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一批网上编造传播谣言人员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络谣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严重影响公共秩序和公众日常生活,给社会治理造成许多困扰。铲除谣言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项必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
公安机关雷霆出击查处造谣者,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大快人心。对那些造谣传谣者,只有祭出重拳方能“抓一儆百”,最大限度压缩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想要从根源上规避谣言,仅靠有关部门的事后惩处还远远不够。人常说,“谣言止于智者”。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下,网络谣言不仅要止于“智者”,更应止于“治者”。瓦解“培育”谣言的土壤,除了需要人人睁大眼睛明辨是非之外,更需要人人都参与到谣言的治理与防范当中。
当下,通过互联网散播谣言来势汹涌,而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更成为造谣传谣者的前沿阵地。扭转乌烟瘴气的网络环境,很有必要在运营商、公众和监管部门之间形成一股合乎社会治理规范、正能量十足、朝气蓬勃的新媒体文化。近日,国信办发布“微信十条”,用文明法治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立规矩,可谓驱散谣言雾霾的“及时雨”,对于引领舆论导向,塑造新媒体文化意义重大。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谣言之所以大行其道,主流声音的缺失是重要因素。现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凡是“砖家”出来辟谣的、主流媒体不报的都是真的!话虽偏颇,但很多时候官方消息的公信力缺失却是事实。信息时代,主流声音学会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传播,主流媒体融合自身优势进击新领域,有关部门通过主动发声重塑公信力,都已是躲不开、绕不过的课题。这个关口闯不过去,主流舆论的“主流”二字就会沦为一句空话。
“真相”也好,“谣言”也罢,公众都是第一接收者,听什么、不听什么,信什么、不信什么,考验的是基本的媒介素养。在获取资讯时,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慎思明辨,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一点冷静理性,多比对几个信息源,自然就对谣言敬而远之了。只要多方携手同做谣言防范的“治者”,我们的舆论环境定会有一方清朗天空。
上一篇:浙江省、杭州市纪委:公款送月饼绝对零容忍
下一篇:评论:外资领域也要打“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