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联建支部委员会
对接帮扶单位资助新春小学
“李书记又给我们带来项目了,小李书记又给我买水果来了、又给我们的脱毒甘薯卖完了、又把我家的水管修好了……”,一个个“又”字响亮在高山深处,让新春这个1253余人口的贫困山村充满暖意与希望,一位20出头的年轻“第一书记”正奉献着青春,以新时代的担当实现群众心中的小康梦。
新春村位于贵州省德江县堰塘乡政府南部20公里,国土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0.0亩,林地面积2139亩,辖9个村民组,共376户1253人;贫困发生率7.692%,现有贫困人口50户185人,属于二类贫困村。
党旗指引产业路,致富已经走新路
绵延的大山犹如道道屏障,贫困赶不走,小康进不来。“怎么脱贫”成了新春村人一块心病。
“李书记这么年轻,到底行不行”。刚开始,这是全村群众对李金泉的第一印象。如何获得村民认可是李金泉驻村遇到的第一个题目。
面对一个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李金泉思索着,他没有任何退缩,反而勇往无前,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关问题,耐心听取群众意见,用心用情的和大家交流,从生活上帮助大家,从创业发展上支持大家,一心想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决战贫困,最有效的手段是发展。“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按照‘党建+公司+合作社+大户+贫困户’建强战斗堡垒,才能带领群众走上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脱贫新路。”李金泉很明确这一点。
“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新春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合作社党支部,村民筹资、大户融资,建成新春村脱毒甘薯、经果林、茶叶产业等基地等,形成“党建+公司+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的合作经营新模式。
“翅膀一直都在,你只需要去展开它。很多人,只是不敢而已。”
“单拿脱毒甘薯来说,发展之初,阻碍之大,真的难以想象,大家认为:脱毒甘薯和我们本地的红薯,都是‘薯’;本地的红薯种多了,自家养的猪都不爱吃,何况现在要把土地全部种脱毒甘薯,以后挖起来,没人收购,岂不是要亏死人;群众会,院坝会,不知开了多少次,优惠政策不知讲了多少回,还是有群众不愿意,觉得没有保障。”李金泉回忆说。
开展“两走进”活动之知民意
群众会
“群众心里都有本账,不吃亏、有利益,基地才能成型,产业才能落地。”李金泉回忆道,那段时间天天跟群众一起算细账:你自己种苞谷、土豆,1亩地也就挣400多元,还没算人工;种脱毒甘薯,政府免费给大家提供幼苗,1亩脱毒甘薯保底收入2500斤,铭仁食品有限公司按1斤0.5元收购,脱毒甘薯的叶和根还可以留下喂猪喂牛……
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是脱贫的必然之路。院坝会、家庭会,大小会开了上百次,政策讲清楚了,群众弄明白了,把心放肚子里后,基地成型,产业落地。
信心引领致富路,产业铺就小康路
地还是那块地,干活的感觉却不一样了——
入股合作社,种植脱毒甘薯,销路不愁,每亩保底毛收入1250元,远远超出了种植传统包谷、土豆的收入。
大家用了心,黄土变成金。“三变”带来了如今的“十八变”!
“我种了20亩,没管理得好,每亩只能收2500斤的样子;他们整得好的,每亩可以收3000多斤哦。”村民陈军笑着说。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信,它就会爆发出乎意料的力量。”
贫困户袁仕先,65岁,和老伴靠种地为生,还要养有着癫痫病的女儿,日子艰难。年前把土地入股合作社,轻松起来的他和老伴已开始在基地挣钱了,“只要是手上活儿,我都来,下种的时候,我去帮忙放幼苗、下肥;现在开始挖甘薯了,我又可以来帮忙割甘薯藤、捡甘薯和装袋;平时也可以去其他地方干活儿,每天可以挣80元哦。”
机制顺了,路子对了,扶贫力量握指成拳,优势“兵力”劲往一处使。“今年,我们村种了150余亩的脱毒甘薯,预计收入37.5万斤18.75万元;大家把脱毒甘薯挖出来,直接装车,统一销售,统一结账。”新春村党支部书记郑勇激动的说。
“现在路也修好了,车也通了,外销问题解决了,这日子越来越好啦。”贫困户文小琴说。
外力联动生内力,找准产业生动力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弯道取直,提速转型,走上致富路还得靠产业支撑。
李金泉以“两走进”活动为载体,以“科学发展、稳步推进”为导向,深入农户走访调研,与村委干部交心谈心,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迅速在新春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发展、技术创新培训等10余个便民服务项目,将新春村推上快速建社小康村寨的幸福路上。
新春村以种植产业作为“减贫摘帽”突破口,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新春村产业发展升级版。通过发展“茶叶”“天麻”“脱毒甘薯”“肉牛养殖”以及“樱花”等产业基地,修建产业路、通村路、通组路,打通了农村经济道路“动脉”和“神经末梢”,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出不去、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形成如今“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致富交通网络。
新春村紧扣全乡产业发展规划,配合露青村,发展天麻1500余亩;牵手清水塘村,发展茶叶基地2000余亩;同时,着眼长远的“临空经济”,发展樱花200亩,走自己的特色致富路,为露青片区打造农旅一体化的纯自然生态园打下基础。驻村第一书记李金泉还以教育培训为抓手,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团县委协调县农业局到村办“农民夜校”,对群众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出致富能手,以达到“用点带面”集体发展的良好局面。
抓住特色、转活土地、壮大产业、做好品牌……新春村在党旗的引领下,在驻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支两委和全村群众的努力下,已呈现出产业发展快速升级、乡村社会安定和谐、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良好脱贫攻坚局面。
岁月无痕,人心有称;朝朝暮暮,风雨砺行。李金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戴,他正在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以新时代精神奋勇地实现群众心中的小康梦。(钱超)
上一篇:扎兰屯市三品Nh?N?vS?N¨c?NO?Q\u§NáT×S R?Pw
下一篇:新疆沙雅:发放“扶贫羊”助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