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从严治党逐步形成新常态,当前的干部激励机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新常态的需要,贵州省玉屏县从切实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着手,着力建设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动玉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谁推荐谁负责,防止用人不正之风
为从严规范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工作,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该县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实名推荐乡科级领导干部人选暂行办法》,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为防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武器,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制度保障,切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明确三种推荐方式。
县级干部实名推荐、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实名推荐、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实名推荐。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志;在本职岗位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一是如实填写《实名推荐乡科级领导干部人选登记表》,客观公正、审慎负责地填写推荐方向或职务、推荐理由,签署本人姓名后报送县委组织部。二是县委组织部对推荐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在严格审核、综合分析、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人选方向,供县委决策,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推荐人在推荐干部中知情而不实事求是介绍所推荐人选情况,出现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追究推荐人的责任。
今年来,该县所有单位均向组织实现实名推荐干部80余人。
围绕中心出“铁规”,防止工作不实之风
“扶贫工作做不到位就不该提拔重用!”铜仁市委常委、玉屏自治县县委书记王俊铭对干部考察工作如是说。
为进一步加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发挥各级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该县通过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干部选拔任用实行扶贫工作延伸考察到村到户实施办法》。树立重视扶贫注重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该县把干部考察工作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挂钩,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延伸考察到村到户,规定凡是县委研究提拔任用科级干部和调任重要工作岗位以及科级干部试用期转正,必须要经过扶贫工作延伸考察。
延伸考察的范围包括,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或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县直部门其他干部,乡镇(街道)包村领导或驻村干部,乡镇(街道)其他干部等,延伸考察到联系村,分别听取乡镇(街道)包村领导、联系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本人所帮扶贫困户的意见。延伸考察工作主要以谈话的方式了解考察对象参与精准扶贫和完成扶贫工作任务的情况,主要包括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是否精准、家庭成员人口数是否精准、识别中是否将“四有人员”的家庭纳入建档立卡、帮扶贫困户措施是否精准等11项重点内容。
“四位一体”机制,防止管理不严之风
该县坚持目标任务、岗位职责、正面激励保障和反向惩戒约束“四位一体”管理干部,推动了干部队伍作风大转变和能力大提升,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确立科学工作目标,激活干部岗位责任落实。
根据规划和每年的县委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为了确保全面完成,县委办和政府办根据工作目标和岗位责任进行细化分解,确保任务落实到。为保证全县重点工作的推进,专门定目标、定任务,集中力量打攻坚战、阵地战。针对全县脱贫攻坚、城镇建设、重点项目等工作需要,成立专门临时机构,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目标,倒排工期强势推动。2015年成立了“打好三大战役、突出十个重点、推进八项工程”领导小组等,通过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逐级逐层抓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印发“三定”方案方式,定单位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在机构改革过程中,由编制部门牵头厘清职能相近、工作相似单位之间的职能职责,防止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引发的推诿扯皮现象。
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干部选拔任用打破论资排辈惯例,突出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倾斜,对在紧要关头、危急时刻敢担当的干部大胆重用,对在重要岗位却工作不在状态的干部进行及时调整;注重从基层选拔任用干部,2016年换届中借政策机遇,将优秀的“四类人员”提拔进乡镇班子,20余名驻村干部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先后实施了驻村干部延伸考察办法、干部选拔任用扶贫工作延伸考察到村到户办法,实现了“干部能不能干、群众说了算”;及时落实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目前已落实260多名干部和待遇。鼓励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带薪休年假制度的落实,保证正常休假等。通过加大问责,让全县干部牢固树立起了红线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形成了有责必尽、失责必问的常态机制。研究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改非干部管理办法》,规定了改非干部的管理职责、工作纪律、作用发挥和考核评价相关事项,切实解决了从严管理干部工作中的这个“老大难”问题。
中共玉屏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吴必军
上一篇:云南凤庆:加强生态建设 提升人居环境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