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报道 > 内容

印度LCA战机30多年困难重重 或助研隐身中型战机
发布时间:2015/12/20 23:49:06   作者:佚名   点击: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近日报道称,对于政府再采购百架“光辉”轻型战斗机(LCA)的建议,印度空军壮起胆来抵制。空军指挥官们强调,LCA的研制充满了失败。此外,目前这种设计的维护成本高昂,空中作业差劲。

  平心而论, LCA战斗机的性能不错,如果能在10年前解决所有技术问题,估计现在不仅大量装备本国空军,还有可能已经翱翔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天空。只可惜反复的难产让它错过了本应属于它的最好时代,成为连本国空军都不待见的“失意”战机。

  自主国防的希望之“鹰”

  印度是南亚地区工业体系相对完整的国家,也是亚洲地区最早发展航空工业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印度引进英国技术,自行生产了“蚊蚋”式喷气战斗机,成为印度现代航空工业的开山之作。不过,因为技术储备有限,人才匮乏,工业能力水平整体不高,印度的航空工业进展缓慢,长期处于依靠外部援助缓慢发展的局面,外购战机也成为印度强军的主要方法。引进的装备尽管性能优秀,但在印巴战争时期的战损补充和维修保障却让印度苦不堪言,发展自主国防工业成为印度政府的国策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出于对抗驻阿富汗苏联空军的需要,印度主要的战略对手巴基斯坦从美国接收了F-16战斗机。该型战机性能全面超越了印度空军装备的所有机型。印度很受刺激,下定决心要研制一款全面超越F-16的战斗机,并能批量接替米格-21战斗机的新型战机。印度空军计划到2000年前,为10个飞行中队换装该型战机,总装备数量约为230架,可谓信心满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架承载了印度自主国防梦想的“战鹰”却命途多舛,一波三折,进度严重拖延。

  1980年,印度公开了LCA战斗机项目;1983年,研制工作开始启动;1984年,成立航空发展局,专门负责LCA的研发;1990年,完成战机的整体设计;1995年,制造出第一架技术验证机;2001年,第一架验证机进行首飞;2003年,第一架原型机出厂;2007年,开始小批量生产;2008年,生产型首飞……直到2014年,这架拖拖拉拉研制30多年的战机才进入印度空军正式服役,随即暴露出不少质量问题,受到很多来自军方的质疑和批评。从LCA战斗机的发展历程看,印度自主国防的梦想尽管没有完全破灭,但显然不够圆满。

  性能较优的矫健之“鹰”

  LCA是轻型制空型战斗机,整体性能基本达到了世界三代战机的水准,能够满足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空中防御要求。

  该机的整体设计较好,机长13.2米,翼展8.2米,高4.4米,展弦比1.8,机翼面积37.5米,最大平飞速度24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将近16000米,最大航程将近3000公里,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该机采用大三角翼无尾翼和双侧肋下进气的气动布局,限制过载+9/-3.5G,近距离缠斗性能突出,并且可以短距起降,可以全天候作战。

  该机大规模使用复合材料。除机体主要承重部件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材料外,其机翼、机身蒙皮、进气口以及升降副翼、方向舵、减速板等主要采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构件总重超过LCA总重的40%,这一比例比美国F-22隐身战斗机还要高出很多。复合材料的大规模运用,使该机装配紧固件减少一半,并减少了2000多个机身装配孔洞。显著降低了飞机制造的工作量,减轻了机身重量,也使该机的雷达反射面积明显降低。

  尽管体态轻盈,但LCA战斗机的武器系统比较强大,装备了一门23mm双管机炮,设置了7个武器挂架。其中机腹下1个,两侧机翼下面各有3个,可以挂载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航空炸弹,以及无控火箭弹等多种武器,外挂总重量超过4吨。印度还计划在该机左侧进气道下方增设瞄准吊舱的挂架,以进一步增强其精确打击能力。此外,该机装备的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赋予该机超视距空战的能力,这在世界轻型战斗机中属于先进水平。

  暗藏危机的问题之“鹰”

  在LCA战斗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解决以下四个问题,该机要想成为印军大量装备的主力战机恐怕并不乐观。

  一是国产发动机的研制问题。印度为LCA战斗机专门研发了“卡佛里”喷气式发动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研制了20多年,该型发动机的性能却难以达到美制发动机的水平,并且其可靠性比较低,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有一定距离。如果国产发动机的研制改进和生产跟不上进度,LCA战斗机的批量服役将面临“心脏病”的问题。

  二是战机的规模生产和质量控制问题。印度国防工业的效率偏低,管理也相对较乱,这从前段时间媒体公布的LCA战斗机作坊式的生产车间就可见一般。如果该机的生产速度提升不上来,将来印度空军将面临老机大量退役,新机却难以接班的尴尬局面。此外,印度航空工业的生产工艺不够精细, LCA战斗机的质量不太让军方放心。印度审计署近日宣布该机存在53处缺陷,让世界为之愕然。

  三是价格控制问题。印度国产武器装备的价格控制大多一路蹿升,LCA战斗机也不例外,其研制费用最初计划仅为1.2亿美元,由于工期拖延以及不断面临新的技术问题,研制费用已经飙升到11.5亿美元。而这些费用,将会被未来批量服役的LCA战斗机均摊,使该机成为一款性能谈不上特别顶尖,但价格却比国外同类战机低不了多少的低性价比战机。

  四是性能升级问题。LCA战斗机的舰载型已经进行滑跑试验,未来将取代“鹞”式战斗机成为印度航母的主力舰载机之一。但客观而言,该型机后续的发展潜力有限,主要是因为LCA战斗机属于轻型战机,机体狭小,留给后续改装的空间有限。同时,该机在设计之初并未系统考虑隐身设计问题,与世界四代机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也都为LCA的发展埋下阴影。

  五是提升国产率的问题。印度研制该型战机初期曾设定了五项需要突破的关键性技术:复合材料、玻璃座舱、电传操控系统、多功能机载雷达和先进涡喷发动机。除了复合材料和玻璃化座舱已被印度攻克外,其余三项超出了印度工业能力范围。目前,该机的国产化率仅能达到60%左右。这显然没有达到印度预期,战时依然面临被技术来源国“卡脖子”的隐患。

  当然,我们除了分析印度政府、印度军方以及印度工业部门在推进该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外,也应该肯定他们取得的成就。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该型战机长达30多年的研制,印度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技术队伍,这对印度推进新的隐身MCA中型战斗机项目很有意义。(作者刘征鲁 单位:国防大学)

上一篇:精准识别 精准施策 精准脱贫
下一篇:港媒:东风26号称“关岛杀手” 威胁美增兵东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