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报道 > 内容

军委机关调整改革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16/1/17 23:20:19   作者:佚名   点击:

习近平11日在八一大楼亲切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同大家合影留念。解放军报记者 周朝荣摄 习近平11日在八一大楼亲切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同大家合影留念。解放军报记者 周朝荣摄

  编者按:2016年1月,军委机关调整组建,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把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由原来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4个总部,改为军委办公厅、军委联合参谋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后勤保障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训练管理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军委政法委员会、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军委审计署、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15个职能部门。

  这是我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取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是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的关键一步。

  历史上,我军军委机关还经历过哪些大的调整改革?中国军网独家为你梳理呈现,全是干货!

资料图: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 资料图: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

  “中央军委”与中国工农红军总部

  中央军事委员会(1926.2——1937.8),简称“中央军委”,是中国工农红军最高统帅机关。其组织沿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中共中央军事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苏区中央局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等发展阶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1931年11月25日成立于中央苏区瑞金。隶属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中共中央领导之下,统率苏维埃区域之红军武装。1932年1月27日,“中革军委”总政治部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1933年5月12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总部。

  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1931.11.25任)

  其后,“中革军委”总参谋部归建工农红军总部之总参谋部。

  总参谋长:叶剑英(1931.11.25任) 刘伯承(1932.10任)

  总经理部:1933年5月改称总供给部。

  部长:范树德 杨至诚(1932.9任) 政治委员:叶季壮

  总卫生部:初称军医处,1932年9月2日改称总卫生部。

  处长(部长):贺诚 政治委员:彭龙伯(彭真)

  总兵站部:初称后方办事处,后改称总兵站部。

  处长(部长):杨至诚 杨立三(后) 政治委员:倪志侠 高自立(后)

  总动员武装部:1933年5月后归建工农红军总部。

  部长:杨岳彬 滕代远(1933.9任)

  总医院:初隶属后方办事处,后改隶总兵站部,1933年5月后归建中国工农红军总部。

  院长:傅连暲 政治委员:郭秋实

  少先队总队部(1932年2月1日建立中央总队部)

  总队长:王盛荣  张爱萍(后)  党代表:周恩来

  中国工农红军总部(1933.5——1937.8)

  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是“中革军委”下设的工农红军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始建于1933年5月。其组织沿革,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中国抗日红军总司令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先锋军总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部等发展阶段。

  1、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1933.5——1935.10)

  1930年8月29日中央决定建立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总部。1931年11月成立“中革军委”后,该部撤销,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工农红军各部。1933年5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中革军委移至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在前方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1方面军司令部,统一指挥红1方面军及中央苏区地方武装。5月12日,工农红军总部正式成立。

  总司令部总司令:朱德(1933.5.12任)

  总政治委员:周恩来(1933.5.12任) 张国焘(1935.7.18任)

  总参谋部:由原“中革军委”总参谋部改组建立。

  总参谋长:叶剑英(1933.5.12任) 刘伯承(1933.7.18任)

  总政治部:1933年5月由中革军委总政治部改组建立。

  主任:王稼祥(贺昌代) 顾作霖(1934.1代) 李富春(1934.10代) 博古(秦邦宪,1935.7代)

  总供给部:1933年5月由中革军委总供给部改组建立。

  部长:杨至诚(1933.5任) 叶季壮(1935.7任)

  总卫生部:1933年5月由军委总医务处改设。

  部长:贺诚(1933.5任)

  政治委员:贺诚(1933.5兼) 翁瑛(1934.1任) 周光坦(1935.7任)

  总兵站部:1933年5月由军委总兵站部改设,1934.10裁。

  部长:杨立三(1933.5任)

  政治委员:潘自立(1933.5任)

中国抗日红军总司令部布告(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抗日红军总司令部布告(国家一级文物)

  2、中国抗日红军总司令部(1935.10——1936.10)

  1935年10月,红4方面军及中央红军之5军、32军南下西康后建立。为其军事最高指挥机关。

  总司令部总司令:朱德(红军总部总司令兼)

  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红军总部总政委兼)

  副总司令:徐向前(兼红4方面军总指挥)

  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刘伯承(兼红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

  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兼红4方面军政治委员)

  总卫生部部长:贺诚

资料图:战斗中的抗日先锋军 资料图:战斗中的抗日先锋军

  3、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先锋军总部(1936.2——1936.10)

  1936年2月17日建立,为抵陕北后的红1方面军与红15军团统一军事指挥机关。旋即渡河东征,称“东征军”司令部;西征时又称“西征野战军”司令部。

  总司令部总司令:彭德怀 总政治委员:毛泽东

  总参谋部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张云逸

  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杨尚昆代) 副主任:杨尚昆

  总供给部部长:叶季壮

  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 杨至诚(后) 政治委员:李文楷

  总卫生部部长:黄克诚 钱信忠(后) 政治委员:朱良才 姜齐贤(后)

  4、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部(1936.12——1937.8)

  1936年10月,3大主力红军会师陕北。12月7日,在“中革军委”扩大改组的同时,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改组建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部。

  总部直辖机关总司令:朱德 总政治委员:张国焘(1937.4免)

  总司令部(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刘伯承(周子昆代) 副总参谋长:叶剑英 张云逸

  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 任弼时(后)

  总供给部部长:叶季壮(兼) 政治委员:叶季壮(兼)

  总卫生部部长:贺诚 政治委员:刘惠农

  中央军委与三总部(1945.8——1949.10)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革命武装之最高统帅机关。1949年6月,成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领导成员未变。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彭德怀

  委员: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彭德怀 陈毅 聂荣臻 贺龙 徐向前 刘伯承 林彪 叶剑英

  秘书长:杨尚昆

  第18集团军总部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45.8——1949.10)

  抗日战争结束后,第18集团军总部仍存,为中央军委领导下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1947年3月24日,第18集团军总部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47.3—1949.10)

  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中央军委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直辖机关(1945.8——1949.10)

  总参谋部

  总参谋长:彭德怀(兼,1947.8.30调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 周恩来(1947.8.30代)

  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原任) 徐向前(1946.6增任) 聂荣臻(1949.6任)

  总政治部

  主任:刘少奇(1945.10兼)

  副主任:谭政(原任) 傅钟(1946.6任)

  总后勤部

  部长:杨立三

资料图: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资料图: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1949年: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迁入北平

  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自1948年3月离开陕甘宁边区,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于5月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同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在这里,党中央、中央军委组织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夺取全国胜利以及全国胜利后党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迁到北平工作。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于同日到达北平。在北平的党政军领导人和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共一千多人,前往西苑机场热烈欢迎。

  这一天下午,在西苑机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和庄严的检阅式。五时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政军领导人,在军乐声和欢呼声中入场,和各界人士代表和民主人士一一握手。当50门六○炮同时打出照明弹时,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乘指挥车检阅部队。受阅的野战步兵、警卫部队,坦克、榴弹炮、高射炮队、摩托化步兵等部队,列满整个机场跑道周围,显示出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力量。

  中共中央机关和军委总部迁入北平,从此,北平成为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称北京,定为国都。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5年:国防部决定调整部分总部和军兵种隶属关系

  1955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决定,原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所属之财务部、军械部直属中央军委,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财务部、总军械部;原防空司令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部;原工兵司令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

  至此,中央军委、国防部下设8大总部: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武装力量监察部;五个军种: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五个兵种: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防化学兵。

  1998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1998年4月3日,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这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军委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组建总装备部,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军委对全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于4月5日起开始办公。首任总装备部部长是曹刚川上将,政委李继耐。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典》、解放军报

上一篇:习近平接见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篇:解读军委机关调整组建:15部门为何组建有何功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