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被跑步的人群称为“跑步圣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有许多人到这里跑步健身。可慢慢的,奥森跑步开始有些“变味”了:一些团体以跑步活动的名义收取金额不等的报名费;商业跑团通过收取上课费用以及推荐购买运动产品盈利;公益跑团有了品牌赞助;与跑步有关的存包、卖水产业也顺势而出。围绕着奥森跑步出现的商机层出不穷,而这背后,存在着种种看不见的“生意经”。
事件 迟来的通知 与收费的奖牌
苏先生于8月初报名参加了9月3日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的一个跑步活动,且缴纳了35元的报名费,报名费包括纪念奖牌、保险、号码布等费用。他称,从报名后到活动即将开始的近一个月里,没有收到任何活动通知,报名网站联系电话也打不通。眼看活动日期将近,苏先生认为自己受骗了。
9月2日,媒体报道了此事。当天,苏先生收到了活动的短信,并联系上了该活动的组织者。对方说,9月3日的活动如期举行,而且大部分的报名者早已得到通知,唯有苏先生在内的22人没有通知到位。
苏先生说,他是在一个网站上报名参加该活动的。而事实上,该活动是网站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活动,在多个城市举办,而北京地区的活动则由一个跑团承办,多数参加的人都是通过这个跑团报名的。跑团的负责人小张(化名)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除了网站上报名,在跑团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上也开通了报名渠道,报名的人数多达400人,其中,有100人因为想要活动纪念奖牌交了20元,而在网站上报名的只有22人,他们则交了包括保险费在内的35元。
小张早就通知了这400人关于活动的信息,而在网站上报名的22人却是在开跑的前一天,在看到媒体相关报道后,主办方才让小张通知他们,并发给他们号码布和奖牌。也就在这时,小张才知道主办方在报名后的一个月里还未通知到每个报名的人。
调查
奥森跑团分四类
特训营最贵上万元
与奥森跑步有关的,不仅是这样的一次跑步活动,还有在奥森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各种跑团。
据北青报记者统计,活跃在奥森的大小跑团至少有几十个之多,而很多跑团在今年才成立,其中还有一些仅成立了两个月即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跑团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商业跑团,这类跑团的负责人有些效力于某个品牌,经营跑团是他们的工作之一,APP所赞助的跑团也属于此类;第二类是以公司名义建立的跑团,这是各个公司以人力资源建设的角度考虑成立的;第三类就是公益跑团,这类跑团不向成员收取任何参与费用;还有一类比较特殊,是由退役的国家跑步运动员组织的专业跑团,他们在运动员时期都有过骄人的成绩,由这些退役运动员组织的跑团一般都会收取培训费用。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某退役运动员,她表示:“特训营目前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周期两个半月,每周两次课,每次课两个小时左右,费用为每人3000元;长期特训的训练项目相同,周期为一年,还可另外赠送半年补课时间,费用为每人13000元。”该退役运动员表示,并不是每次都是由她本人授课,特训营会教授一些训练方法。此外,成员在各大赛事报名时可以享受绿色通道,购买装备也可以享受低折扣。目前,该特训营每次训练人数在十人左右。
除了特训营不用缴纳场地费,经常活跃在奥森的许多跑团一般也不需要向公园方报备及缴费。奥森公园文化旅游部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如果不占用固定场地、没有横幅或旗子、不影响公园秩序的简单活动不需要报备,反之,则需要向公园方面报备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工作人员表示,具体费用需要根据活动方案来确定,与人数、内容等都有关系,由两边进行协商,工作日的价格约在15万左右,周六、日在30万左右。
推荐产品办旅游
跑团获利方式多
一个跑团的团长称,商业跑团大多有公司背景,盈利主要是靠做相关活动,比如向跑团成员推荐运动新品和平台,让团员试穿衣物、护膝等运动装备然后推荐购买。
他还透露:“有些跑团会从一些跑步比赛的报名费中谋利,一些跑步比赛是要收费的,以团队名义和主办方谈的话,价格会更便宜,很多跑团在给成员打折之后还能从中挣到钱。”
如今,通过运动APP组织的跑团也不在少数。近日,北青报记者在奥森遇到了某运动社交APP旗下的一个跑团。在集合时,该跑团会在地上放置有该APP标示的队旗,现场会吸引一些人以扫码的形式下载APP加入。据该跑团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跑团在奥森成立两个月,已经吸引五六百人加入,在推广阶段会用上传照片、签到等赢取奖品的方式来积攒人气,而奖品多为运动装备,由APP方提供。至于如何盈利,该工作人员称,只要吸引了足够的用户,就不用担心盈利的问题。
北青报记者随后下载了该APP,发现里面除了有日常的夜跑活动、球类运动等公告发布外,还有以跑步比赛等名义组织的国内甚至国际旅游,参与费用在几十元至万元不等。同时,加入其微信群后发现,常有跑友组织活动交流,但也有人借此平台发送招聘信息等内容的广告。
由跑步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公益跑团虽然没有商业冠名,但是也会有一些商家找上门来。某公益夜跑团成立于去年4月,目前成员已超过千人。该跑团的团长庞先生说,在今年6月之前,都是他本人掏腰包为成员购买一些奖品,现在随着人气的增长,会陆续有一些品牌来赞助奖品。 “这样我们的负担就会小很多,其实品牌赞助商也是在试水,我们每月基本能赶上一次赞助。”他强调,虽然有品牌赞助,但自己不会在成员中刻意做广告,只是在活动公告中写明奖品提供者,让大家了解活动都是免费的。
庞先生透露,之前有品牌想给跑团冠名,但被他拒绝, “这样的话就直接变成一个商业的跑团了。”他直言,目前以盈利为目的的跑团越来越多,公益跑团却一再萎缩。
也有规模较小的公益跑团成员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跑团能坚持下来,就会吸引广告商的目光。“它会在微信群中看到你们每周都组织活动,就赞助一些跑服,当成员们经常穿着印有品牌logo的衣服出现在奥森时,就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存包卖水
跑步周边现“生意”
随着在奥森跑步人群的不断增多,一些存包、卖水的产业也顺势而出。收费存包点“跑者驿站”工作人员路先生介绍,目前工作日夜间前来存包的跑友有三四百人左右,而在周六、日,每天的存包人数会达到千人,存包的价格为每次两元。 “跑者驿站”招收了很多附近的大学生做兼职,轮流值班,以时薪付费。路先生表示,存包和卖水的价格低,所以每日的营业收入刚刚抵得过这些大学生的工资开销。而店面的租金则需要靠其他方式来抵销,比如店面外墙的广告费用等。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店面内还有两个试衣间,可以给跑友换衣提供方便。
目前,公园内营业的服务站仅此一家,但有另一家类似服务机构已经进驻,正在装修,预计9月就会正式开业。“他们会提供无线网络、洗浴服务等内容,投资比我们要大。像洗浴服务确实是跑友所需要的,但我们因为店面太小,没办法开设。”路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
专家
跑团监管尚不明
相关消费要小心
华北电力大学民事诉讼法教授王学棉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现在跑团的监管归属还不是很清楚,如果不是属于有着固定的成员和组织机构,以及有着一整套的章程和固定的办公场所,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社团,没有进行登记也就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管理。
王学棉称,消费者在通过跑团或者跑团APP购买运动产品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维权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消费者如果通过这些渠道购买了产品,却没有拿到收据或是发票,就没法证明是从他们这儿买的,要是出了质量问题,维权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有的商业跑团会通过赚取活动报名费差价来盈利,王学棉表示,如果跑团给成员报出的价格超过了实际主办方规定的价格,那就损害了成员的利益,如果没有超过,“那只能说明跑团侵犯了成员的知情权,但没有违反强制性法律”。
王学棉提醒,民众在参加任何一个跑团之前,要先了解该组织的规格、他们举办的活动安全不安全,不能完全相信他人的描述,要有自己的判断。
文/本报记者 张伟 见习记者 黄筱菁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