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9月25日9时4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成功“首飞”,将包括浦江一号卫星在内的4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解读“快箭”与“小卫星”的创新点。
增强中国快速进入空间能力
长征十一号全长20.8米,起飞推力120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50公斤,低轨运载能力可达700公斤,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该型火箭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建儒表示,火箭采用四级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方案。其中,一级发动机采用的大推力固体发动机是目前中国最大推力固体发动机,其燃烧室装药量、所采用的柔性喷管尺寸也是国内固体发动机之最。
壳体长、喷管大、进度紧、柔性接头超大,面对这些挑战,研制团队进行诸多创新。比如,首次采用车、铣、镗复合加工模式,首次采用100T旋压机进行立式旋压,数控加工柔性接头。
长征十一号的特点还在于“快”。该型火箭首次实现运载火箭的全箭整体储存、星箭快速对接、环境自主保障、高效快速发射,具备全天候数小时内完成发射的能力。
专家指出,多级固体运载火箭在实现小卫星快速、廉价、可靠发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长征十一号采用国际通用星箭接口,可满足未来高密度发射小卫星等有效载荷的需求,将拓展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新领域,推动中国空间快速响应系统的建设。
提供快速便捷综合信息服务
浦江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研制团队总结该款卫星的特点概括有三。
首先是突出创新。自2009年起,八院按照积木型、易组装的思路,着力打造一款简洁的面向多功能应用的小卫星平台。浦江一号首次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技术、通用化即插即用技术、柔性化结构设计等,能快速地与各种有效载荷进行整合。
“即插即用概念使得卫星在设计上摆脱了平台与载荷必须互相一一对应的限制,”浦江一号总设计师陈占胜表示,标准化平台降低卫星研制成本,也降低了卫星应用的门槛。
其次是智能制造。浦江一号是中国首次应用3D打印技术的卫星,其天线支架采用钛合金材料的3D打印成型方案,将生产周期从4个月降低到3天,并且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浦江一号还引入Wi-Fi短程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无线技术互联,将航天器上的传感器组成一个“互联网”。卫星搭载无线温度传感器,就将验证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轨性能。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节平台舱和载荷舱的空间,搭载了一系列国产化器件和部组件。
最后是商业模式。“浦江一号从方案验证阶段直接转入正样阶段,节省了一颗完整的初样星,节约了成本。”陈占胜说,卫星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成像、通信、导航、遥感等商用领域,比如监测城市道路拥堵、区域天气和环境预报、近海情况等。未来,他们还将通过校企合作、研产合作及国际合作,让微小卫星更加贴近客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