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评论 > 内容

人类生存的第N?? } ???葙????筎塼?著????????
发布时间:2020/2/19 14:39:09   作者:蔡N?yWS   点击:

前段时间我的《西方文明的历程》《简介》《作者简介》,一书终于在美国出版,此后国内也许就不会《西方文明的历程》《简介》《作者简介》的纸质书了,因为境外书籍不允许在国内流通,具体我就不再说下去了,原因大家应该清楚。不过由于工作上的失误,校对时有多出一些多余书稿,内容与即将正式出版的书籍一模一样,只是没有封面,书号,价格等,纯属内部交流专用,有意向的朋友可以与本人交流这部分书稿,也是对大家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的回报,对一直希望得到纸质书朋友的回馈,由于数量有限,也就几十本,交流完为止,希望需要的朋友踊跃交流,错过这村,也许也就永远没有那店了。这里解释一下,多出几十本书的原因来自于打印合同上的失误,由于是美国出版社与国内印刷厂签约,跨国、跨洋正式文件传输很不方便,合同签下去就很难更改,所以只能以内部交流方式处理,所以也同样需要预定,想交流本书的朋友可以私下与我微信联系,了解详情。

本文背景

本篇文章是《西方文明的历程》《简介》《作者简介》这本书第一部的第三章《基督教以爱为核心的信仰体系》的第六节《兄弟之爱》,第三章是本书最重要一章,通过前两个章节的正反二个方面的反复论证后,我得出结论,只有信仰,只有对永生永恒世界的追求才可以克服人类的贪婪堕落,才能使道德获得提升,这一章主要是讨论基督教如何通过信仰提升道德的,而兄弟之爱可以说是本书最重要的一节,也可以说是作者创作本书的主题,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意义,兄弟之爱,平等,自由这人类三大感情中的第一感情。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兄弟之爱,洋溢着美酒花香,纵情高歌的兄弟之爱,虽然也许人生只有一次偶然的相聚,但可以回味一辈子,这就是兄弟之爱。我翻遍了所有的哲学书,几乎没有一个哲学家提到兄弟之爱,同时在一些基督教的牧师学者的著作中,也多是一些空泛的说教,鲜有能够深入讨论兄弟之爱的,也许话题太庞大,太深刻了,很难找到切入点。这同样也是本章节的难点之所在,如何从理性的角度阐述基督教,阐述兄弟之爱,我做了一些尝试,但是依然感到单调枯燥,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所以很难拿出来单独的一节推荐,今天这篇应该可以说是本章最好理解的一节了,但写作时我依然感到无从下手,只能尽量以散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来描述那种感觉,那种兄弟之爱的感觉,那种支撑人类生存下去的第一要素,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西方文明的历程》《简介》《作者简介》整套书,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最伟大的感情,人类存在的意义——兄弟之爱

在这个物欲横飞、纸醉金迷的年代,生活中却处处可以能看到爱这个字,我们似乎沉浸在爱的海洋中,男女的情爱、性爱、父母宠爱、疼爱、朋友的关爱、友爱等等。但是社会上更多的是博取眼泪的廉价的爱,欺名盗世的伪善的爱,大秀恩爱的虚假的爱,各种义卖义演上庸俗的爱,任何事都希望与爱沾边,似乎沾上爱就显得无比的神圣、圣洁。但如果问说爱是什么,大多数人一时都哑口无语,不只是我们无法回答,即使是百科全书或者所谓的专家学者一样无法回答,至于爱是化学物质这样庸俗不堪的答案,任何有头脑的人都不可能去接受,从来没有人尝试向人类注射可以产生爱的化学物质使社会更加美好,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物质,爱不可能是一种物质。

爱是造物主赐予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我认为是人类的第一情感,最伟大的情感。我们无法解释什么是爱,但我们可以随时感受到爱,爱是全身流淌的暖流,是心底涌起的温暖,爱是暖洋洋的感动,是甜蜜蜜的幸福,爱是荒漠的甘泉,是冰天雪地的炉火,爱是春风中的欣喜,是黑夜踟行远处的一点灯光,爱是人生的意义,是生活的希望,爱是生命的根本,是岁月的基石,爱是失意中的火种,是绝望中的力量,我们无法捕捉爱这种物质,但是我们却可以时时感受到爱的力量。基督教也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爱是一种无以名状的存在,爱是与圣灵相关的,是神圣的、超越的,它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也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爱不是我们认知可以表达的,我们常人的认知方式是肉体的,在基督徒看来爱是圣灵充满心灵的一种体验,是属灵的,为了认识爱必须与圣灵交流,若没有圣灵根本就无法真正理解爱。《新约》注释者基督教思想家詹姆斯•丹尼(James Denney)就指出:“给爱下定义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特别是把基督那种超越知识的爱局限在人类的概念中的时候。”

点扫按加作者微信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是基督教著名的二条有关爱的圣训,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基督教思想家都强调对上帝的爱,因为上帝是‘爱’这种情感的源泉,也唯有基督教的上帝如此强调‘爱’就是人生,人生就是‘爱’,又通过圣经为我们指明什么是爱的人生。奥古斯丁说,“爱,要注意的是你爱什么,对上帝之爱和对邻人之爱被称为博爱,对世界之爱和对现世事物之爱就称为贪爱。”由于人的罪性,人性的贪婪堕落,如果没有对上帝的爱,如果没有对圣经的信仰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爱,怎么保证我们不能掉入滥爱、泛爱、性爱的陷阱中。也只有对上帝的爱才可能使圣灵充满我们心间,仁慈充盈我们内心,除了对上帝的爱又有什么可以保证‘爱’这一无法捕捉的,无以名状的存在能长驻我们心中,又怎么理解人生的美妙,世界的真谛。路德进一步认为不能随便地关爱别人,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作为上帝的媒介、中介,能接受上帝对人类的爱并把上帝的爱传递给周围的人,而且路德认为只能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对上帝无坚不摧的信仰才能获得这种上帝对人类的爱。他说,“按照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被放到上帝和他的序人之间,如同从天上接受并再一次向下分配的一种中介一样,或是像一个容器或试管,通过这种启示,神圣祝福的溪流一定四处流溢,对任何人都不会中断。”①路德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要关爱别人,那么首先你要坚定地信仰上帝,你只有从上帝那里才能得到对别人的爱,否则你的爱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爱来自于上帝是许多基督教思想家极力想证明的事,因为社会上太多泛滥的爱,在当今这个社会就更为明显了,诸如同性恋、乱伦、畸恋等等太多不堪入目的爱情,如果没有对上帝的爱,对圣经的爱很难保证我们的爱是正当的,圣洁的。

这种来自信仰,圣灵,来自灵魂深处的‘爱’并不是世俗哲学可以理解的,当然他们也不愿去理解,于是这就造成世俗哲学对‘爱’,对人类这个第一情感,最重要情感的忽视与冷漠。从英国的经验哲学开始无数的哲学家可以研究一切经验、现象却无人研究爱这种情感,也许与耶稣、基督教思想家,传教士这些属灵的人相比他们只是世俗哲学家而已,根本就无法理解人生的真谛,正如基督教思想家所说的,世俗哲学家用肉体的方式认识世界,而不是属灵的,所以看不到爱。而且自从有哲学家以来整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反基督的,世界是一个逐步世俗化的过程,所以也就造成了世俗哲学从来没有关注‘爱’这个主题,从来没有关注人类这个第一情感,最伟大的情感。

‘爱’是造物主给予人类最珍贵的情感,若没有‘爱’生活不知还有什么意义,到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社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追名逐利,争权夺利的生活有必要继续下去吗?没有了爱,没有了亲情、友情、爱情,生又何恋,人生又有什么值得牵挂的,这就是所谓的心如死灰,也是人类自杀,放弃生命的根本原因。爱是摆脱叔本华所描述的这个痛苦、苦难人生的唯一办法,只有爱才能使我们这个人生有坚持下去的理由,人类在爱的海洋中暂时忘记了痛苦、烦扰,缓解了忧伤、哀愁,淡忘了屈辱、委屈,我们得到片刻的宁静、幸福,回到鲜花满园的伊甸园,回到了永恒的境界。人类为爱而来也应为爱而死,这是基督教的基本观点,也是应是人类的基本观点,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与目的,离开爱我们将一无所有。在这个科技无比发达,物质极度丰富,心灵却愈发痛苦、空虚的年代里,心理学应运而生,到处是心理健康咨询、诊疗,我个人认为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天马行空的成分更多些,他们所采用的催眠、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这些方式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人生无穷无尽的痛苦、烦扰,而真正保证心理健康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信仰,去爱,只有信仰、爱才能让我们的灵魂充实甜美,才能使我们的心理健康,人生也才能快乐幸福。.

欢迎国内的朋友众筹交流本书,关于《西方文明的历程》一书国内交流的公告

使徒约翰说,“4:7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4:8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上帝就是爱,只有爱你才能认识上帝,爱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在许多宗教、世俗学说中都有提及,但是没有一个宗教或者世俗学说如同基督教一般将爱置于这样崇高的地位。儒家虽然也谈“仁爱”,但是儒家学说强调的是等级制序,儒家的仁爱是“贵贱有等、亲疏有别”,他们认为的仁爱是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制的手段,使社会的等级差别在仁爱之下得以维系,因此尊卑贵贱、亲疏远近,人与人之间泾渭分明,不可能是平等的兄弟之爱。与基督教兄弟之爱相类似的是墨家的对所有人的兼爱,可儒家明确认为这种兼爱无君无父是为禽兽。伊斯兰教中自然也有关爱的内容,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建立政教合一的世俗政权,他们甚至明白无误地要求憎恨异教徒,对异教徒可以采用欺骗等任何手段。佛教自然也有慈爱的教导,但是它的僧侣主要还是关心自己如何成佛,慈爱从来不是佛教强调的重点。古希腊哲学家也经常谈到爱的重要性,但是古希腊人与所有世俗社会中人一样只将人生的目标定位于现世的幸福,现世幸福的谋划与经营是生活的全部,古希腊人的爱是智慧、公正,节制等诸美德之爱,是从外在的功利来谈论爱。只有基督教将‘爱’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将‘爱’视为上帝,甚至直接表明‘爱’就是上帝,将‘爱’作为赎罪的手段寻求现实生活的安宁,将‘爱’视为进入天堂的唯一路径用于获得永生、永恒。这种对爱的感情,对人生的理解是极其深沉,有如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在慈爱中母亲是幸福甜美的,又有如父亲对子女的关爱,“父爱如山”,沉浸在父爱中的父亲同样是幸福的,而沉浸在爱情甜蜜中的男女可以忘记生活中所有的烦恼。而对上帝的爱,基督教的爱比这些世俗的爱更深沉、伟大,更永恒、深刻,更是一种圆满、幸福的境界,基督教认为这才是生活的本质,生命的真谛。有人认为宗教大融合将是人类未来的趋势,我个人认为由于经书的侧重点不同,各种宗教很难融合只能互相补充,但是无论融合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其他宗教都应从基督教吸取对‘爱’的关注,对‘爱’的关注不应只是基督教的,而应是全人类的,而且也只有在爱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宗教的大融合。

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会发现爱其实就是牺牲,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让他们牺牲享乐、物欲、荣誉,情人为了爱情可以牺牲生命、地位、财富,为了爱我们可以放弃权力、虚荣、繁华,归隐于平淡如水的生活。对于将爱置于最高地位的基督徒而言,爱更是一种牺牲,一种牺牲之后的宁静与圆满,而且这些牺牲是实现基督徒的终极目标——死后进入天堂,获得永生、永恒所必须的。虽然基督教也有现世幸福的承诺,但这种承诺是对信仰与道德实践的物质回报,并不是人生终极的目标,而为了实现终极目标,就必须以牺牲现世的享乐为代价。耶稣说,10:29“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10:30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10:31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而所有牺牲中最大的就是耶稣为人类走向十字架牺牲自己,这也是目前为止人类最大的一种爱也是无数人效仿的榜样,于是为了追求这种最大的爱,无数基督徒无所畏惧地走上十字架、火刑柱、断头台。

欢迎国内的朋友众筹交流本书,关于《西方文明的历程》一书国内交流的公告

基督教将爱与牺牲各种物质利益,感官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们发现爱与人类利他,自我牺牲,服务社会等传统美德可以无缝结合。我们所有的牺牲就是为了心中的爱,为了充盈心间的暖流,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为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于是我们牺牲自己的利益,奉行利他,服务社会等美德,这些根本就无需哲学上枯燥繁琐的思辨论证,也许生活原本就这样简单只是庸人自扰之。于是人类所有的哲学大厦在基督教面前轰然倒塌,那些所谓的哲学家根本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所谓哲学家的所作所为就是把原本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混乱。论述至此,对于困扰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哲学家的‘人类的自私与利他,自我牺牲,服务社会等人类的传统美德之间的矛盾’已经迎刃而解,基督教道德可以通过圣经以无可辩驳的诫命很轻松地给予解决。耶稣通过圣经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使徒圣约翰也说,“神就是爱”(约一4:7)。圣保罗也说,爱就是基督的律法(罗13:10),是神的“最妙的道”(林前12:31)。他指出,在基督教义的三大纲领中,爱是最大的:“如今长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从来没有哪一个宗教象基督教一样将爱提升到如此之高的地位,只能通过爱才能救赎,才能见到上帝,这样简单的论述就将利己与利他、公共利益、服务社会牢牢的绑定在一起,通过爱实现人生的最伟大超越。

关于爱就是牺牲这点,在有关爱的圣训中耶稣给予了直截了当、不加修饰的答案“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我们论述过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观察得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是爱自己的,我们所思、所说、所感、所作的一切事情都十分自然地倾向于为了自己,而现在必须同样将关怀给予我们的兄弟,这样就意味着根本性的转变,接受他人的立场,牺牲自己的利益,把我们认为属于自己的给予他人,对待他人就像对待我们自己一样,准备毫无保留地帮助自己的兄弟。而所有这些即是为自己但又不是为自己,即是为他人也不是为他人,更主要是为了上帝,为了自己能够重回天堂。②

这里再次强调的是只有在爱上帝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自己的爱是兄弟之爱,这是对上帝共同的爱铸就的兄弟之情,这是共同遵守圣经训条的兄弟之间的感情,不是随便对任何人都可以表现这种兄弟之爱的。这也是我一直使用兄弟之爱而不是博爱的原因。兄弟之爱的基础是对上帝的爱,这是圣经中明确表明的态度,但是现在许多人只强调博爱而忽略对上帝的爱这个基础,这是十分危险的。这个世界有着无数的农夫与狼的故事,并不是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同样回报你,更可怕的是这种随便轻率的博爱可能使基督徒受到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谈到这里必须提到一条歧义很大的经文,就是耶稣认为爱不仅是对邻人的爱而且还是对敌人的爱。耶稣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些逼迫你们的人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4-45)对于这条经文歧义很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不久前来自阿根廷的方济各教皇要求匈牙利开放边界接纳异教徒,依据就是这段经文,但是很显然世俗哲学对这位教皇的影响远甚于圣经。最初基督教只是限在犹太人内传播,不然就不会产生对原始团体内非犹太人传教问题的如此激烈的争论,也就是耶稣爱你的敌人这个表述才使基督教成为所有人的宗教,很明显爱敌人的目的是希望所有人都成为基督徒,至少希望他们也能爱你,而当你向敌人表示关爱后,他们依然仇恨你甚至试图杀害你而你依然对他们不设防,除了说明你愚不可及外实在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上面我们也一再谈到基督教的兄弟之爱前提是对上帝的爱,没有共同对上帝的爱这个基础将是十分危险的,人世间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带来回报,许多还可能带来伤害,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充满爱,有的宗教明确要求教徒仇恨异教徒。新约中这段爱你的仇敌的经文使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它表明一种精神,一种爱的精神,不是仇恨而是爱你的敌人,最主要是,并试图让他们也成为基督徒,这才是经文的真正本意。但是当你关爱过敌人后知道敌人依然仇恨你,你就应该心中有数了,如果这时还是继续不设防地去关爱,就只能以愚蠢来论处了,当你将上帝赐予的宝贵生命主动给异教徒屠杀、伤害,只能说你这种行为是对上帝最大的亵渎。我对天主教的教皇一贯没什么好感,从要求匈牙利开放边界接纳异教徒这点更加深我对教皇的反感,他凭什么引进异教徒造成基督教可能的被伤害,他有什么权利这样做?因为新约再怎么超越也只能在旧约的基础上,不可能脱离旧约,而旧约对异教徒的态度是明确的,即使不视为敌人,也不可能视为兄弟。新约是对旧约的超越,但绝不是否定,旧约是新约的基础,而旧约中的上帝是有雷霆之怒的。这也是我一直使用兄弟之爱替代爱,博爱这些字眼的原因,博爱只是一种理想,前提是对方也爱你,如果对方的教义是仇恨你,你仍然执着地爱他,那么这是十分滑稽可笑的事,绝不是耶稣、新约的本意,而且还可能给基督教带来灭顶之灾。

其实对兄弟之爱最经典,最深刻的论述来自温斯罗普的建造山巅之城布道文,温斯罗普是我认为的美国第一国父,这里我就卖个关子,将这篇布道文留在后面的章节中具体论述。我们就以《爱的本性》这本名著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本章节。

“可爱的人,让我们互爱吧,因为爱属于上帝,爱着的每个人由上帝所生,并理解上帝。爱着他理解的上帝,因为上帝是爱。在这里显示出上帝对我的爱,因为上帝派他唯一的亲生儿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通过他而生活,派来的耶稣基督来为我们赎罪,如果上帝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应当互爱。”③

欢迎国内的朋友众筹交流本书,关于《西方文明的历程》一书国内交流的公告

注:

①引用自《爱的本性——从柏拉图到路德》云南人民出版社,欧文·辛格著 344页-350页

②引用自《论基督徒》三联书店,汉斯.昆,楊德友 译

③引用自《爱的本性——从柏拉图到路德》云南人民出版社,欧文·辛格著315页

亲们这里说句悄悄话,在这个惊涛骇浪的年代更需要大家的支持,多帮忙转发转发,看到一些热血沸腾胡扯蛋的文章无比愤慨,但是它们瞬间十万加,而我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千阅读量。只是觉得做人还是要有点底线,这个社会也需要一些理性的声音,所以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转变观点,不过确实也更需要大家的支持与转发。而且这场竞争是极不公平的,由于理性经常被删帖,也许为了怕被删帖,遮遮掩掩,但观点应该很明确,希望大家理解。

70后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痴迷过武侠小说,都有一个武侠梦,不过武侠没钱,只能四处演出挣钱,演出结束后最常说的一句就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于是就有哗哗的一阵掌声,这是人场,接着是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这是钱场。我作为70后的一员同样有这些武侠梦,只是如今已是油腻的中年大叔,再也无法浪迹天涯尝尽人生百态了,只能希望大家打赏与转发了,再次向大家拱拱手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本文原创:傅峻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方文明的历程

 

上一篇:北大教授:这种人如果掌握大权,比贪官污吏的危害更大!
下一篇:面对严酷疫情的无知和无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