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与法 > 内容

评论:教师评职称应体现人性力量
发布时间:2015/9/11 23:30:41   作者:佚名   点击:

  晨报视角

  如果职称评定不能体现教师的人性力量,就很难避免一个不爱学生的人成为老师,甚至拿到正高级职称。

  今天是“教师节”。节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改革方案出台,将设置“正高级”职称,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这应该是教师们的利好消息。

  此前,中小学教师在评职称方面有个“天花板”,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最高都只能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相当于大学的“副高”,而且名额极少,在评职称上,中小学教师始终“低人一等”。很显然,这个改革方案的推出,是教育管理者意识上的进步,其实也早该如此了。

  很多人回忆人生的时候,中小学老师留给他们的记忆总是最深的,对人生影响也是最大的。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和老师接触最多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人生导航,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大多是从这个时候奠定基础的。一个优秀的中小学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另一个问题是,即便是面对孩子,启蒙教育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的,需要爱心也需要能力,能把这些融合在一起的就是高水平的教师,即便是高校的教授,也未必能称职,高中的“高级教师”也未必水平都比小学、初中的教师强,所谓“术业有专攻”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只可惜,之前,肩负了这样重任的中小学教师,却没有与之相符的名头。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我们习惯以单纯的学术研究,来评定教育水平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在某些医生身上出了问题:能写论文或者说能发表论文的医生,未必能看好病。同理,是博士、能教大学生的教授,未必能教好中学生。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不仅是学术,还有人性的力量,还有能将学术与人性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且爱学生如己出的操守,这些如果能集一身,大约就是那些至今记忆在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了,此次中小学职称评定的改革,但愿能遴选出这样的老师,寄托我们所有做过学生的感情。

  无论是教师的职称评定,还是教师的遴选,避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都是个铁律,为师者,至少要把教学当成事业,甚至当成乐趣,而且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然而,在目前从业的教师中,却存有一定数量的并非热爱而为之者,这也是为什么时有虐童的事件出现,因为教师这个职业,于他们也许只是谋生的饭碗而已,如果职称评定不能体现教师的人性力量,就很难避免一个不爱学生的人成为老师,甚至拿到正高级职称。 佟彤

上一篇:大学新生行李包有啥:数码产品NX 很少有人带书
下一篇:满载乘客的大客车不但漏检还无保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