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3路汽车三里河终点站。
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江帼涓 刘淑颖
您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月坛是什么样子吗?知道月坛的变迁过程是怎样的吗?今年70岁的西城区月坛街道居民谭玉华,通过查找资料、访谈、实地走访,历时半年编写完成了3万7千余字的《月坛记忆》,呈现了月坛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今的历史。
“六十年一轮回,流逝的岁月、尘封的记忆,每每鲜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作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无论走到哪,总有一份眷顾在心头。想将月坛开发建设初期之所见、所闻、所为的瞬间定个影,展示出来。”在《月坛记忆》中,这样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话有很多,经过街道宣传后,引起了地区许多老人的共鸣,他们纷纷主动请缨,讲述自己的经历,丰富《月坛记忆》。
为父母写传
引记录月坛历史灵感
父母健在时,谭玉华一直想给二老写传记。前几年,老父亲病重,谭玉华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了,于是通过与父母及父母的亲戚朋友聊天来记录写作。
他的父母在月坛生活了55个春秋,记录父母的过去,就离不开月坛的过去。
而谭玉华也是在1953年入住铁二一社区,是月坛的首批居民。虽然1968年因工作搬离月坛,但2006年他又回到这里居住。
“前两年,眼见周边学校、所在社区相继跨越60周年,却没有庆祝活动,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找不到成立日期的证据。”他遗憾地告诉记者,连翻看《月坛街道社区志》也发现,新中国成立前后月坛建设的记录有所缺失。
作为亲历月坛早期发展的一分子,谭玉华想,何不趁着老一辈的人健在,梳理他们的记忆,填补月坛历史记录的空白。
搜寻信息达半年
每晚笔耕至半夜
这件事想着容易,做起来难。谭玉华腿部残疾,行动不便,但为了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半年时间里,他亲自前往图书馆、档案馆、老街坊家中查找资料,核对情节、数据,并记录信息。
他在建筑大师张开济的自传中发现,铁一区、铁四区的22栋小白楼是1950年建起来的,它们是张开济来京后设计的第一件作品。在铁道部房管所,他找到一本《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记录了近70个地方,包含月坛7个建筑。“从时间上来说,7个建筑都没有那22栋小白楼早,小白楼没能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很遗憾。” 谭玉华如是说。
他还不断通过社区居委会寻找老居民,亲自拜访他们了解月坛历史。在拜访原复外一小校长刘嘉姝时,86岁高龄的老人不仅翻箱倒柜找寻记录,还请学生从外地寄来老照片。“我非常感谢他们,也尽力将他们传承历史的心意融入字里行间。”谭玉华说。
半年来,除了每天坚持健身和接送孙子上下学外,他的时间都扑在了《月坛记忆》上。白天查阅资料、走访访谈,晚上梳理思路、撰写文章,每晚几乎都要写到12点多。老伴儿担心他身体,常催促他快睡,但他想趁着现在记忆力还行、思路清晰时赶快记录下来。“就算我躺在床上要睡了,但想到好点子,也要起身用床边纸笔记下来,怕忘了。”他笑着说。
老街坊帮忙
共拼月坛记忆
如今,谭玉华终于完成了3万7千余字的《月坛记忆》,还收集到近50张月坛老照片。文章共二十个小章节,回顾了月坛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今的发展过程,涉及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
谭玉华说,梳理历史是一件大工程,自己一人能力有限,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他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感兴趣的月坛人一起来补充,呈现更完整的月坛历史。
前一阵,他的《月坛记忆》被街道宣传出去后,很多居民联系到街道,想与谭玉华一起畅谈月坛历史。铁二二社区居民周公策说,自己、三哥和两个侄女和谭玉华一样,都是复外一小的学生。“报上刊登的真武庙小学(原复外一小)师生六十年代毕业照,我能认出许多老师和同学。”他还有一些校园的老照片,愿意提供给谭玉华,作为校友,希望一起聊聊学生时代的故事。
曾当过记者的月坛居民仇荣亚也表示,经过两个月的采访、实地探访、查阅资料,自己刚刚撰写完成了长文《寻觅曾经的三里河》。文章讲述了三里河曾经的历史,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概述、旧日三里河记忆、永远的三里河清真寺、三里河村和三里河、马大人墓地与皇姑坟、没戴皇冠的计委大楼、美丽的西城三里河。其中,着重讲述了南沙沟、回民、玉渊潭、计委大院、南营房、红塔礼堂等地点的历史。月坛街道的老照相馆、计委大院的大澡堂也是他写作中提及的地方。仇荣亚说:“现在社会发达了,但过去的很多地方是我们这代月坛人的回忆。希望对地区历史感兴趣的居民聚在一起,大家分享历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