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三农 > 内容

互联网是柄“双刃剑” 让科学“跑”在谣?MRb?
发布时间:2017/2/2 10:06:52   作者:佚名   点击:

  呼唤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精神——

  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深聚焦·科学素养培育②)

  赵婀娜 郝伟栋 虎穆村

  ●让更多的人成为网络谣言的“绝缘体”,将谣言消灭于萌芽之中,谣言的广泛传播就会有难度。

  ●现实中,有些科学家在心态上对科学普及存在“别扭”情绪,带有长久以来的偏见与误解,因而致力于科普教育的科学家并不多。

  ●踏踏实实做科普、认认真真传播科学精神,是微时代逐渐稀少的坚守与纯粹,是在充满了噱头、标题党、博眼球的海量文章之外的一眼清泉。

  “苏打水能防癌”“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很大伤害”……近日,中国科协发布的2016年“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引发了不少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人们一方面感叹谣言的以假乱真,一方面深感无奈,身边不少朋友一不小心就成为谣言的转发者和受害者。

  相比多年前,我国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根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2%,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但这仍与西方主要创新型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在10%以上的水平有差距。2008年,美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就已经达到28%,2005年瑞典公民中这一比例已达到35%。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呼唤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精神,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

  随着2016年我国网民数量和微信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分别突破7.1亿和8.5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正以更迅疾的速度普惠更广阔的人群。

  但是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就曾直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良莠不齐,不科学不“靠谱”的“心灵鸡汤”、八卦谣言误导公众、危害社会。

  回想几年前,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不少地区曾掀起一场抢购食盐风波,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言致使香蕉价格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些现象一方面折射出网络已成谣言集散地,一方面也凸显了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灿研究员说:“科学本质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包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或者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但互联网在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的同时,却也利用了这一心理,让谣言得以快速发酵和传播。

  每每收到长辈和朋友们用微信发来的类似《注意,空腹喝牛奶等于慢性自杀!》《冬天,这些水果不能吃》之类的文章,许多科研工作者都会深感无奈,在他们看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给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的同时,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许多专家曾呼吁,在谣言已经广泛传播之后,再去纠正和挽回,效果往往不理想,补救的成本也会相当高。而如果能在谣言产生之前就提前做好相关的科学普及工作,让每一个人、每一位网民都能成为网络谣言的“绝缘体”,将谣言消灭于萌芽之中,谣言的广泛传播就会有难度。因此,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知识的普及,在互联网已经广泛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当下,至关重要。

  “互联网+科普”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

  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证明,互联网媒体发布的科学产品和内容越丰富,科学流言得以传播的机会就会越少。谣言的猖獗,恰恰是因为各种网络平台上,既有吸引力又有说服力的科普作品还远远不能满足网民对于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需要。

  去年11月,由20余位院士担任分册主编,40余位院士亲自撰稿,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学科的600余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共同参与编写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获得了2016年上海科普成果奖一等奖。

  这部由科学家群体编纂的图书最大亮点在于,改变了以往每个“为什么”只有一个答案的问答方式,将科学界的不同说法同时展现,让孩子在获得多种答案的同时,最大程度激发起他们对世界、自然的好奇和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钻研和探索的精神。例如,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个问题至少有5至6个观点,小行星撞击地球仅是其中一个观点。

  《十万个为什么》的广受好评,就体现了科技工作者在参与科普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西方已经有很多国家建立起鼓励科学家与大众双向交流的完善机制,科学家为了让社会更好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愿意主动向公众宣传,为读者写科普文章,从而形成了顶尖科学家与广大公众良好互动的文化,许多科学家也将科普工作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但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科研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基本上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科研成绩,对于科学家做科普工作没有量化评价。这就很难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中科院院士林群道出了我国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较少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林群提到,“现实中,有些科学家在心态上对科学普及存在‘别扭’情绪,带有长久以来的偏见与误解,因而致力于科普教育的科学家并不多。一些人甚至认为从事科普是不务正业,没有创新性,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

  对此,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刘小勘指出,不论是网络科学流言的治理还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仅靠科协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必须依靠科技界、网民和媒体工作者的共同参与,“互联网+科普”需要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主动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了诸多高水平的科普阵地。清华大学颜宁教授日前出任科技传播类自媒体《赛先生》主编。一段“任职宣言”就清澈犀利:“踏踏实实做科普、认认真真传播科学精神,是微时代逐渐稀少的坚守与纯粹,是在充满了噱头、标题党、博眼球的海量文章之外的一眼清泉。”

  当然,“互联网+科普”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有学者指出,相比于互联网娱乐行业,科普领域显然还有还很大的产业化前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将现有科普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能够更快地满足网民对互联网科普产品的强烈需求。

  创新方式,让科普变得不再“高冷”

  科学普及的工作,除了需要更为多元的参与主体以外,还需要努力创新方式,让高冷的科学充满趣味与温度,增强贴近性和接受度。

  几年前,有谁能想到,在开着车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就能听权威科学家讲几段妙趣横生的科普小故事?又有谁能想到,每天看几分钟漫画,就能学到日常必备的医学常识?

  不久前,一款独具特色的科普音频节目《科学队长——孩子耳边的科学家》,在手机应用“喜马拉雅”上线。这是一档由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清华大学教授鲁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3位科学家打造的音频节目,将原本深奥的科学知识趣味化,带孩子领略科学的神奇魅力,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义舟两位医生合作,在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上推出熊猫医生系列科普漫画,坚持每天一期,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和微信交流平台做全科医学公众科普,以其清新幽默的风格,成了科普公众号中的一股“清流”,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互联网时代,要让科普变得有趣。果壳网副主编吴欧就谈及,“要让科学知识以有趣的、接地气的、可传播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流行,让公众觉得科学知识不是那么高冷、遥远的东西。”多年前,林群也曾撰文指出:“一些科学家不懂得如何与公众沟通。交流传授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有意无意地只用专业、枯燥的术语与公式,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广大群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慢慢地,公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就减少了。”

  与此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对科普产品进行“私人订制”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诉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说:“科普作为公共服务,服务链要重视末端、重视细节、重视衔接、重视公众满意度,越到最后越要坚持,否则前功尽弃。要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充分分析科普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对科普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服务、精确管理。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确把握公众科普需求,为科普个性化和精准服务提供支撑。”

  云计算、大数据和个性化的分析,了解用户兴趣点,对互联网用户进行细分已经逐渐成为趋势,期待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互联网科普产品的出现,让“互联网+科普”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篇:江西省纪委书记:知道更要做到 贵在知行合N
下一篇:人民日报:期待高考改革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实现公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