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校园 静待花开(亚运漫笔)
发掘项目兴趣点、制定课程标准、搭建不同年龄段的联赛、打通升学渠道,最终让校园成为涵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蓄水池”
中国女垒在雅加达亚运会已经取得了两连胜。随着棒垒球重回奥运大家庭,中国棒垒球得到了更多关注。此前,这两个项目主要依赖于专业体系下的人才培养,一度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离开奥运的日子,反而让棒垒球在生存压力下主动求变,如今,一批从校园中成长起来的球员成为亮点。
离开奥运会的10年,棒垒球运动遭遇了人才流失,国家队的集训时间缩短,各地投入减少,联赛规模缩水,项目发展遭遇困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暂别奥运会实际上也给了棒垒球开拓发展空间的动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棒垒球协会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校园,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推广软式垒球,为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软式垒球规则与棒垒球类似,且装备安全、节奏更快、难度更低、趣味性强,利用半个篮球场就可以展开比赛,易于在校园中开展。同时,学习棒垒球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强调队员之间的配合,体现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的意识,从而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体育课。随着课程标准的完善、全国青少年比赛的搭建,棒垒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优秀的青少年选手涌现出来,成为国家队重要的人才储备。
正是有了这10年的耕耘,当棒垒球重回奥运大家庭,校园成为发掘人才的沃土。出征雅加达亚运会的中国女垒队中就有两名球员从校园接触软式垒球起步,产生兴趣并走上专业之路。18岁的任敏就是完全从校园中成长起来,顺畅的升学渠道让她不需要在打球和学习中做出单项选择。
虽然这一批学生球员还年轻,现在还不足以成为国家队的主力支撑,但他们的存在以及成为国家队球员的成长模式,都将为中国棒垒球夯实基础、提升竞技成绩带来改变。
在竞技低潮,棒垒球将目光转向校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对所有项目都是一种启迪。发掘项目兴趣点、制定课程标准、搭建不同年龄段的联赛、打通升学渠道,最终让校园成为涵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蓄水池”。
李 硕
上一篇:亚运知多少:浮沉四十载,中国男篮欲重夺亚洲霸主
下一篇:亚运会,带动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