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名字取自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也是第一部东北抗联题材的大型歌剧。该剧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李劫夫等担任作曲,著名剧作家吕倗等担任编剧。其中最负盛名的桥段便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这部歌剧的复排最主要的要用现代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部红色经典,让年轻人了解抗联勇士们,认识抗联精神。”7月26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刘晖在采访中表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沈阳音乐学院对大型经典歌剧《星星之火》进行改编创新。改编后,作品将以大型清唱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形式与广大观众见面。该剧将于今年10月25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进行首演,并将于11月4日,作为“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的重要演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歌剧《星星之火》名字取自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大型歌剧,也是第一部东北抗联题材的大型歌剧。该剧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李劫夫等担任作曲,著名剧作家吕倗等担任编剧。歌剧创作于1949年,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与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演,从剧本改编、歌曲创编到演员、导演,舞美灯光制作等均由沈阳音乐学院独立完成。目前,该剧已经完成剧本和部分音乐的创作工作。
“我们重新编排更注重音乐的剧目,剧里歌曲将有十几首,都是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旋律编排。”拿起厚厚一本李劫夫当年的《星星之火》的采风本,刘晖说,这是一份致敬的作品,对经典的翻拍最重要的在传承的同时进行一些创新,沈阳音乐学院从今年3月初就开始相关的筹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主创团队,开始编剧、音乐创作等工作,学院演出处、作曲系、管弦系、声乐系、民族声乐系等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也紧锣密鼓地投入到相关工作中来。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安怡介绍说,大型清唱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主创人员实力雄厚,原剧作曲家李劫夫的夫人、当年剧中主演之一李小凤的扮演者、该剧后来的导演张洛同志担任本剧的艺术顾问;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著名导演廖向红教授担任该剧的总导演;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担任主创团队组长并将出演其中的主演之一交通员老李头;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劫夫”音乐研究专家魏煌教授担任主创团队的副组长。
重新翻排经典之作,有哪些创新之处?
刘晖告诉记者,《星星之火》重新搬上舞台,进行编配、创作,由原来的四幕七场歌剧改为大型清唱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既保留了原歌剧的经典唱段和基本故事梗概,又加入了新的创作内容、形式、手法,丰富了人物形象,赋予了新的艺术及时代内涵。改编后的清唱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在保留原有歌剧《星星之火》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呈现清唱剧这一艺术体裁的基本特质和形式,对剧本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改编,进行故事情节的演绎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典唱段如《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旋律将贯穿全剧,同时加入新创作的合唱、重唱唱段,增加了该剧的创新性。此外,清唱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还吸收东北抗联时期的经典创作,如著名抗联英雄李兆麟将军创作的《露营之歌》等,增强了该剧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年轻人创作经典歌剧,让整个剧目充满活力。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胡天虹介绍说,清唱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音乐唱段全部配置交响乐队伴奏以及80人的合唱团,并融入一定的现代作曲、编配技法,并将全新创作交响序曲、幕间曲等独立的器乐作品部分,使该剧的音乐内容更加多元化。在舞美灯光方面,将启用全新的灯光、舞台机械、巨型LED背板等多种技术手段,配合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服装、化妆效果,与剧情、音乐、表演相结合,力争将这部经典作品以全新面貌完美地展现于舞台之上。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