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众之声 > 内容

老兵忆飞越驼峰航线:机舱太冷 战士们抱成NaV?S?f
发布时间:2015/8/27 23:57:03   作者:佚名   点击:

  中美兰姆伽训练中心正门。

  中国军队练习使用美式步兵战车。

  正在兰姆伽训练营里接受训练的中国军人。

  ①搭乘美军运输机的中国士兵,通过驼峰航线陆续空运到印度中美兰姆伽训练中心受训。

  ②驻印军公墓全景。

  ③曾经的驻印军驻地,现在驻扎着印度国防军。

  丘莉兰。

  中国驻印军飞越驼峰时机舱太冷,战士衣衫单薄抱成一团用体温取暖

  文、图/广州日报特派记者刘放、贺涵甫

  在印度的恰尔肯德邦小镇兰姆伽,有一处神秘的中国军队公墓,长眠着众多在二战中为国捐躯的中国官兵。在地图上,这是一个被忽视的小圆点。时至今日,很多国人或许都不知道这个小镇在八年抗战期间对中国战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为协同英军抵抗日军及保障后勤补给通路顺畅,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组成远征军,前往缅甸作战。后来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撤至印度兰姆伽,整训新军,奠定反攻缅北基础。

  1942年4月,孙立人将军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仁安羌战役后,孙立人奉命掩护盟军撤退。由于日军强力反攻,孙立人决定转往印度。前往印度的孙立人部队,改称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简称“驻印军”)。

  1943年10月,驻印军再次展开中印缅作战,此次反攻最重要的战役就是1944年攻克密支那,成功攻克日军在缅甸的重要据点,随后,驻印军整编成新一军与新六军,孙立人担任新一军中将军长,率部连续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彻底打通了滇缅公路。

  近日,本报记者亲赴印度,探寻这支军队的足迹,更试着揭开那些已被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往事。

  老兵自述

  “那一年,我还是新兵”

  “那一年,我还是个学生,为赶走侵略者投笔从戎……后来被派往印度接受训练,我的枪法还很准哩。”现年91岁的抗战老兵梁振奋老人依然对二战时服役于驻印军期间的一幕幕记忆犹新,用梁老自己的话来说,那里“植根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热血与青春”。

  在出发前往印度前,记者辗转找到了在国内生活的梁振奋老人。1942年投笔从戎,参加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学生新兵”,并最终被编入孙立人将军的新一军中,至1945年抗战尾声时成为部队谍报工作负责人。可以说,梁振奋老人是新一军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战铁军兴衰的亲历者。

  闻悉记者将前往印度,梁振奋老人说:“有机会去兰姆伽看看,那是我最初到印度时训练的地方,也是新一军战力提升的摇篮。”梁老说,自抗战胜利后,自己再没有回到兰姆伽,“那里植根了我的热血和青春,以及当年那份甘愿为国捐躯拼死沙场的豪迈与感动。”

  “美丽山川不容日寇玷污”

  梁老回忆,当年他飞越“死亡之路”驼峰航线抵达兰姆伽时,不过弱冠之年,“我还记得出国前我们是在昆明集结的,乘坐美军的运输机,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那种俯瞰的视角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更有打赢这场卫国战争的冲动——这是我们的国,更是我们的根,美丽的山川不容日寇玷污!”

  梁老说,自己的文化程度在今天看来虽然不高,但在当时被视为“精英分子”,“我记得出征前学校里还教过一首歌,是这么唱的——美哉美哉中华民族,太平洋滨亚细亚大陆……”

  保卫“大动脉”滇缅公路

  1942年2月,抗战进入僵持阶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日趋白热化。日本对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发动了进攻。对于中国后勤补给的“大动脉”滇缅公路更欲除之而后快。在此背景下,缅甸迅速沦陷。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也为保住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条陆上交通,中国从国内各级学校和优秀士官中遴选出10万精锐南下。

  战役初期,中国军队因缺乏训练,加上武器装备落后等客观原因屡屡受挫。后中方接受了美方建议,同意将这支部队中的核心力量向西撤入印度强化训练,并由美军提供所有的重型武器,编练出一支拥有高度机械化能力的生力军。梁老就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

  这支浴火重生的部队,就是日后战功赫赫的“中国驻印军”。在抗战中后期,“驻印军”成为了在西南反击日侵、光复河山的骨干。

  时隔73年后,记者带着梁老的嘱托和当年亲笔写下的日记,飞赴印度,寻找这些抗战老兵的足迹,还有他们那段被战火淬炼过的青春。

  日记重现

  “兰姆伽就在大山深处”

  “飞越驼峰时,高空气温低,机舱里冷得不行,可能在零度以下。之前长官也没有给我们交代这个情况,大家的思想准备都是到印度领全套的新东西,所以什么都没带,衣衫单薄,冻得够呛。实在受不了时大家只好抱成一团,互相用体温取暖。”

  “先坐火车,又乘船渡江,再换乘火车,走了几天几夜,颇费周折。坐船的时候,无意中看见印度船员正在做饼,那饼子又厚又大,烤得焦黄,香味扑鼻,我们馋得差点儿流口水。”

  “还未到兰姆伽,我们就被告知,我们的营房在军营外围的荒地。这里潮湿、闷热,偶尔有当地人会来赶集,但要走很长一段公路,教官通常都不允许我们私自外出。周围的房屋很是破旧,生活非常不便——兰姆伽就在大山深处。”

  这是梁老在日记里描述其乘坐美军运输机飞越“驼峰”的情景。今天的飞机自然不会再有需要“互相抱着取暖”,但从万米高空俯瞰身下的云海和大片荒原,依然可以想象出梁老当年这些“学生军”条件的艰苦和不易。

  从新德里转机,再经停印度北部边陲重镇孟亚尔,历经近15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了兰契——印度恰尔肯德邦的首府,一个距离兰姆伽30多公里的小城,也是梁老他们当年最先抵达印度的地方。

  英雄墓地

  维护费用华人社团负责

  终于来到了兰姆伽。大山环抱中的曲径与通幽,这是一座大多数国人并不熟悉的印度小镇,殊不知,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赴天竺取经时也曾途经此地。

  当我们即将进入梁老当年所在的训练营时,被值勤的印度哨兵拦住。在了解清楚记者的来意后,一名印军军官接待了记者并介绍了训练营的现状。

  “这里地理位置很好,适合训练和演习。因此印度军方后来也把这里作为军事基地加以使用。”这名军官婉拒了记者入内的请求,但同时却给予了另一个便利。“基地目前依然是军事设施,不对外开放,希望你们理解。不过,基地边上有一处中国驻印军的公墓,我可以帮你联络这个墓园的负责人——这里面都是二战中的英雄,都来自中国。”

  公墓位于距离训练基地不到10公里的一个村庄里。从村口下车,往里走10分钟,就能看到一扇铁门,上方的牌匾书写着“中华民国驻印军兰(姆)伽公墓”。墓园里的道路用石板铺就,绿树成荫。进入墓园,一座高耸的方尖型石碑非常醒目,上书“英灵赫奕”四字。

  墓园管理人巴尔达尼特说:“我每天9时过来,和工人一起打扫墓园、修剪草坪。”如今,公墓的日常维护和修缮的费用都由在加尔各答的华人社团负责,主要负责人是出生在印度的第二代华人丘莉兰女士。包括巴尔达尼等在内的墓园工作人员薪水都由这些华人社团支付。

  对话驻印军英雄的“守陵人”丘莉兰女士——

  “守护历史让后人敬仰”

  印度采访期间,记者找到了兰姆伽中国驻印军公墓目前的主要负责人丘莉兰女士。现年61岁的丘女士平时生活在加尔各答的“中国城”里,是生长在印度的“华侨二代”。

  公墓被发现时:

  废墟、杂草,无人看护

  记者:公墓何时建造的?

  丘莉兰:以前这里只是一些散乱的远征军墓地。对我们来说,只是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地方,但没人去过、也没人打理。公墓的总体规划建设是在1981年,建造初期里面都是废墟,杂草丛生。然后我们印度当时的华侨领袖合计着向各方筹款募捐,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地方,把公墓慢慢盖起来。

  记者:最早什么时候出现?

  丘莉兰:二战结束前的1944年,已有一些烈士的遗骨被陆续送到这里安葬,慢慢形成了一个比较集中的远征军墓地。

  记者:这些战士有名字吗?

  丘莉兰:很多都没有,只有少数留有档案的可以查找到姓名。还有些是战争结束后从滇缅公路前线撤回印度的,他们很多就在印度安家落户。据说,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云、贵、川过来,有的也要求过世后安葬在这里。

  修缮的意义:

  让后人永怀敬仰

  记者:建的时候遇到过些什么困难?

  丘莉兰:主要还是经费和当地政府的审批。这个地方的周边非常闭塞落后,我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才说服本地官员,由他们丈量土地,我们再施工。

  记者:那时怎么过来?

  丘莉兰:刚过来修缮的时候还没有飞机,主要都是通过火车。我们坐的是火车三等座,人多又挤,一般我们晚上10点钟从加尔各答上车,早上8点多到兰契,再换乘那种很破旧的大巴(夏天像火炉,冬天似冰柜),最后绕行2个半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兰姆伽。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接手公墓管理工作的?

  丘莉兰:1991年,那时我的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后来做了校长,这是间由华人出资创办的学校。之后在华侨社团的介绍下,我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远征军公墓的维护和管理上。每年,印度当地的侨联都会组织华人和老战士的后人前去祭扫。

  记者:修缮公墓,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丘莉兰:铭记历史。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远征军的历史就不大被提起,当然这也有当时的历史原因。所以,1981年发现这里,对我们这些本身知道、了解这段历史的华侨来说非常振奋,这里可以让更多人铭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这里面长眠的都是国家的英雄,都是为国家流过血的勇士,作为后人,我们必须永怀敬仰之心。

  缅怀历史

  军人后代国外来祭扫

  我们跟着巴尔达尼往里走,墓园的深处靠近印军基地的一侧有座不大的寺庙。两层楼高的印度式主楼,顶上是偏中式的屋檐,朱红色的门窗。巴尔达尼说,这座寺庙是为纪念中国高僧玄奘所建。“他在印度也是历史名人,当年他从中国来的时候,就在这儿附近驻留过。距离这儿不远的那烂陀大学当年全世界最大的大学,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师学者前来。玄奘也是在那时来到印度,并在那烂陀大学讲经学法。”

  巴尔达尼说,有些祭扫者还特地从国外赶来,“有个中年人,他父亲是当年中国军队的医官,他已经移居美国了,但是每年都会定期过来。”

  1000年前,一个中国僧人为坚守信仰西行天竺;1000年后,一群中国少年为捍卫正义来到印度。而现在,他们都“留”在了兰姆伽。

  始建时间:1943年

  修缮时间:1981年、2011年两次大规模修缮

  安葬数量:573位烈士

  (其中有墓志铭的只有40座,其余533位为无名烈士)

  驻印军兰姆伽公墓概况

  异国战斗

  “他们打通了中印公路”

  “抗战中,中国先后组织过远征军和驻印军。远征军的指挥官是罗卓英将军,主要任务是配合美英盟军在印度支那作战。驻印军都是在远征军之后,因为印度并非战场,所以不能称为‘远征军’。”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告诉记者,驻印军因装备精良,加上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因此在抗战中后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打通了中印公路,对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班师回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支部队都一直保留着驻印军的番号。”

  记者在相关学者的帮助下,查找了大量二战史籍。

  史料记载,在1941年前后,日本出于尽快结束“对华作战”的战略需要,不顾一切发动“南进攻势”,使二战的焦点很快从欧洲转向太平洋。1942年初,已经占领新加坡的日军闪击缅甸,并迅速取得对缅甸的控制权。日本企图以此割断当时我国唯一的对外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之后,蒋介石政府应盟军请求出兵增援,即以驻滇的第五军、第六军及第六十六军进驻缅甸增援。其中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便是后来转入印度,组成驻印军的核心。

  军歌嘹亮

  “每个抗战老兵都是英雄”

  “我们在兰姆伽驻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学习的都是一些基本训练,比如队列、步操等。班长们都是参加过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老兵,他们有经验。”梁老在日记里说,他们刚到兰姆伽时,缅北战事陷入僵局,各方都对这支来自中国但没多少战争经验的“学生军”充满期待。

  曾参加印度阅兵式

  1942年,“联合国纪念日阅兵式”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各联合国驻印军队均被邀参加。梁老所在的新三十八师奉命派步兵一排代表中国军队出席。检阅中,中国军队军容壮盛,步伐整齐,精神奋迈,博得全场喝彩。印度总督当晚在总督府宴请中国代表队,席间,对中国军队赞赏有加。

  1943年3月,驻印军新三十八师浴火重生、初露锋芒,参与入缅作战。半年多的激战,曾经被日军蔑视的中国军队无论从装备、士气还是战术素养的提升都让日军感到惊讶。1944年2月,新三十八师占领太柏家(Tainpa),新二十二师也攻克太洛(Tairo),两下夹击孟关(Maingkwan)。3月9日,瓦鲁班(Walawbum)大捷。10月初,缅北雨季终止,驻印军发动第二期攻势作战。新六军于加迈出兵占领瑞姑(Shaegn),并将第五十师改隶新一军,其余全部空运返国,参加国内战场反攻;新一军继续挺向八莫,完成打通中印公路的任务。

  至1943年10月末,新三十八师已经彻底击溃了被号称日军南洋精锐的第十八师团,占领战略要塞胡康河谷。

  11月17日,新三十八师猛攻八莫(bhamo),日军据险死守,再以“自杀防御”战术阻止新一军,英勇的新一军于12月15日突入敌阵,将守敌完全歼灭,继续南下。新三十师在向南坎(Namhkan)挺进途中,在卡的克(Kaibtik)高地与日军新自朝鲜调缅的四十九师团主力遭遇,激战五日,敌军以密集队形疯狂突围,被驻印军以强大的火力消灭过半……

  梁老想重回兰姆伽看看

  “每一位在抗战中浴血厮杀的老兵,都是国家的英雄!”近些年走遍西南各地寻访抗战老兵的历史专家戈叔亚告诉记者,在他面对这些还幸存至今的老兵时,他们的淡然和平静令他感动。

  “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在遭受苦难,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和国家相比,我们所受的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梁老坚定地说道。他曾想在有生之年再去曾经挥洒过青春的兰姆伽看看,中军帐外,耳畔是否又会想起那首驻印军指挥官孙立人将军亲自创作的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上一篇:抗战老兵忆入缅作战:炮火之下山林仅剩两棵树
下一篇:清技术派官员曾分析鸦片战争:清军火炮命中率太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