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是伪大师辈出的根源
·文化符码· 只有将“大师”还原成常人,给予正常的判断与尊重,“大师”的真伪才能得到全面的澄清
现在,我们已经搞不清楚“大师”这个称号究竟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羞辱了。原则上,该头衔应当属于行业或专业内部技艺极高的前辈人物,而他们足以成为他人的模范。然而现在“大师”这个词到处被使用,好像已经从略带贬义逐渐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关于“大师”,最有名的话来自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处的大师指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学者,梅校长以大师作为大学之精髓,洞见极为深刻。
在武侠小说里,武功卓越的少林僧人也常被称为“大师”,这意味着旁人不仅认可他们的武功修为,同时也表达了对其生命修为的赞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佛道界宗教人物也常被尊称为“大师”,这可能和人们内心向往宗教神秘性的倾向有关。在这一背景下,民间一些宗教背景颇为可疑的江湖术士也常被冠以“大师”之名。原本表达对个人的尊敬无可厚非,然而一旦“大师”之名遭到滥用,就难免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近来,不少媒体经常提及上世纪后期的举国气功狂热风潮,在那个时代,曾经出现过许多“气功大师”,每一个都 “身怀绝技”,崇拜者无数。这场风潮上及庙堂,下及市井,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片段。时至今天,那些昔日的“大师”一一谢幕,有的身陷囹圄,有的不知所踪,似乎像一阵风般飘过。然而,新的“大师”依旧层出不穷,单就被揭穿谎言的“大师”而言,既有“养生大师”、也有“国学大师”、“星象大师”、“理财大师”,而且依旧有“气功大师”。
也许在内行人看来,“大师”的真伪一望便知,然而大部分人并不具备专业的眼光和知识。要是没有专业人士的揭露,也许“大师”们的真伪还确实会成为悬案。一般人没有能力或者精力去进行一场全面的调查,来判断“大师”的某一观点是否为真。而且“大师”始终和一些集体性的崇拜有关,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早已在著作《乌合之众》里指出,人在集体中容易陷入轻信盲从。这意味着一旦陷入“大师”崇拜,则几乎由不得你自己来作出判断,一同崇拜的集体会帮助你进行判断。
可见“大师”们的真正生存土壤正是广泛普遍的“大师崇拜”,而“大师崇拜”则往往植根于某种集体盲从。或者说,集体只有在某种偶像崇拜的策动下才可能被全面组织和动员起来,从而在个人的精神和内心形成强大的支配力量。偶像崇拜的要义,便是人格的全面付出,不假思索,对“大师”的意见彻底接受,在反对一切反对者的同时,也要反对任何思考者。因而,“大师”们总会借助一个超越普通人格的形象,来呈示其值得信徒们崇拜的标志,“特异功能”不正是一个最好的理由吗?
没有义人,只要是人总会犯错,总有弱点。即便是真正卓越的学术大师,哪怕在属于其专门的领域,都难免会出现差池,这是浅显易懂的常识。更何况,越是专业精深的领域,实际上越是分歧横生的场所,越难以取得共识。但“大师崇拜”往往使人忘记这些常识,“大师”崇拜所激发的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仿佛反对崇拜,就是对其个人加以攻击,产生强烈的刺痛感。这类状况,在“伪大师”的信徒那里很普遍,但即使在具备真才实料的“真大师”信徒那里,又何尝罕见?只有将“大师”还原成常人,给予正常的判断与尊重,“大师”的真伪才能得到全面的澄清。
当然,还有一种大师,叫做“自封为大师”。作家余秋雨曾表示“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有没有道理,还请读者们自己思考。
张斌璐 文学博士,目前从事文化和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