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媒体8月12日报道,本周三(12日),人民币再次贬值。有德国专家担心这种状况还将持续,并且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不利影响。一些金融市场已经对此作出反应。
这次冲击波在世界范围内均可感知。周二(11日)早晨,人民币降低了仅仅两个百分点,没多久,全世界的原材料价格和股票价格均下跌,黄金价格也起伏不断。过去不到24个小时,人民币在本周三再次贬值。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指定了工作日的参考价格,以使人民币在最大限度的两个百分点内波动。继周一美元兑人民币6.1162上涨至周二的6.2298后,周三继续上升至1美元兑6.43元人民币。
相比欧元,人民币也明显贬值。而这也许只是开始。多位专家预测,外汇市场将呈现持续走低的趋势。这可能最终给全世界带来不可知的后果。
经济增长愈加缓慢
北京的央行对此表示,“人民币同其他货币相比仍旧十分坚挺,但是与市场的期望有出入”。因此,经济方针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是非常必要的。这番言论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更深层次的原因。
现阶段中国政府正面临着经济增长迟缓、出口困难以及股市遭遇冲击等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干预政策表明,人们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便把目光聚焦于最强烈的同时又持续不断的经济衰退上。他们以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并且做好了稳定中国经济的一切准备”,来自外汇股票经纪公司FXCM的Jens Klatt表示。
根据官方公布的结果,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共增长了七个百分点,也达到了北京的预期。然而这已经是25年来涨幅最小的一次。但是许多经济观察者还是认为这是充满希望的前兆。
外汇市场在央行的调控下保持稳定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市场上的不稳定现象还将持续。因为最新的数字也并没有显现出太大的经济回暖趋势。例如,今年七月份的出口额与去年七月份相比下跌了8.3%。
中国通过人民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贸易。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加大力度支撑外汇市场。根据Société Générale的分析,在过去的12个月中,央行向市面上发放了500至1200亿美元,目的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究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政府致力于让人民币跻身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制定的国际通用货币之列,其中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人民币将更大程度地以市场为导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周宣布,今年暂时不考虑将人民币列为国际通用货币。中国政府首先必须在本国的经济体系内加大自由化的步伐。人民币必须更大程度地取决于市场行情。
中国政府还制订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措施: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同时也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
同时,这可能会导致在接下来的一周和一个月内,人民币继续下跌。许多业内人士则认为这也许有点被夸大。因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人民币相比美元的价值上涨了近30%,这也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相符合。但是这种经济上的繁荣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就同其它许多新兴工业国家一样。
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市场自由调控的人民币汇率,已经连月以来呈现自由下跌的后果。中国央行对此将“同其他货币的对比”作为参考,以此来调控人民币汇率。
中国外流资本可能加速
“我们担心,人民币贬值将导致资本进一步外流,并因此对人民币贬值产生额外的压力”,在日本投资银行Nomura工作的货币专家Craig Chan说。
这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和家庭的购买力下降”,来自基金协会M&G的投资分析师Anthony Doyle说。首先进口商品将更昂贵,人们会更难承受。
那些至今还很大程度上从中国的经济繁荣中获利的企业也将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戴姆勒公司和宝马公司的股票价格本周二下跌了4-5个百分点。
美元加息可能推迟
以美元交易的原材料价格对中国人来说也更加昂贵了。中国的原材料进口值因此更少,而这又加剧了价格上的压力。这一点在本周二已经显现了出来。例如,铜的价格就下跌了大约2.5%。
原材料的价格一再下跌,通货膨胀率也下降。中国央行对于继续坚持零息政策将感到压力。预计的美联储加息也可能再度推迟。(罗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