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朋友圈” 中的“钓鱼人”
与传统媒体不同,社交媒体的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主性更强。随着社交媒体用户范围和数量急剧扩大,社交媒体在成为人们互联网上主流通讯平台的同时,也日益为各国情报部门所看重,成为情报人员获取有价值情报的一个重要渠道。
美国网络安全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开设一个社交媒体账户,假冒一名曾在海军网络战司令部工作过的女性,先后与来自海军陆战队的情报军官、参联会和国家安全局的官员,以及一些驻扎在海外战区的官兵建立了联系,并在与他们的网上交往中获取了一些敏感信息。而在社交媒体上的“潜水钓鱼”者,则可以冒充目标用户的朋友向其发送带有恶意软件的电子邮件,以便进行渗透和窃密。2010年3月,一名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脸谱上无意中提到了一次作战行动的时间、地点和部队,致使以军不得不取消行动,并将其送交军事法庭。为此,以色列军方当年就发布命令,要求包括高级将领在内的所有以色列军人一律禁止使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站,以防止敌对势力渗透进以色列的安全系统和泄露军事机密。
美国国防部副信息官大卫·温纳格伦曾表示:“如果你只考虑安全而将通道封闭,就会使自己与世隔绝。如果你只考虑分享而不考虑信息和作战的安全,就会引狼入室。”美国情报部门曾做过统计,在各国情报机构获得的情报中,有80%左右来自公开信息,其中有近一半来自互联网。而近年来,社交媒体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社交媒体往往会收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在当前的主流社交网站中,一般都要求用户填写较为完整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婚姻状况、真实照片和手机号码。如果用户还要使用网站更多的功能,通常还需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因此,对社交媒体用户的管理是防范泄密的第一道防线。在发布信息层面,有情报专家指出,仅凭微博中一张普通士兵的工作照,就能分析出一些秘密设备和军事设施的内部情况。社交媒体中的账号中往往具有明确的个人标签,其发布内容也会包含地理位置等信息,这些特点都使社交媒体成为获取情报信息的“富矿”。
在我国,社交媒体发展同样迅速,从微博风生水起到微信“朋友圈”的“习惯性刷屏”,信息传播方式被一次次改变。从写博客到发微博再到“朋友圈”,信息发布端的用户个人信息愈加明确,信息接收端的受众情况则在不断变化,通过社交网络泄露个人信息乃至失泄密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大。可以假想,如果“朋友圈”中混进了别有用心的“钓鱼人”,对某人发布的内容经年累月持续关注,进而分析判断,极有可能从中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正因如此,在信息沟通手段越来越先进的时代,更应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严守网络使用的各项规定。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彰显个性、传播信息,另一方面,让用户在网络面前成为难以设防的“透明人”。因此,对于社交媒体这类新事物,思想上高度警惕和正确运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可行的管控措施则才是根本。(夏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