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众之声 > 内容

东汉“何君阁道碑”或解“南丝路”走向之谜
发布时间:2015/11/11 23:20:54   作者:佚名   点击:

  在古代,荥经县的茶马古道被称为官道。而今,这条官道湮没在崇山峻岭中,但仍能看见“拐子”、马蹄印,以及由“幺店子”和商铺构成的古院、古镇,主要的古镇代表有新添站、靖口站和黄泥堡。

  一块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的东汉石碑“何君阁道碑”2004年在荥经县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何君阁道碑”位于距荥经县城约20公里的烈士乡冯家村穿山洞,是该县民建乡小学教师在河里游泳时发现的。而此碑至今得以完好保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碑体被一个上凸下凹的岩石腔保护着,从而免受了风雨的侵蚀。

  篆刻在光滑平整岩石上的“何君阁道碑”呈正方形,边长约0.8米,碑文记载了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蜀郡太守何君令人在此修建古栈道的事迹。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笔画简洁,字形方中带圆,雄浑古朴。“何君阁道碑”不仅是研究古代栈道修建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在汉字的发展演变史研究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实物研究资料。这块摩崖石刻的发现还极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对研究西南地区的交通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以来经过荥经县的“南丝绸之路”与现在的国道108线荥经段相一致。

  汉代,从成都至云南,可直达缅甸北部,再转至印度,这条路与通过各部落的民间商路合称为古“南丝绸之路”。据史书记载,“南丝绸之路”经荥经县安靖乡和凤仪乡,翻越大相岭到康定的路线始于秦汉时期,但从发现的这块石刻看,该路线很有可能是隋唐以后才出现。

上一篇:网红NASA推特粉丝超1200万 花样宣传新发现
下一篇:张仲景曾治好老人抑郁病 使用“情志疗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