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报道 > 内容

美媒:东风-26导弹迫使美军舰船远离中国海域
发布时间:2015/12/20 23:49:12   作者:佚名   点击: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站12月14日刊登《介入对反介入:中美摆出反舰导弹对峙的姿态》一文,作者为比尔·格茨。

    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月披露了东风-26新型中程反舰弹道导弹的新细节。该型导弹既可携带核弹头也可携带常规弹头,为射程较短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作补充,这两种型号的导弹是研发用以迫使美国远离中国海岸开展军事行动的武器这一军事战略的组成部分。

    东风-26在北京今年9月高调举行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被中国人称作“关岛杀手”,因为它赋予解放军作战规划者一个新能力,即瞄准美国在南太平洋岛屿关岛的重要军事基地——关岛在大部分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外。

    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两名军事分析人士在报纸上撰文,披露了有关该型导弹的新细节,称其为一种二合一武器。

    王长勤、方光明11月30日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说:“东风-26的鲜明特点是核常一体,即同一个弹体,既可携带核弹头对敌实施核反击,也可携带常规弹头对敌实施常规火力突击。”文章说,这种“不换弹体换弹头”的特点提供了核常快速转换。常规东风-26系统的打击范围增至2485英里,而东风-21D反舰导弹为620英里,该导弹系统还以公路机动发射系统为基础,使美国情报资源难以发现和跟踪,这不同于美国“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和部署在关岛的远程“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反导拦截弹。

    这两位作者说:“因此它可进一步提升陆、海、空联合火力打击能力。特别是可与靠前部署的水面水下攻击力量和舰载、岸基、空战力量一道,对敌大型水面舰船实施远、中、近一体打击和陆、海、空一体打击。”

    两位作者还说,固体燃料推进的东风-26的关键特征是“快字当头”——快速核常转换、快速公路机动、快速发射准备、快速转移脱离等。

    东风-26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一个运载体可适配多种战斗部,既包括核常两种弹头,也包括以不同毁伤机理打击特定目标的多种常规弹头。如对机场、港口等面状目标进行毁伤的侵彻弹,对掩体、洞库等坚固目标进行毁伤的穿爆弹,对指挥机构、计算中心等电磁目标进行毁伤的云爆弹等。”

    这两位作者认为东风-26是最先进的导弹,也是支持中国“以攻助防”军事概念的重器。作者说:“尤其是对水面舰船这类时敏目标,一旦捕捉其机动信息即可临机打击,使其‘避而不及’。”

    文章称,两位作者认为,该武器显然直指美国。作者说美国正采取措施加强在亚洲的力量和“炒作”中国威胁论。

    他们指责美国对“空海一体战”予以“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的包装来分化地区和破坏稳定。

    他们说,美国为在该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加紧推进了相应准备”。

    作者说,由于这些原因,虽然使用复杂,运行侦、控、打、评“作战链”有赖其他力量提供打击目标和打击效果信息,但东风-26是解放军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站的文章认为,中国类似东风-26这样的新型武器结束了美军几十年来几乎没有风险地进行力量投射的阶段。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托马斯·曼肯上周在美国传统基金会举办的一次会议上说:“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美军正在发展对东风-26之类的中国武器的不对称反应。五角大楼称东风-26为“反介入与区域阻绝”武器,中国称之为“反干涉”武器。

    曼肯说:“中国确实站在追求某些反干涉能力的最前沿,因此构成重大挑战。”

    他还说:“中国正在部署能力来阻止美国及其盟友在中国周边采取行动。这些部署将给我们集体强加相当大的成本,但给北京提供了动力。”

    五角大楼之所以对中国这些新型武器反应温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防预算不足和需要为在中东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提供军事支持。

    文章称,迄今,美国在亚洲增强军力的举措包括向澳大利亚部署几千名美军,向新加坡部署濒海战斗舰,向关岛增派一艘攻击核潜艇以及B-52和B-2轰炸机定期轮驻关岛等。有计划要求未来在该地区部署第二支航母战斗群。

    

    以攻助防,应对挑战

    随着反识别、反拦截和高集成等技术发展,战略战役战术导弹的机动性、突防性、精确性普遍提高。通过技术升级和融入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信息体系,东风-26的综合战技性能不断提高,堪当“以攻助防、应对挑战”的重器。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仍处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动摇。但世界上特别是亚太地区的一些“异动”,也确需引起我们高度注意。

    近年来,随着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和“空海一体战”,不但“有说”还“有做”,这使得域内安全对话和磋商一再被“搅局”。一些国家不顾中国为亚太安全与发展所作的巨大努力和贡献,变着花样、反反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甚至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反对,蓄意制造了南海“仲裁”和“巡航”等闹剧。这些由“动口”向“动手”的新变化,不仅挑战中国领土和主权安全,还向中国社会输出了“负情绪”。

    虽然美国为平衡军种利争、弱化“热战”色彩、降低“对冲”风险、谋取“道义”加分等,对“空海一体战”予以“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的包装,但综合信息显示,其“基于热战”“分化地区”“破坏稳定”等原构想和计划并未实质性改变。反而以“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保证公域航行权不被改变”等为旗号,加紧推进了相应准备。比如,五角大楼正将航母、核潜艇、巡洋舰、驱逐舰、濒海战斗舰等60%的海军兵力调整部署到亚太,整合海基、空基、天基等力量构建“联合打击特遣队”;既用政治胁迫、经济拉拢、外交施压等手段巩固原有军事联盟,还以军援、联演等方式威逼利诱一些国家成为军事联盟准成员。

    如此“自唱+合唱”“动口+动手”“接触+遏制”“明里+暗里”的招式连环上,又怎能不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和人民对美国所谓“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的口号深表怀疑?

    于是就有分析指出,东风-26的射程是东风-21D的两倍,其打击范围可以延伸到第二岛链,甚至联想到美“空海一体战”构想,给东风-26封了“关岛速递”这一极富想象的别称。这其中,固然有对中国军事能力提升的合理期盼,但中国研制包括东风-26在内的有限进攻性武器,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和平与发展。因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深知,“有备”才能“无患”、“能战”方能“止战”。没有符合战争形态演进规律的军事能力,再真诚的和平与发展心愿,再令人看好的和平与发展进程,都极有可能因为不能“止战”而被残酷中断。

    但“矛”与“盾”、“攻”与“防”总有对立、演变与突破的过程。同任何其他武器一样,东风-26的技术特质决定其在作战使用上也有局限性。比如,不能载弹投弹重复使用,单次使用成本高,打击对象多限于高价值目标;运载、推进、制导、弹头等集成一体,单装造价高,总保有量受限;运行侦、控、打、评“作战链”有赖其他力量提供打击目标和打击效果信息,作战体系的完备度、发射单元的融入度等对打击效果影响较大。尽管如此,一些外国媒体还是以其“改变战争游戏规则”为佐证宣传“中国威胁论”。这其中,虽含“戳到痛处”怕“深扎”的自然表达,但更有“棒杀”不成则“捧杀”的企图。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一支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大国军队,既要正视其作战使用的局限性,不以拥有若干这类武器而自满自夸,更要看到其所具实战和威慑的特效性,继续在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上坚持“敌人怕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 (作者王长勤 方光明 单位:军事科学院)

上一篇:外媒:澳军机飞越南海岛礁上空 向中国海军呼叫
下一篇:美军潜艇男兵组团偷拍女战友洗澡:作案10个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