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自2017年9月1日起,贵州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如果想在部分特殊公务活动喝酒,不但要找上级单位或者领导审批,还得找纪委备案,被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全面禁酒令施行近三个月来,贵州施秉县令行禁止,如今政治生态清明,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严谨,广大干部群众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引得干部群众齐点赞。
吹走了拖沓懒散,吹来了雷厉风行。过往不管是公务接待还是下村开展群众工作大家难免会喝上两杯。“喝酒好办事”似乎成了共识,但是“喝酒误事”却很多少有人在意。“一杯下肚谈天说地,两杯下肚东倒西歪,三杯下肚呼天抢地”,时间就这样在“推杯换盏”中流逝。无可否认有的事情在酒桌上是解决了,但是大多数事情却被耽搁了,如果喝酒在中午耽误的就是一整天,也有的虽然喝酒在下班后但酒喝上了头第二天也昏头昏脑无心工作。如今禁酒令一下,大家该吃的时候吃该干的时候干,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也有利于干部在工作圈内保持健康的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作风严谨、务实、认真的良好形象,办起事来也是事半功倍。
吹走了邪气歪风,吹来了廉政清风。酒能解忧,但也会让人麻痹;酒能助兴,但也会让人堕落。纵观那么多腐败案例,有领导干部因为酒坠入腐败的,也有领导干部因为酒无法自拔的最后因为酒而后悔莫及的。全面禁酒的“醉翁之意”不在于酒类消费,而在于作风建设。公务活动中,饮酒与禁酒的背后,是风气的较量。一杯酒就是一个作风窗口,“吃喝风”“送礼风”“舌尖上的腐败”等,无不与此相关。全面禁酒令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延伸,是狠刹“四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力举。
吹走了抱怨吵闹,吹来了家庭和谐。“禁酒令”的出台,对于公职人员的家人来说是件拍手称快的好事。以前单位难免会有一些应酬,按照一般的规矩,单位之间公务招待如果不让人家喝酒,好像显得不够热情,酒的档次低了,也对人家不尊重。在这种风气下,谁不喝酒就会招来白眼,有时喝酒并不是你的本意,可是在别人的劝说下却不得不喝,个人找借口也躲不过去。喝多了伤了自己也烦恼了家人,现在不用喝了,下班可以在家踏踏实实陪伴父母妻儿,散散步,打打球既增强了体质也增进了感情,生活回归了常态,家庭也更和谐了。
吹走了恶霸戾气,吹来了干群和气。之前部分党员干部沉湎于酒桌之上丑态百出、庸俗不堪。在群众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行起事来趾高气扬,不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现在对那些“借酒壮胆,大放厥词”的人来说,禁酒既修正了自身形象也避免了“胡作非为”带来的恶果。公务活动禁止饮酒,党员干部少了酒精催化出的霸气和戾气,能沉下心来一门心思干事业,扎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更容易获得百姓的点赞和拥护。(刘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