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集团首席技师陈志农
“草根”大师的“学习经”
余俊伟 本报记者 倪大伟
巨大的装焊车间内,当记者见到陈志农时,他正给几位年轻人上实装操作课。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翻得毛了边的案例手册,看得出这位主人勤奋好学。
“就算我一身都是铁,能打几根钉啊!”工作间隙,陈志农笑着说:“我总是要退的,还是要把年轻人带出来。”
“大师其实是个‘草根’!”年轻技师介绍说,38年来,陈志农荣誉满身,可绝大多数时间都铆在一线。
在设计全新的艉部安装平台时,陈志农光是学习轴舵领域理论知识就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成功解决了船舶系的拉线、镗孔和安装的技术难题,有效缩短了船舶设备的安装周期。
几年前,为了提高安装工效,他硬是啃下复杂的理论知识,加班加点试验攻关,最终探索出组合式模块的整体吊装方法,将每艘船施工周期缩短51天。
2012年3月,以陈志农名字命名的江南造船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希望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如今,工作室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青年军。
在徒弟们看来,大师的眼极“贼”,不管你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总能因材施教,而且很快就能让你捅破一层“窗户纸”。
他们告诉记者,师傅习惯培养大家用心用脑的“工匠思维”;他还善于利用动画等各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培训文档。
对大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年轻的技师们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师傅布置的‘家庭作业’。”
原来,陈志农经常让徒弟们利用业余时间手工制作一些折纸、挂饰甚至晶体管收音机,还定期组织评比。
在外人眼中毫无意义,又浪费时间精力。但在陈志农眼中,是在磨砺一种工匠精神。
陈志农总会给新人讲一个故事: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制造了5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64天只慢了5秒的纪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在陈志农看来,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更要多一分专注和坚守。
“这个时代需要工匠精神,社会也需要工匠偶像。”陈志农感到,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眼下最缺乏的是熟练的、有技术的工匠。
上一篇:中国空军某型飞机电源系统改进试车验证成功(图)
下一篇:修理工程师打磨飞机部件:g?|?[?v?k4Y?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