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3比2战胜纳达尔,获第18个大满贯冠军
经典费纳决 今后难再现
男子网坛,费德勒就是传奇的代名词。昨晚的2017年澳网男单决赛中,费德勒3比2战胜纳达尔,时隔10年再度在大满贯中战胜对手。这是费德勒的第18个大满贯冠军,他拉开追赶者距离的同时,也把历史门槛再度抬高,如今的瑞士人已无限接近“史上最伟大球员”。
可歌
1665天后费德勒再夺冠
费德勒VS纳达尔,这样的阵容是公开赛时代大满贯男单决赛第5次在两名30+球员之间进行。上一次是2002年美网,17号种子桑普拉斯战胜6号种子阿加西夺冠。
本届澳网,费德勒同样位列17号种子。如同是在向偶像致敬,费德勒最终成为第2位在大满贯中夺冠的17号种子。
首盘比赛,费德勒凭借惟一一次破发6比4取胜,但纳达尔随即以6比3追平。第3盘,费德勒6比1横扫,但纳达尔再次以6比3将比分扳平。
决胜盘中,费德勒打出了堪称职业生涯最出色的一盘比赛,他在2比3落后并连续3局错失破发点的情况下连追4局,6比3大逆转纳达尔。
赛后,费德勒从网坛名宿罗德·拉维尔手中接过了诺曼·布鲁克林杯,这是他时隔1665天后再度问鼎大满贯。此外,这是费德勒的第18个大满贯,35岁174天也让他成为继1972年罗斯维尔(37岁)以来,最年长的大满贯冠军。
这场焦点战吸引了三万余名球迷来到墨尔本网球公园,但只有15000人有机会走进罗德·拉维尔球场,其他球迷可在玛格丽特·考特球场通过大屏幕看直播。颁奖仪式之后,费德勒带着奖杯去了玛格丽特·考特球场,与球迷分享经典一刻。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费德勒表示会好好庆祝,“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今晚我们会像摇滚明星一样庆祝。我认识的人多,可以开个PARTY!”
可泣
奶牛愿与纳达尔分享冠军
去年10月,纳达尔的网校开业,把费德勒请去当嘉宾。据费德勒回忆,两人当时打趣一个腿部有伤,一个腕部有伤,以后也就只能打打表演赛了。“几个月前,我们俩都没想到自己能打进澳网决赛。”费德勒赛前有想过,即便是输掉比赛,他也会很开心,毕竟是快36岁的人了。
本届澳网前,没多少人能想到最终是17号种子和9号种子会师决赛。要知道,费德勒上一次赢得大满贯关键还是2012年温网,纳达尔上一次赢得大满贯还是2014年法网。
半决赛双双打满5盘晋级决赛后,谁都不想轻易错失这难得的机会。“如果我能赢下这场比赛,接下来5个月不能走路都值得。”费德勒很重视这场与纳达尔的比赛,此前他完整地看完了纳达尔与迪米特洛夫的半决赛。要知道,费德勒上一次在大满贯中战胜纳达尔,已经是10年前的温网决赛了。
决胜盘3比1领先被逆转,错失双圈全满贯的纳达尔显得相当沮丧,“这是场伟大的比赛,也许罗杰比我更配这个冠军一点。”30岁的纳达尔头发渐稀,职业生涯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尽管是一生死敌,但费德勒赛后首先感谢了纳达尔,“网球是一项艰苦的运动,从来没有平局。但如果真的有,我愿意在今晚接受这样的结局,和拉法(纳达尔)分享这个冠军。”对两名年过三十,且从伤病中重回赛场的老将来说,这样的大场面或再难重现。
赛后发布会上,奶牛再次谈到了纳达尔,“他让我变成更好的球员,我很久没有在大满贯决赛战胜他了。这场胜利的意义和2009年法网类似,我尝试了很多次,终于成功了。”
可爱
女儿提议把奖杯拿来喝汤
前几天,罗迪克在墨尔本谈到这场决赛时说:“如果从历史大局看,一个是14个大满贯,一个是17个大满贯,纳达尔赢的话,那就是15比17,而接下来就是法网……这场比赛很可能是澳网历史上,也是整个大满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现在,费德勒以战胜纳达尔夺得自己第18个大满贯的壮举宣告:最伟大失去了悬念。目前,费德勒大满贯数领先纳达尔4个,领先德约科维奇6个。即便费德勒余下职业生涯再无大满贯进账,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想要追上的几率也不太大。
从第1个到第18个,费德勒用了15年时间。如今,费德勒已经36岁了,连续两场5盘大战对他来说已是极度考验。决胜盘第3局,费德勒罕见地申请了医疗暂停,按摩他的右大腿。
时隔5年再度拿到大满贯,对费德勒来说卸下了心理重压,余下时日不长的职业生涯也会过得更轻松一些。“希望自己明年还能回到墨尔本,如果不能回归的话,那么这场胜利将会十分特殊。”颁奖仪式上,费德勒的这番话颇有一些深意,谁也不能保证来年快37岁的瑞士人是否还能重返墨尔本。
颁奖仪式后,费德勒捧着奖杯走进球员通道,与在那里等待的妻子米尔卡相拥激吻。今年澳网,费德勒把4个孩子都带到了墨尔本。前几天接受采访时,费德勒称两个女儿都要求他多赢几场,因为墨尔本很好玩。昨晚当他把冠军奖杯带回到更衣室时,女儿说:“爸爸,你可以用这个杯子来喝汤,足够大。”对职业生涯渐趋尾声的费德勒来说,家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费18
澳网 2004 2006 2007 2010 2017
法网 2009
温网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9 2012
美网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专题撰文/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