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因欲解聘一位教学质量受到学生认可和称赞,但“数年未发表过学术论文”、“就职九年未评职称”的老师而备受关注。如今该教师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而由此引发的“教学科研谁更重要”的争辩仍在继续。
而对于论文数量、研究成果的重视,医院之于高校不遑多让。医生们也和高校教师一样,将“职称”视做“身家性命”。“有的主任外科医师甚至连手术都不会做”之类高职称低能力的现象,令现行医生人才评价体系频频受到业内人士诟病。“重临床还是重文章”的探讨,如出一辙般在医疗领域上演。
【关键词:职称】
光做临床,
在医院里
抬不起头
出一天门诊,看百八十位病人,揉揉酸痛的肩膀,顶着漫天星斗回家……这是不少医生的常态。然而下了班,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彻底放松。
“现在衡量医生,临床是最最次要的因素,光做临床的话在医院里是抬不起头的。”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晏美直言不讳,“职称跟福利、工资等所有待遇都挂钩,甚至跟分房子都有关系,不在乎行吗?”
医疗行业体系森严,刚到医院时,经过培训合格,医生们会从住院医(初级职称)开始做起。只有依次取得中级、副高、高级职称,才能具备担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资格。“假如一辈子都是住院医的话,出去一介绍,人家会瞧不起你。在医院也呆不下去,我出门诊是专家号100块钱,你是5块钱,这能平衡吗?到老了还会提前退休,工资也会很低很低。”王晏美描绘着“视职称如浮云”的凄惨后果,“现在很多医生抱着单纯的幻想,说我能看好病就行了。但在医院里没有职称,没人会尊敬你。”
而评职称,也并不都像“台面”上那样磊落。军医出身的煤炭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杨连君,曾任职于北京军区某三甲医院。在他看来,没有办法摆脱人为因素是评职称的一大弊端。“每次算分,我的分数都是最高。但分数只是参考,表示你够候选人的资格,提供给专家投票,最后的排名以投票为准。”
每年院里把医生名单上报北京军区时,原本名列前茅的杨连君就滑到二十几名了。有医学院的同学“指点”他,要他该送就得送,“但我觉得送不起,也不想送。”虽然是全院最高的学历,科研文章排名也数一数二,但在那家医院的五六年,杨连君始终没有评上“正高”。
【关键词:论文】
“弄个小白鼠,做实验,琢磨着编”
在医院体制内,无论是评职称,还是后续的竞聘、升迁,在各个环节中,论文都是“硬通货”,且重要程度是“压倒性”的。与此同时,论文买卖、注水、造假、与实际脱节等状况屡见不鲜,令医生们质疑将其抬成“天下至尊”的意义。
“要求发两篇,只发一篇就不行;要求发在什么核心刊物上,没发那上面就不行。不看临床能力,不看有多少人拥护你,论文得先够!不够,谈都不要谈。”王晏美透露,在医院,论文发表在某些重要杂志上,院里会给医生奖励。“没听说谁看了多少病人给奖励的,临床上治好了多少人,全国病人都来找你,没用。”
医疗领域的核心期刊数量有限,想发表基本上都要托关系,甚至有些公司会主动找上门来,发篇论文在SCI上,收费要几千甚至上万元。“当然有些论文,确实直接体现了临床的研究成果。”王晏美并不全盘否认论文的价值,“但大多数论文其实跟临床的工作完全没有联系。”
“看了多少病人,没有出过错,这体现一个医生的价值,写文章的能力其实是和看病脱节的。”在医学院读到博士后的杨连君,实际上很擅长发论文。核心期刊发了上百篇,SCI也有很多,但他并不认可“样样看文章”的评比方式。
他提起院里一位1977年毕业的普外科老医生,已经在副主任医师的位子上干了18年。“成天做手术,很有水平,好多人找他。就是写文章不行,外语也不好。当然文章可以买,他不愿意,拉不下架子。”
2014年广东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不少人通过“走关系”来获得职称,基层医院医生的科研论文90%都是假的。杨连君坦言,自己就给河南一个县级医院的病理科主任写过两篇稿,让他拿去发表,评上了正高。
“临床大夫每天要开刀,但做手术发不了文章。他就弄个小白鼠,做实验,琢磨着编。”在自己写的上百篇文章中,杨连君也时常有“这文章写了没意义”的感觉。出文章最多的阶段,是他在第四军医大学期间。他形容自己有时候就像“做贼”一样,觉得对不起导师。“小白鼠可能没那么强烈的效果,为了写文章我就夸大、吹牛了一些。当年投稿我都很忐忑,担心这个数据是不是不太客观啊?”
后来当了一些杂志编委、审稿人的杨连君,意识到自己当年已经算是严谨了。“有个内蒙古县级医院的医生投稿,我觉得文章不错,上网验证一下看是不是真正的先进成果,结果一检索,前一个月有篇一模一样的,他换了个名就投稿了。”
【关键词:责任】
大医院不仅要治疗,也要推进医学进步
“对一个大医院的医生来说,做科研应该是必须的。因为大医院不仅承担治疗的义务,同时承担着推进医学进步的责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更愿意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论文。身处大医院,守着丰富的病例,他认为即使不专门去做科研,也不意味着写不出文章。“发论文对于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生来说可能有一定困难,但在大医院工作,只要愿意用心往深里挖掘或总结,必然能有新的发现。”
以阜外医院为例,可以说心血管方面各种病例几乎都有。之前他曾经在看文献的时候想,好像还没遇到过肺动脉夹层的情况,结果没过几天,就在急诊见到了一例。而孙宏涛发的文章除了一部分是博士课题的延续外,很多正是基于类似的临床经历而来。
他也时常在临床中遇到凭借原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过来需要通过做科研,寻找新的方案。“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在对临床医生的评价考核中,可以把临床的一些指标纳入进来综合考量,但同时兼顾论文。”
孙宏涛介绍,心外科业界有一个EuroSCORE(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也就是根据病人的基本情况,比如所患疾病、年龄、既往病史等因素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说明手术风险越大,在这样的体系下,再来看平均分是多少,死亡率是多少,手术例数是多少,从而综合评估临床能力。
当然,对不同级别单位的医生,采用一刀切的评估方法是不合适的。孙宏涛认为,基层医院的医生受条件所限,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晋升到高级职称,是否可以发展出多元化且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探索】
不看论文看手术?
上周,有消息称医改“先锋地”深圳,未来可能在国内首推以临床指标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打破传统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不再看医生发了几篇论文,而是看手术做了多少。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廖新波发博文称,深圳做法很好,虽然尚未正式公布实施,但其临床导向符合医改大方向。但他同时指出,分级制度还需支付制度改革的配合,且目前的制度还未实现科研与临床分类管理。
【建议】
“临床、教育、科研,
三条路径相互独立”
章滨云(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讨论该不该用论文作为医生职称评审指标之前,需要先解决医生需不需要职称这个问题。
中国目前辨别人才难免会用到一定的标签,比如学历、职称。如果都没有,直接找,等于不要简历,就去判断这个人能否胜任,显然是很困难的。一定的职称可以为聘用提供参考依据,其本身并非没有意义,关键是评定职称的指标还有待分类调整。
现阶段来说,最好应该分临床、教育和科研三类,临床医生可以有住院医、主治医等,教育可以有医学院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科研则有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等。三条路径相互独立,一个外科主任医师未必教课教得好,而一个外科教授未必开刀开得好。
在评价指标上应各有侧重,对外科临床医生来说,更关心他一年大、中、小型手术分别多少台,有没有出现医疗事故或手术差错,手术效果如何等。其中,手术量应该是一个达标指标,比如普外科,评定某个级别或职称需要至少达到胃大部切除手术20例,但不是说做得越多级别就越高或打分越高。如果天天开阑尾炎手术,想做普外的主任医师肯定不行。
我们不能非左即右,完全否定论文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一个临床医生如果不总结,那他只能是一个开刀匠。当然,相对而言,科研类别的评定会更看重论文,而教育路径则会注重教学情况。(主笔 魏婧 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