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 (美)伍绮诗 著 孙璐 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年7月 定价:35.00元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核心提示
80后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首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击败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大牌作家,占据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榜首。近日,该书中文版由读客图书引进出版,再度引起人们对华裔作家群体的关注。最新的消息是,该书影视版权卖给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制片人罗比·布伦纳。突然间声名鹊起,伍绮诗也获得一个新称号——“谭恩美第二”,但她不太认同。究竟,新一代的华裔作家与以前的华裔作者从创作以及与故国的文化关联上,有些什么不同呢?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著名文化评论家,对此展开了视角独特的分析。
一个跨越国界的感伤故事
在《无声告白》故事的开头,伍绮诗就抛出了一个悬念:“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随着莉迪亚之死,她抽丝剥茧,揭开美国上世纪70年代,一个中美结合的家庭中渐渐失衡的局面。
莉迪亚的华人父亲詹姆斯,穷尽一生去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她的母亲则是地道的美国人,奋力与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作斗争。纵然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只有她继承了妈妈的蓝眼睛,也获得了父母最多的关爱,但这些逐渐转化为莉迪亚难以承受之重,最终让她的故事成为一个悲剧。
在美国现当代文学中,关于种族问题的故事不少,但多以描述黑人和白人的矛盾为主,仿佛它是一个二元方程。
“事实上,不仅有黑人和白人,而且各个种族是互相交融的。除了种族之外,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来定义自己的身份。我认为随着跨种族婚姻的增加,我们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楚,可能会以更复杂的方式谈论种族问题。”虽然伍绮诗称《无声告白》并非自传式小说,但她的生活经历确实影响了本书的创作。伍绮诗成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毕业于哈佛大学,父母是由香港移民至美国的科学家。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亚裔家庭中的一员,伍绮诗从小就常有“在两种文化之间谈判”的感觉,她也将这种感受注入到了书中的角色中去。
此外,伍绮诗的婚姻也是跨种族婚姻,她的儿子就是混血儿——所以书中的这些问题对她来说,是非常个人化的。
这本小说的中文版近日由读客图书首次引进出版。在该书的中文编辑木草草看来,作为出生在美国的香港移民二代,伍绮诗多元的身份和视角是她天生的优势,而让她最终写下这样一个超越身份、种族的有着世界共通语言的感伤故事。
“这本书讲出了我们每个人现实中都要面对的命题——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对中国读者来说,亦能从其他的角度找到共鸣,木草草对南方日报记者说:“我们是一个人情味很重的社会,从小到大就被‘爱和期待’绑架,小的时候被逼着上学,长大了被逼婚……来自家庭的压力,把我们每个人都压得喘不过气了,我们需要释放,而《无声告白》无疑是一个出口。”
华裔文学摆脱“小众”标签
《无声告白》的畅销,也让人好奇,如今华裔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在欧美文坛究竟地位如何?倘若从1887年李恩富的自传《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算起,从被边缘化到逐步进入“主流”,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百年历程。
“早期移居美国的华人,多为苦力华工,他们做着最沉重的体力劳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这种经历也映射到了他们所写的作品当中——早期华裔作家较为关注的是华人在两个世界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况,“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中国移民才开始受到高等教育,逐渐改变了只能做苦力、开餐馆、洗衣房的命运。”
以汤婷婷、谭恩美、任壁莲等为代表的第二乃至第三、第四代华裔作家,已经是移民的下一代,英语是他们的母语。相较早期的华裔作家,她们能自如地写在美华人的那些故事,而身处两种文化之间的困惑也是她们思考的主要命题。谭恩美在1989年出版了《喜福会》,登上美国各类畅销书排行榜,擅长描写亚裔美国人的生活和她们所面临的文化冲突,成为了真正跻身“畅销作家”之列的华裔作家。
“华裔文学原本是美国文学中很小的支流,”张颐武表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美国华裔文学已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中逐步受到关注,谭恩美、赵健秀、汤婷婷、黄哲伦等华裔作家已经进入美国文学的“主流”。
除了华裔作家之外,一个被称作“新移民作家”的群体近年进入大众视野。
中国改革开放后,一批文学爱好者、作家移居或侨居到海外,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他们包括严歌苓、张翎、哈金、陈瑞琳等。这些人中,有的更倾向于用英文写作,如哈金,早在1999年他就凭借长篇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确立了自己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也有用中文写作就获得成功的,如严歌苓,当然,她也有英文作品,可她自己也说:“我用英文肯定不如用中文写得好。”
“新移民作家中的很多人接受的是中国教育,作品打着深刻的中国烙印也便不足为奇。比如哈金的世界观是在中国生活期间形成的,所以他的作品倒向中国文化。此外,虽然他们讲述的是中国背景的故事,但与前些年成名的华裔作家相比,作品所呈现的‘感觉’是不同的。”张颐武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匡汉将这种不同总结为“痛苦感的弱化”,原因在于新移民作家可以进入比较高层的领域工作,这和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同时,他们还会反过来从北美的角度回望内地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新移民作家出现以前,海外华文文学对内地的反视和反思没有这么突出。”
张颐武表示,“新移民第二代”也是现在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新移民已有几十年,第二代也成长起来了。”譬如11岁跟随父母移民美国的刘宇昆,他曾在2012年以一篇以华裔家庭为背景的作品《手中纸,心头爱》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从华裔视角到全视域
有学者留意到,随着逐渐摆脱生存压力和文化冲突的窠臼,很多华裔作家关注的焦点聚集到超越种族和地域的人类共性上。
“华裔作家与美国主流作家的共同审美也同时在增多,华裔美国作家近年来的创作实践开始呈现共同经验的趋势。”北京外国语大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子清如是表示,他举例称,汤婷婷2002年创作的《当诗人》,就表明了她的写作已经从单一的华裔视角实现了到全视域视角的转换。任壁莲1999年创作的《谁是爱尔兰人》,内容不仅限于“移民经历”,还涉及宗教、艺术等主题,“而她的视野也扩大到通观整个多民族的美国社会生活中去”。此外,梁志英无论在他的小说还是诗歌里,他的感知力触角常常伸向单一的华裔世界之外的宏观世界。
《无声告白》也不是一部纯粹的华人故事。书中,糅杂了种族、性别、家庭、个人追寻自我价值、青春危机、爱情等诸多主题,按伍绮诗的说法,她期望这是一个能在所有人心中都有共鸣的人性故事。和汤婷婷、任壁莲一再强调自己是美国作家一样,对于亚裔文化,身为“80后”的伍绮诗觉得自己始终是一个局外人的角色,“我连中文都不会说”。伍绮诗很尊敬谭恩美等老一代华裔作家,但她认为自己的作品与前辈们有所不同,“他们那一代作家作品里是有一个故国的概念存在的,而我没有这种概念。我是美国人,同时我是个华裔美国人。”
而对于《无声告白》,也有中国读者说,书中所描述的一些内容,是非常中国化的,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望压抑了子女天性造成悲剧”。
伍绮诗对此不感到意外。父母潜移默化地给伍绮诗灌输了很多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强烈的职业道德、对历史与文化的崇敬,以及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在伍绮诗看来,书中出现了很多中国价值观,缘于这也是她特质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这部小说在美国也很畅销,因此显而易见,许多美国读者也对《无声告白》的主题产生共鸣。”伍绮诗认为,父母与孩子的矛盾,是跨域文化的一个共通主题: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但双方眼中的“最好”,常常会出现偏差。
除中国之外,《无声告白》还会被翻译引进到十多个国家——大部分是欧洲国家。对伍绮诗来说,这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在故事中找到共鸣。“也许这也会提醒我们,比起外貌上的差异,我们拥有的共同点比想象中多得多。”
在张子清看来,荷马、屈原、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之所以受到世界人民世世代代的推崇,除了他们拥有高超的艺术才能之外,他们在作品中传达的体验和思想感情是人类所共有的。若华裔作家有意识地用全视域审美感进行创作,即便描写少数族裔生活,也融入这种美感,“那么从长远看,华裔美国文学才有可能在美国主流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上确立其优秀的文学地位。”
上一篇:浙歌《富春山居图随想》“升级” _/ThQyVá]o
下一篇:“鬼才”达利旷世之作登陆上海 荟萃中国当代艺术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