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 内容

“催”的无奈与“剩”的焦虑 大学生也加入相亲大军?
发布时间:2017/2/20 23:16:28   作者:佚名   点击: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59%受访大学生表示

  不排斥相亲,30%受访者将其看作认识异性的一个渠道

  一条大学生因假期里密集“被相亲”而“逃”回校园的新闻上了热搜,让复习考研的大三女生王琳觉得不可思议。在她的周围,同学们普遍忙着实习、找工作、准备出国读书或者考研深造,“相亲”这个字眼在她们看来遥不可及。

  2月13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927位大学生用户发起调查,结果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仅有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被家人安排相亲。而赵明就在这微小的比例里。

  与“相亲”传统初过招

  1993年出生的赵明在天津一所高校读大四,家里已经帮他安排过3个相亲对象了。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并没有因为在大城市上过学、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排斥相亲。

  他说自己“挺着急的”。眼看着一起长大的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他觉得压力很大。对于网络上一条“大学女生10天相亲8次”的信息,赵明表示自己“非常能接受”。“即使每天都有相亲的安排我也可以接受,这样更好,增大了成功的几率。”赵明说,由熟人介绍的相亲对象自然比较放心。

  在赵明所在的村子中,依然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相亲模式:男方家先在村里打听谁家有条件差不多的女孩子,再托媒人去女方家说媒,如果双方家长都觉得不错,便可以带着孩子约到媒人家见面。在去媒人家之前,双方不能联系,更不能见面。这也是令赵明不太满意的地方,他觉得“至少应该允许看看照片,或者加个微信”。而母亲会更多考虑女方的家庭条件、工作。

  赵明向笔者介绍,现在农村女方嫁女儿对于房子的要求同样很高,县城里小的楼房可以,村里再大的平房都不行,曾有亲戚就因买不起房而使婚事告吹。赵明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但家中的经济条件只能买得起一套房子,所以父母希望,他或弟弟的相亲对象中,得有一位是不要求房子的。

  在赵明看来,农村的离婚率也不低。很多相亲在一起的,认为双方条件差不多、交往时间差不多,就选择了结婚,但因为缺乏对于婚姻的认识,所以还像谈恋爱一样,认为不合适了就随便离婚了。“可能这多多少少与农村这种相亲模式和过早结婚有关系。”赵明说。

  与赵明情况类似的还有马梦迪。这个在成都上学的河南姑娘在这个寒假也受到了家人的催促。

  “父母倒还好,只是七大姑八大姨、各种邻居叔叔阿姨都在催,找对象了没?咋还没结婚啊?”提到“相亲”,马梦迪有些哭笑不得。她记不得从何时起,母亲便接到不少给女儿介绍对象的请求,但她也并非有求必应,在介绍给女儿之前她都会作一番筛选,条件不合适的直接就回绝。

  家人希望能找个当地的人,这样彼此都互相熟悉,知根知底更放心。

  “我本身是不反对相亲的。”马梦迪说,因为自己还没有毕业,所以收到的相亲请求并不是最多的。与她同龄的初中同学,在临近春节的一个月里一共参加了17次相亲。“她很早就不上学了。”马梦迪解释。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3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被家人催促谈恋爱或相亲,其中27%的受访者家人经常从言语上相劝,6%的受访者家人在为其筹划相亲。

  提到自己的一次相亲经历,马梦迪坦然地说,“相亲不成还是朋友嘛。”她觉得虽然两人的关系没有进一步发展,但偶尔还是会发微信联系一下,两人的友情还在继续。再有一年多,马梦迪就要大学毕业了,尽管家里对结婚催得紧,但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再多读两年书,继续当个学生,考研才是她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

  “相亲”面前心态不同

  大四女生魏言的家里已经给她介绍过3个男生了,母亲觉得她到年龄该谈恋爱了,而她自己却一副不着急的样子。在魏言母亲的号召下,亲戚、同事和朋友一起帮女儿物色适龄的男生,碰到不错的就要来微信。

  魏言坦言不排斥这种介绍方式,她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认识异性的途径。“可以先在微信上聊着,可以认识别人,但不一定非要在一起。”魏言说。

  魏言妈妈的朋友曾给她介绍过两个男生,魏言觉得“聊得都不好,没什么共同语言”。她拒绝了男方见面的请求,渐渐地聊天对话框弹出的次数也少了。

  魏言唯一一次见过的男生是大伯介绍的,但她看来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相亲,因为在赴约之前魏言并不知情。“那天我以为就是到大伯家吃个饭,结果去了才知道大伯是为了给我介绍男生,结果和那个男生也没有什么可聊的,一顿饭下来特别尴尬。”魏言表示对于这种事先不打招呼的做法还是有点生气的,自己虽然不排斥相亲,但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谈到有关认识异性的渠道时,魏言告诉笔者,她经常会在网游里认识一些异性,但也仅仅是聊天,不会见面。她觉得现在认识异性的渠道并不少,但是很少能碰到合适的,而她自己也只是把相亲这种方式单纯地当作认识异性的一种渠道,和其他结识朋友的途径一样正常。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排斥相亲,5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不排斥相亲,而其中30%的受访者将其看作认识异性的一个渠道。

  读大三的北京姑娘王琳坦言,自己非常反感家里人介绍相亲对象。她觉得家里长辈介绍的男生“没有感觉,少了恋爱的激情”。

  王琳的姑姑曾给她介绍过一位医生,那是在全家人眼中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的青年。但是她连照片都没看。“我真的挺反感相亲这事儿的,尤其是长辈介绍的”,王琳说,“他们给我介绍相亲对象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 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要自己去寻觅,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而不是因为家长觉得两人条件差不多挺合适的。

  王琳坦承,自己还没到为了结婚而着急相亲的地步,而且她认为总会有合适的人在等着自己。“不过如果有一天,我周围的朋友都结婚了而我还没有男朋友,可能我就不是现在这样的态度了。”王琳笑着说。她表示时下自己周围的同学很少有家长给介绍相亲的,即使有想恋爱的,也是通过朋友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家长介绍的相亲对象大多比较抗拒。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学老师周军认为,很多人提到相亲就会认为是年龄比较大,比较急迫需要恋爱、结婚的时候才会选择这种开门见山的交友方式。但如果将相亲当作一种认识异性的渠道,不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而是为了扩大朋友圈,认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许会选到自己的人生伴侣,这样的想法就会健康许多。

  “一些大学生对于相亲表现出来的排斥是因为他们更希望以双方互相了解,从友谊先开始的途径开展亲密关系,所以大学生可以从社团、高校间的活动等渠道,这种基于兴趣的活动反而更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周军说。

  “催”的无奈与“剩”的焦虑

  “最近找到女朋友了吗?”“你觉得这个可不可以发展?”大三的张龙已经不记得这是母亲第几次问他这些问题了。

  进入寒假之后,母亲的发问频率更是直线上升,而他也早已练就了迅速终结话题的本领。或托词有事离开,或回自己房间看电视。

  读高中时,张龙的母亲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都会担心自家的孩子出现早恋的问题,而一上大学,这种局面立马出现转变。张龙清楚地记得,大一第一个假期回到家里,母亲就开始提示张龙,“可以找个女朋友,最好大学毕业就结婚。”

  母亲也开始留意张龙发出的每一条朋友圈。当张龙的朋友圈出现和同学一起出去聚会、玩耍的照片,母亲就会观察照片中的女同学,“这个是不是你的女朋友啊?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张龙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母亲也只能是试探性地问一两句后,就不再说什么。

  “我小姨也会给我妈出谋划策,让我妈不要要求太高,放开一点。”张龙开玩笑地说。

  在张龙母亲的观念里,儿子需要赶快成家,即使不成家,也要先有个目标,抓紧找个女朋友。她认为先成家再立业,有了家庭生活就会相对稳定一点,之后找工作的时候也会相对轻松。张龙母亲明确表示她不支持儿子相亲,主张自由恋爱。她觉得相亲不好,更像是找不到合适的才会去相亲。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教师廖正涛认为,婚恋上的焦虑自古有之,现代社会会变得强烈。物质财富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年轻人被家庭哺育的时间就会变长,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婚恋的时间也会变晚,这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但是中国处于一个转型社会,最近二三十年变化非常大,社会格局的转变速度非常快,这就导致代际差距拉大,父辈这一代和子女这一代的思想反差会很强烈,父母就会说我像你这么大孩子都多大了,而子女就会说反正我还小,就是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下,个体不愿意出窝的一种现象。而“剩男”“剩女”现象日渐强烈,不可避免地会渗入到学生群体,会对年轻男女的心态有一定影响。

  同时,周军也表示,青年时期是很特殊的阶段,人们从这个时期开始独立。摆脱与父母心理上的依赖、建立与其他人亲密的关系,是青年时期很重要的两个议题,而亲密的关系对人的一生起到很重要的支持作用。这两个很重要的议题如果可以顺利度过,对人生接下来的发展就会有较大的帮助。

  周军认为,家长给大学生安排相亲算是家长的一种焦虑感和希望孩子能够早些考虑人生大事的美好愿望,这也说明家长很重视孩子在青年阶段的这两个重要的议题。因为在传统的意识里,家长认为孩子永远长不大,不相信孩子可以独立,不相信孩子拥有主动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一些家长可以正视这些问题,可以积极地为孩子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从正面的意义来说是好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大学生受访者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宇平 天津科技大学 王莅媛 西南民族大学 张雅婕

上一篇:宁夏涉毒家庭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心理多有隐患
下一篇:武汉近百共享单车被丢弃 运营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