曾令鹤对抗战历史不仅有了情感上的认同,还有了行动上的自觉。他转变思想,训练中主动给自己加压,训练成绩一路攀升,多次被方队评为“训练之星”。经过努力,他成了方队首批火线入党人员;7月底,曾令鹤由受阅第三排面调整为第一排面第三名,实现了由替补队员到优秀受阅队员的“逆袭”。

  继承传统,上下同心破解棘手难题

  训练中,各种难题接踵而至,他们如何克服种种困难阔步前行?方队官兵给出的答案是:突破、突破、再突破,创新、创新、再创新。

  基础训练阶段,受困于场地局限,方队训练只能在营区进行。乘载员训练倒还好,随便找块空地就能展开,但16辆战车和2辆猛士引导车编队训练就舒展不开了。

  场地受限怎么办?他们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曾经参阅过的部队驾驶员训练一般都在驻地军用机场开展。他们向水警区、舰队逐级汇报,最终协调北航某师军用机场作为训练场。

  3月1日,该方队全员全装进驻机场,开展训练。然而,训练刚刚起步,他们就遇到了难题。阅兵装备方队指挥部要求,驾驶员训练时间要精确到微秒,距离要精确到厘米。无奈,方队只能采取秒表测速、拉绳测距等传统办法开展训练,使用麻烦不说,而且达不到装指的精度要求。训练刚起步就遇到难题,不少驾驶员一时士气低落。

  消息传到团里,未参加阅兵任务的硕士研究生、保障处高级工程师李田科,利用工作之余,经过反复琢磨,设计了一款简单实用的“高科技”产品。他将普通秒表和两块铁板用两根电线连接起来,在机场跑道两端分别安装两块铁板,战车起步碰触铁板开始计时,驶入终点碰触铁板终止计时,避免了人工掐表计时不准的弊端。

  为使训练更加科学规范,方队自筹30余万元采购“车队训练与考评一体化系统”,设计改装高精度电子转速表、油门限制器、标齐检查杆等训练保障器材5类21种,有效改善训练条件。针对合练现场声音嘈杂、电磁环境复杂等实际,他们协调增配对讲机55部、某型超短波电台20部,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确保上下通联顺畅。

  高新技术训练辅助器材的运用,弥补了传统工具精度不高、性能不稳定的缺陷。而传统工具也弥补了电子器材受恶劣天气环境影响作用难以发挥的不足,可谓是“土洋结合”,相得益彰。这也使得方队整体训练水平稳定提升,在指挥部组织的历次考核中,驾驶员训练成绩次次达到优秀水平。

  与此同时,他们每天在训练场召开训练形势分析会,每周组织“训练场诸葛亮会”,广泛开展“我为阅兵献一计”活动,先后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0余条。该团团长、方队长范辉,带领载员教练陈双振、王恒,针对受阅人员重心不稳,身体前倾幅度较大的问题,他们采取在枪口悬挂线坠,在地面标注刻度,从而调整载员前倾幅度使其固化;为了准确固定人员挂枪后枪口角度,他们用红色即时贴在枪身表面粘贴一条基准线,看基准线是否与衣扣线重合,以此固定人员挂枪后枪身角度……

  紧盯中心,聚焦训练必须雷打不动

  在这个方队,上到将军大校、下到普通士兵,每天都在自我加压、严格训练。方队将军领队、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周煦明今年已经50多岁,身体的客观原因导致他在训练中异常吃力。他忘记年龄、忘记职务、忘记伤痛,与官兵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吃苦。为了不拖海军方阵和岸舰导弹方队的后腿,每天训练结束后,他都会给自己“开小灶”。对着灯光练瞪眼、看着镜子站军姿、手绑沙袋练敬礼等等,都是他每天固定加练的科目,每天衣服汗湿无数遍,训练没几天脸上就有了“帽带印”。不仅如此,为了能使自己口令清晰洪亮,他还在宿舍反复练习口令,简简单单“向右看”、“向前看”6个字的口令,一天要练习数百次,嗓子哑了就喝口水润润喉咙,严重了就含几片“西瓜霜润喉片”继续练习。

  往返训练场2次4趟、近24公里,是方队刚刚进驻阅兵村时,载员每天往返于训练场和生活区的距离。训练初期,没有车辆保障,官兵只能徒步走向训练场。载员李斌杰,4月份进行基础训练时不小心扭伤了右脚。由于训练任务繁重,脚伤长期得不到休息,进驻阅兵集中训练场后,李斌杰的脚伤由最初的脚筋扭伤转化为右脚脚踝处一颗骨头碴断裂,断裂的骨头碴脱离踝骨埋藏在皮肉中。每天早晨起床,他都会忍着剧痛穿上袜子,随部队行进前,都要忍着剧痛使劲跺脚,直到右脚稍微麻木,才能开始一天的训练。下午结束训练时,脚肿得像馒头一样,时不时发青,但他始终忍着剧痛训练,没有落下一次训练。

  “训练环境越差,训练条件越苦,就越能磨砺大家的血性!”这是方队领队、水警区副司令员邢德峰常对大家说的一句话。

  7月的一天,方队将校领队与载员正在训练,原本烈日当空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如注。其他方队陆续组织部队到一旁的凉棚避雨,该方队教练正准备组织部队带到凉棚,邢德峰却对官兵喊道:“兄弟们,我们再来最后一动休息好不好?”话音刚毕,队伍里爆发出一种声音“好!好!好!”结果,那一动官兵练的非常认真,效果最好。

  邢德峰告诉记者:“受阅当天,天上就是下‘刀子’,部队都要原地不动!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士气。阅兵就是阅士气,有了高昂的士气,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有了高昂的士气,就没有完成不好的任务!”(完)

上一篇:专家支招看懂阅兵:解说透露外观上看不到信息
下一篇:利剑出鞘震海空:海军舰空导弹方队阅兵训练纪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