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众之声 > 内容

《三体》是中国版《星际穿越》?刘慈欣:二者有相通
发布时间:2015/8/30 23:30:38   作者:佚名   点击:

  ■科幻小说《三体》系列。

  ■作家刘慈欣。

  日前,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在国际上摘得雨果奖。本次获长篇小说类雨果奖的是英文版《三体》系列的第一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故事视角宏大,从中国视角讨论科幻的一个基本问题,即人类和宇宙的命运。

  “从中学时代起 雨果奖就伴随我成长”

  质朴有礼、谦和不卑、低调睿智,刘慈欣与他笔下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相比,显得平和而务实。日前,在家乡山西省阳泉市,刘慈欣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那一瞬间,欣喜和感慨的情绪相交织……”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他这样说。

  “从中学时代起,雨果奖就伴随我的成长。历届雨果奖每一部获奖作品都是我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记忆。”刘慈欣说,“雨果奖在世界科幻文坛具有重要地位,也寄托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情感记忆。因此,得知获奖的消息,我非常兴奋。”

  刘慈欣谦虚地说,获奖有一定的偶然性。由于有一部非常有实力的作品宣布中途退赛,《三体》才得以入围。

  看似偶然的背后,是勤奋力量的汇聚。科幻迷们对《三体》情节认可和喜爱,但刘慈欣并没有从个人创作的角度自誉,而是向记者介绍了《三体》的出版和推广团队为其成功打开海外市场所做出的努力。

  “从最早将《三体》连载刊登的《科幻世界》杂志,到仔细筛选美国合作伙伴的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再到出版了《三体》英文版,并将其带入英语世界的美国托尔出版社,每一个团队都很敬业和专业,为《三体》的国际化推广不遗余力。没有他们就没有《三体》的今天。”刘慈欣说。

  此外,刘慈欣对《三体》英文版的译者刘宇昆称赞不已。“他精通中英文,对中西方文化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是当下美国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之一,尤其对科幻作品的翻译拿捏得恰如其分。因此,这个奖是我们两人共同得的。”

  “灵感怎么来的不知道 如知道就不是灵感了”

  在《三体》中,宏大的、富有张力的想象随处可见,这些创意为读者建构了一个让人震撼的新世界。刘慈欣说,从一个简单的“想法”演变成令人“脑洞大开”的创意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我写一部长篇小说,可能写作只需要三四个月,而积累创意的过程,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同样,《三体》的创作也是一个煎熬的积累过程。”刘慈欣说,急功近利是出不来好的科幻作品的,要耐得住寂寞,这也是科幻写作的乐趣所在。

  谈及创意的灵感来源,刘慈欣笑着说,灵感怎么来的,我不知道。如果知道,那就不是灵感了。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每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都会产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刘慈欣认为,这种人性最本源的情怀,不应该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而被磨掉。

  “这个底线守住了,灵感自然会敲门来问候。”刘慈欣以自己为例,已过知命之年的他仍然不改初心,对未来充满好奇、对未知世界充满想象。

  “从不推荐家人、朋友看自己的科幻作品”

  从更宏观的层面,刘慈欣认为,《三体》之所以能够得到国际科幻界的肯定,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国力的强盛、民族的复兴。

  “科幻文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晴雨表。只有一个朝气蓬勃、处于稳步发展时期的国家,才能为优秀的科幻文学培育肥沃的创作土壤。”刘慈欣说。

  “从清朝末年科幻文学在中国萌芽,到后来西方科幻文学输入中国,再到今天中国的科幻文学反向输出到世界、乃至斩获国际荣誉,这个曲折历程中,有太多前辈做出牺牲。”刘慈欣说。

  《三体》的成功,让读者对刘慈欣的下一部作品充满期待。对此,刘慈欣表示并无压力。他说,《三体》获得雨果奖为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他期待有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品能有机会被世界了解和认可。

  “即使再也创作不出超越《三体》的作品,我也不会感到恐慌。因为自由、平静的生活,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境界。”

  低调的刘慈欣坦言,他与身边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没有科幻文学方面的交流,也从不推荐看他的作品。

  “我写科幻,归根到底是因为我热爱科幻,而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或者获奖。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才有了今天雨果奖的桂冠。”

  刘慈欣曾将《三体》与《星际穿越》相比较

  谈及中国科幻的发展,《三体》作者刘慈欣近日在上海书展表示,“情怀”不可或缺。

  “我总是被问到,为什么中国的科幻电影比美国的落后很多?”刘慈欣坦言,个中差距就在于“科幻的情怀”。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刘慈欣解释道,情怀在于“对科幻的认识”。“美国的科幻总是在向前看、向外面看、向太空看,这就是科幻的情怀。”而这一点,可能是科幻的核心内涵。

  刘慈欣曾将《三体》与《星际穿越》相比较,二者相通的就是“对宇宙的情怀”,包含了敬畏感、好奇心和人类向外探索拓展的愿望。

  《星际穿越》中的黑洞、空间维度、时间效应等“高端”剧情曾被定性为只有“理工男”才看得懂,但影片所表达出的人类自我救赎的恢弘情感,让许多“文科女”在观影后也感受到了“科幻世界”的魅力。

  期待科幻大片《三体》开启中国“科幻元年”

  刘慈欣也关注其作品的现实性和人文性。在南京读书的大三学生聂聪聪是刘慈欣的“超级粉丝”,在她看来,“大刘”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柔软的内在”。

  “我读的第一篇科幻作品就是刘慈欣的《诗云》。”聂聪聪告诉记者,当时还在读初中的她被故事中的现代科学逻辑所深深吸引,更为那些“中国风”的古典诗意所打动。

  这种“情怀”在刘慈欣的作品中几乎从不缺席。《乡村教师》中,贫瘠土地上的乡村教师带着沉重的责任感,拼尽全力将现代科学知识篆刻到孩子的脑海里;《球状闪电》中,一个“新概念武器”决定了祖国的生死存亡,科幻想象与爱国主义融为一体……

  《三体》就更是如此,获“雨果奖”之前已经是饱受赞誉的国内“史上最佳”科幻小说。扎实的科学理论架构上,刘慈欣同时将极具东方特色的人文元素融入了创作中,如秦始皇、墨子等古代人物、中国军队等等,让读者读来大呼过瘾。

  如今,获得国际认可的《三体》带火了科幻题材,也提振了国人对于本土科幻作品的信心。但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国内科幻创作还很不成熟,高质量的作品少,刘慈欣的成绩几乎是“绝无仅有”。

  “要说中国科幻电影的前景,我看基本上希望都在《三体》身上了。”科学史专家江晓原在上海书展上笑言。由文本到电影,众多粉丝对国产科幻的又一步前进都在翘首以待。江晓原也表示:“非常期待一部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中国的‘科幻元年’。”

  据新华社

上一篇:河北农民发现69年前手书日军侵占故郡村暴行记录
下一篇:侵华日军纪念瓷瓶现身 系制造千里无人区时产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