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众之声 > 内容

包拯曾被贬为端州知府 临走不带N1e?zx?tV ?
发布时间:2015/9/6 23:14:41   作者:佚名   点击:

肇庆包公祠

  日前,在公示的第六批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名单中,出现了肇庆“包公文化”的名字。包公是个传奇和历史融为一身的人物。历史上的他,身边没有展昭和白玉堂,没有三口铡刀。他的皮肤也不怎么黑,额头上没有月亮。他就是一个踏实肯干、不畏权贵、不愿怠政的勤勉官员。皇帝可能未见得很喜欢他的行事风格,但一定不会怀疑他的为公之心。1062年5月,宋仁宗专程赶到包拯的家中,与病榻上的良臣作最后一别。当时情景,应该是令人动容的。

  广东人不爱“说话” 少有人知道肇庆“包公文化”

  翻检新闻资料可以得知,至少早在2004年,肇庆就提出与包拯的出生地合肥和成名地开封联手打造“包公文化”。白驹过隙,一晃十二年。但坦率而言,虽然同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相比开封,无论是肇庆还是合肥,包公的名声都没有那么响亮。原因何在?

  广东著名作家、地方文史专家崔伟栋给记者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到开封旅游,看到包公祠里很多人游览,就问他们知道包公在广东做过官吗?他们都说不知道。我说他不仅在广东肇庆做过官,而且做过三年,在开封只有一年三个月。大家都很惊讶。我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广东人不爱‘说话’的缘故”。

  谈及“包公文化”,比肇庆更郁闷的可能是合肥。如果不到这个城市去走一走,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拯出生在这里,而以为他出生在开封。

  “包公文化”在开封的风生水起,前提是他在开封府官和京官位置上立身极正,行政极强,铁面无私。在传世的《包拯集》的187 篇上疏中,有35 篇指名道姓地揭发了61名本朝官员各式各样的腐败行径。其中贪赃枉法、损公肥私者9 人;惨虐无道、蠢政害民者7 人;贪图荣禄、无耻求进者13 人;知识庸昧、才不堪任者18 人;态横奸邪、挟私逞忿者11 人;无事生非、兴妖惑众者3 人。此间,包拯曾三次弹劾了仁宗皇帝宠妃张美人的伯父张尧佐。此外他爱惜百姓,在权知开封府期间,他撤掉了“门牌司”,把开封府的大门打开,让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递状陈冤,大得民心。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众传媒的推动作用。

  黑脸“包青天”深入人心 真实形象脸微黑额无月

  在古代,能起到今天大众媒体传播效果的,要算各种民间戏剧和演义小说。地方志专家王超指出,元朝杂剧发达,对包公形象的刻画虽然还不充实,但作为清官包公的艺术形象已基本定型。现存18 种元公案杂剧,包公在11 种剧中出场,大家熟悉的有《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等。也是在这个时期,包拯被夸大和神化,包公传说故事不断扩增、更改或翻新。明清时期的包公戏曲以传奇的艺术形式,吸取了杂剧、词话及小说的某些精彩内容,通过舞台树立起一个嫉恶如仇、铁面无私的“青天”形象。在它的后期又增添了风行一时的公案小说,专写包公的公案小说有八种,最著名的为《龙图公案》。清末时兴起新的包公热,诞生了清代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小说《三侠五义》。

  王超指出,黑脸“包青天”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从历史资料看,包拯的面色即使算不上白皙,也只是微黑,身高大概在一米六五左右。戏曲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选择脸黑如炭、头顶月牙的形象来演绎包公,主要是“脸谱化”的艺术传统所致。关于包拯额头上的“月牙儿”,传说很多,有的说是小时候被马蹄踩的,有的说是生来就有的,也有的说包拯是天上星宿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但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时的写真里,并无太阳和月亮,只在右颜下方接近眉梢处,有一块隐约如蚕豆大小的朱砂痣。

  任职肇庆颇有作为 临走不带一方端砚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包拯被贬为端州(今肇庆)知府, 任期三年。当时的肇庆地区虽然已经得到部分的开发,但相比丰饶的中原和江南,仍是“土旷民惰, 不力于耕,夷僚杂居”的落后地区,被视为中央贬谪官员的选地之一。官员们既然将到肇庆做官看作畏途,自然大多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包拯却大不一样,从现有的历史资料里看,他到肇庆后,似乎并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想法和牢骚。一到任就“下乡”调查,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立刻一一着手解决。

  首先是市民的饮用水问题。当时端州百姓主要饮用西江水和沥湖水,水质很差,成为主要的致病源之一。于是他带领随从和百姓一起在城内打了七口水井,缓解市民用水之苦。至今城中还有一口井有水,号称就是当年七口井之一,被肇庆人称为“包公井”。

  第二是解决“水浸街”问题。包拯带领群众开渠排涝,把低洼地筑成鱼塘,扩大修筑西江围堤,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又为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第三是保护资源,严控端砚石按限额开采。端砚当时已经名闻天下,朝廷限额开采。之前的地方官往往带头违法,开采数量远超限额,以便上京“使用”,谋升迁。但在包拯任上,这股歪风被刹住了。他离任时,有百姓选了上好的端石雕刻几方精砚送给他,但他一方都不要。船行至西江羚羊峡口,他发现当地百姓和士绅在他船舱里藏了一方砚,便将之抛入江中。据说,现今江中的砚州即是此砚所化。

  第四是扩建城池,将端州城向西迁移,规划端州新城。并在城内修建丰济仓,以备饥荒;建崧台驿于城西, 以利商贾等交通往来;建星岩书院于宝月台, 为肇庆创立书院之始,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建设。

  可以说,包拯对肇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自己的通盘考虑规划,并努力地付诸了实践。

  曾弹劾

  “不干事”的清廉宰相

  除了物质文明外,包拯也很重视精神文明。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吏治。

  学者刘正刚、魏霞指出,宋初太祖鉴于唐代藩镇割据之弊, 不委任刺史, 而分命朝臣出守列郡, 三年一替,管军管民。但这种朝廷任命的朝官制度有很多弊端。包拯在《请选广南知州疏》中曰:“臣窃见广南知州例差奏荫京朝官,初任知县及一考者,世禄之胄鲜敦义教,童孺之岁便忝仕籍,未尝学政即使司民。甫越期年又移典郡,一邑之事尚未练悉,六条之重安可责成。”也就是说朝官的资历和实践都很成问题。他认为对边远之地的管理与开发,国家更应该派遣有才能的官员上任,“地虽远郡不可轻授,方国家多务,调率旁午,远民困重尤在得人。”他特别以自己在端州的所见所闻, 谴责无良官员串通一气互相作弊给地方百姓带来的危害。虽然他的建议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采纳,两宋也未能真正解决这一吏治的难题,但他确实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包拯操心吏治不仅在肇庆。后来包拯进京,弹劾了宰相宋庠。宋庠文采风流,七年宰相任上既无贪赃枉法,也没苛政暴政,道德操守也很站得住脚,可以说一点儿错也没犯。为何弹劾他呢?包拯认为,不出错,就是因为你不干事。作为国之重臣,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可谓尸位素餐,就应该退位让贤。

  包拯对肇庆用心良苦,肇庆人对包拯也是一往情深。至迟在他去世之后,肇庆官民就开始修建包公祠。之后历代无论官民,均非常重视对之的保护与祭祀,至今依然。

  宋元时期,肇庆一带的社会难称太平。各地的叛乱不仅次数频繁, 而且规模也较大, 一直是政府头痛的问题。但在并不安定的环境之中,作为历代肇庆官员中的“首称名宦”,包拯依本心,做本分事,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很好地履行了“官道”。这也是他被时人感念,后人铭记的根本原因所在。到了明清时期,在肇庆民间,包拯的形象已经渐趋神化。记者卜松竹

上一篇:百年前乡衙现花都 建于清代保存状况完好(图)
下一篇:明朝纸币“现身”剑桥大学 由桑树皮制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