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腐倡廉 > 内容

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业内期盼再次降息
发布时间:2014/11/30 17:04:01   作者:佚名   点击:

  央行降息,成了资本市场一夜雄起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股市大涨,地产股集体上扬,久违的“日光盘”重现市场。同样,土地市场也是一扫沉闷,热闹异常。

  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但是,有分析人士认为,降息不能扭转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期待相关部门能有更大动作的调整。

  此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就表示,乐观估计此次降息或将仅能刺激160万套住房需求释放。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也曾预测,如果一个月至两个月内降息效果不明显,估计央行会进行降准,而降准可能在今年12月份发生,之后,央行会再次降息。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近期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这样说。

  房地产回暖迹象明显

  降息,对整个市场而言,无疑于一针强心剂。对于急需融资、缓解资金压力的房地产行业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通过降息,购房者对楼市发展态势再次肯定,这是房地产交易市场再度火爆的直接原因。”一位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从土地市场来看:降息前,中民投以248.5亿元的高价拿下上海董家渡地块,成为地王;11月26日,降息后的第五天,阳光城子公司上海富利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便以21.08亿元竞得杨浦区平凉社区一地块,楼板价达41078元/平方米,该块土地拍卖价刷新了杨浦区最贵单价纪录。

  据媒体报道,首创、保利置业、招商地产、华润、金地等11家企业参与竞买;整个过程历时2小时,竞价总次数314次。

  一位一线房企人士还抱怨,最近拿地意愿很强,但土地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自己看好的地都没有能够拿到。土地市场的热度,可见一斑。

  商品房交易的情况,更是火爆。其中,日光盘再次现身深圳。同时,据多家房地产机构统计,一线城市看房团人流量直线飙升。

  “降息后成本降低,这时候买房也差不多了。”北京市民徐先生想为快要结婚儿子买套房子,“能看上合适的楼盘,就肯定出手。”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另外,据亚豪机构统计,12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预计将有30个项目入市,相比去年12月的市场上升期增加了25%。

  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相比较于一线城市的火爆,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反应都并不是很剧烈。

  据河南当地媒体大河网报道,降息后郑州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反应平淡。报道称,在某售楼处,89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销售均价依然是11000元/平方米。不仅房价没有下降,由于该楼盘剩余房源不多,房产商还酝酿要涨价。“我们现在的房价已经比上个季度上涨了几百元。”售楼部工作人员表示。

  成都方面,当地媒体给出的数据也表示,成交量上升的同时,价格已经企稳;但是,在去库存方面,开发商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再看厦门。降息后,当地记者调查发现,面对降息,厦门购房者的购房意愿也并未喷发,二手房咨询量没出现想象中的暴增;一手房市场,“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房价整体还是有点高,支付难度很大。”南京市民王女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当然,在降息的背后,房价的走势依然是不会退烧的话题。

  降息后,刚刚正式退休的任志强仍没有改变力挺房价的“初衷”。

  11月26日晚,任志强表示中国房价短期内可能会波动,但长期来看房价还会涨,估计仍有10多年的上涨期。

  就短期内而言,“楼市对房价的刺激,肯定是向上的。”一位分析人士也这样告诉记者。

  业内期待二次降息

  其实,在降息消息出来之后,很多业内人士就对这种态势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有多位专家也都认为,“此次降息的效果,将会决定央行会不会再次降息。”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表示,如果效果不明显,估计会进行降准,而降准可能在今年12月份发生,之后再次降息。另外孙华妤还称,一系列动作应在明年上半年前完成。

  同样,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也认为,要想稳住明年经济增长,至少要实现两次降息和四次降准,否则经济增速还将下滑。

  “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性的角度看,近期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说,降息的靶心,并不是楼市。但若从去库存的角度看,购房者入市情绪的稳定,必然会减少去库存压力的减小。

  他表示,目前整个宏观经济还是有颓废的态势,如果没有积极的降低融资成本、注入流动性的做法,那么经济也难以得到拉升。另外,如果能够加大刺激,那么楼市提振速度会加快,这对于发挥楼市引擎作用有利好。所以说,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性的角度看,近期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严跃进还预测,如果存款准备金率得到降低,资金流动性也会立马出现溢出效应,进而鼓舞宏观经济各产业的快马加鞭谋求发展,这对于楼市健康发展也是一个最大的利好。(记者 郭晓伟)

上一篇:若宋卫平回归绿城 高端路线还能走吗?
下一篇:绿城之争即将收官 人事震荡难以避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