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尘飞扬,箭在弦,弹上膛。
华山猛虎啸昆仑……虎旅在,看天下谁是英雄!
虎啸昆仑山
战火,远比报告震撼
宛如一座座黄褐色的雕塑,旅长金洪和政委朱焱带领十几名参谋人员,端坐在作战会议室的大屏幕前,观看遥远的战场,一个个两眼通红,又是一夜未眠。
近30年的军旅生涯,金洪和朱焱已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时光是在训练场和演习场度过的了。他们曾带领部队出色完成我军首次跨区机动对抗演习、与沈阳军区某王牌师实兵对抗等重大军事活动,所带部队军事过硬,名扬全军,被誉为“华山脚下一猛虎”。然而尽管如此,当他们受命远程机动至海拔4500多米的昆仑山腹地参加高原使命课题训练及实兵对抗演习时,他们仍然感到某种力不从心。毕竟,对“猛虎旅”来说,“整建制高海拔驻训、全要素实战化演习”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于是,金洪和朱焱带领部属一起艰辛地备战着……
备 战
高寒缺氧、强紫外线、极端天气……对任何人来说,高原都不是个生存的好地方。可“猛虎旅”的官兵们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昆仑驻训了整整4个月。
上高原第3天,人高马大的装步二连连长周立群,就因为高原反应住进了医院;上高原第5天,体格健壮的坦克二营教导员杨晓光,也因为高原反应强烈被送下山……这两件事给了“猛虎旅”官兵一个“下马威”,也给“猛虎旅”领导上了沉重的一课:高原训练风险很大,只有适应高原才能征服高原!
征服高原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自信。“猛虎旅”的经历似乎很能印证这一点。海拔4300多米的西大滩,“昆仑杯”篮球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官兵参与其中;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官兵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下,旅里组织“赞昆仑、话使命、扬虎威”主题演讲,官兵们高喊:海拔高斗志更高,氧气少精神不少……
看似平常的几项小活动,让官兵迈过了“心理畏难关”和“人体机能关”。战士们感慨道:“去了一趟玉珠峰,感觉自己一下子适应高原了!”
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出国留过学、担任过两个团三个旅的军事主官金洪,称得上是一名训练专家。对待打仗这事儿,他深信一句兵法:未战庙算胜,得胜多;未战庙算不胜,得胜少。基于此,金洪十分重视部队的战术训练。他特意安排自己的得力助手、副旅长罗杰全权负责旅里的战术训练。
罗杰在昆仑山腹地某陌生地域选择了一块与作战地域相似的地形,按照作战编组和实战要求反复推演战法打法,研究如何摆兵布阵。他每天天不亮就带领官兵进山训练,每日往返近百公里高原山路。两个多月下来,罗杰的胡子和鬓角白了一圈,额头上的皱纹多了好几道,不少战士的脸颊被紫外线灼伤,嘴唇裂开一道道血口子……
欣慰的是,付出换来了满意的回报:战斗中,什么时间以什么队形到达什么位置做什么动作,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应对,官兵心里都一清二楚。就连某型坦克和某型步战车每分钟的速度差,他们也精确到20米以内。
那天上午,旅作战值班室的电话铃声尖啸着响起,集团军首长指示,一个多月前刚刚列装的某新型迫榴炮参加10月份演习,实现新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当年参加演习”。
消息传出,一片哗然——按常理,新型主战装备列装部队,一般要两到三年才能形成战斗力。可这次从接装到参加演习,满打满算才5个月时间,更何况是在高海拔地区参加演习。
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开得精、联得上、打得准”?党委议训会上,政委朱焱目光盯着落在墙上的演习“倒计时”牌上,坚毅地说:“常胜之师须有‘超常之道’,非常情况就要采取超常措施!”
随即,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装备攻坚战迅速打响。
和往常一样,那天中午,三连长张文博正在组织实车驾驶训练,一辆战车的发动机突然熄火,还伴随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凭直觉,张文博知道,“拉缸”了。
出了装备事故,旅里会不会处理当事人呢?议训会上,旅长金洪发话了:“新装备首次上高原,在高寒缺氧条件下既是尝试也是摸索。大家不要有任何负担,只要按规定操作、按要求训练,出了问题有我们党委担着。”
金洪的这番话,官兵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他一贯秉持的观点——任何时候,党委都要做官兵的坚强靠山,只有让大家平时放开手脚训练,战时才能生龙活虎打仗。
那件事以后,官兵们钻研新装备的热情更高了。同时,采取增加装备保养频率和“先模拟后实车”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了消耗,提高了装备使用效率。
8月16日,新型迫榴炮列装“百天”的日子。一大早,旅长金洪的电话打了过来:“明天进行战斗射击!”
装步一营营长李育岗闻言一惊:按计划,明天才是教练射击。他试着提醒旅长:“直接进行战斗射击,风险太大。”
电话那头传来坚定的声音:“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难道还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训吗?和平年代不冒风险,打起仗来就要吃大亏。”金洪敢于亮剑的精神,令人可敬。次日的实弹射击,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却将新装备训练向前推了一大步。
不知不觉间,军区验收考核悄然而至。首先考核某新型迫榴炮实弹射击。
这时,旅长金洪突然起身胸有成竹地向首长报告:“我们有4个连队,按岗位编制有32个驾驶员、24个炮长、24个瞄准手,首长可以随机抽点。”
首长笑了:“你这么有把握?把名单拿来。”这一刻,考核组对金洪刮目相看。
老天似乎在跟“猛虎旅”开玩笑——抽考38个人,23个是义务兵。这回真轮到领导担心了。有人说,老金,实弹射击有风险,为确保万一,个别人可以换一下。
“不能换!”金洪言辞诚恳,“只要换一个人,这支部队的作风就垮了!”
大风起,尘飞扬,箭在弦,弹上膛。“向目标区域发起冲击!”金洪一声令下,10多辆迫榴炮扬尘而出。几分钟后,一枚枚乳白色的炮弹,从滚滚尘烟中冲天而起,数秒后,精准命中目标。首长脸上的凝重舒展了,考核组带头鼓起掌来,既为“猛虎旅”官兵过硬的技能,也为旅领导的务实和魄力。
考核验收结束,演习在即。政委朱焱认为,大战在即,把官兵的压力放松到最低限度,比临阵磨枪更重要。那天上午,高原飞雪,冰峰似剑,旅里创排的“我们就要上战场”专题演出如期进行。为了不影响演出效果,演出队的男兵和女兵身着单薄的演出服,在寒风刺骨的高原上,为即将参战的勇士们献歌献舞,感染了无数官兵。
那一刻,朱焱也被感动了。他趁热打铁:“同志们,我们即将进行的,是一场极为艰苦的战斗……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雄浑的口号响彻云霄,似乎在向未曾谋面的蓝军传达一个信号:尽管放马过来,这一仗,我们赢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