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内容

经济观察:政治局集体学习金融安全,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2017/4/29 21:46:04   作者:佚名   点击: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正值当前中国金融领域掀起“监管风暴”,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引发广泛关注。为何在此时突出强调金融安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中释疑中国金融发展三大焦点。

  金融有多重要?

  从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到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来金融议题在不同场合成为中国高层关注焦点。

  决策层为何如此看重金融?习近平用十二个字作答: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

  与此同时,以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为标志,中国金融业愈发具有“国际范儿”。目前,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保费收入等金融行业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金融大国。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得益于金融支撑,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大量融资需求也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完成,因此其安全关乎中国经济稳定。

  赵锡军进一步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全球最多,这一金融资源支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货币和金融业的信心,“应该说它是国际地位、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

  风险距离多远?

  中国高层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愈加复杂,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条底线,中国守得住吗?

  习近平指出,总体看,中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从空间看,“内外共振”使风险因素有所积累。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实体经济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进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提升、表外业务日渐庞大;另一方面,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提升,金融领域容易受他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影响。

  从时间看,维护金融安全非一日之功。短期而言,房地产、流动性风险、债务问题等对中国金融领域施压;中长期而言,中国经济金融体系还将面临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性、政策制定选择等问题。

  “对任何国家来说,金融风险都是最大的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吴庆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逐渐恢复,去年下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等隐患已有所消解,但各方对防风险仍要客观看待,“既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草木皆兵。”

  监管如何完善?

  银行业违规套利屡禁不止,“野蛮”险资疯狂举牌上市公司搅动资本市场,金融领域反腐“停不下来”。一系列现象反映出,中国金融监管还有不少漏洞要补。

  对此,习近平从两方面提出要求。针对监管制度,要加强金融监管,补齐监管短板;针对监管人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

  事实上,官方近来在金融监管方面已频出“大招”。银监会、保监会等主要监管部门密集发声,直指市场乱象和监管漏洞;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

  在赵锡军看来,对于传统市场、机构、业务等风险积累,中国已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架构和方法。但随着新技术和业态迅速发展,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交叉性有所上升,因此仍要从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监管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有所加强。

  但监管也不能将金融体系“管死”。吴庆认为,监管目标应放在消除、抑制部分不创造价值、“脱实向虚”的金融业务,从而让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完)

上一篇:上海自贸区扩区两周年 四大片区“各显神通”促发展
下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测绘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