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11月11号本来是中国近几年流行的所谓“光棍节”,但中国电商将其变为数亿网购用户疯狂的“剁手买”。但网络集体狂欢的背后,依旧无法解决脱单的问题。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11日报道,中国男女比例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到2020年,过剩的男性光棍人数会高达3000万,到时可能会爆发“光棍危机”。而这过剩的3000万男性,在香港大学社会学院的讲师杜先致和社会学者洪理达看来,大部分是中国农村男性。
报道称,大城市里的中国男性也并非高枕无忧,中国适婚女性在单身派对和两性交往能力的培养上比中国男性要积极和主动。而中国学校和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使得成年单身男性“缺乏自信”,表现在约会中“做得不够”和“不会打扮”等。
“差外国男生好多年”
上海是一座相较于其它中国城市比较西化的地方,年轻人愿意通过西方的交友派对来扩宽交际圈,并结识新朋友。
报道称,陈丹婷是上海的一位派对活动组织者,在上海的社交圈里小有名气。来参加陈丹婷派对的大多是中国女生,男生却比较少,大部分还是外国男生。
组织过多场单身派对后,陈丹婷对中国男生参加派对时的衣着打扮和“绅士”礼节略有建议:“要注意场合,穿合适的衣服。在一些高端场合,有的中国男生穿T恤来。中国男生也不太会用啫喱休整发型。”更不用说走路时让女生走马路内侧、开门时帮女孩子托门等细节。
陈丹婷认为,造成中国适婚男生 “不会打扮”和“做得不够”的原因,与家庭教育有关。她说,我们这代人,父母只是要求成绩好。加之念书时候,不准早恋。“所以在约会技巧上,中国男生要比外国男生差了好多年。”
但在婚恋态度上,陈丹婷较积极地评价中国男生比较务实。他们会想往长远的方向看,朝着婚姻走。但“太务实的话可能也会让女生觉得不太有意思。”她举自己朋友的经历,第一次同对方约会就谈房价、结婚等话题。她说:“这一点,在外国人看来,太匪夷所思了。”
对此,在上海从事情感咨询的史秀雄看来,是因为“他们的女朋友或者女朋友的妈妈们都期望他们这样去做。”
不自信
报道称,史秀雄在上海开有一间工作室,主要给单身的人,提供在约会、谈恋爱时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咨询。学员比例三七开,中国女生占了七成,来的中国男生很少。
史秀雄跟陈丹婷在社交活动上有所交集,他说这跟参加单身派对的状况相似,女多男少,而且“中国男生的表现都非常得拘谨”。
面对男女咨询的不平衡比例,史秀雄说:“中国的男性整体上来讲是非常不自信的。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教育缺失
报道称,史秀雄眼里的教育氛围,与陈丹婷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说中国的教育体制从来不以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从小的教育,就是把男生变成只要成绩好的学霸,其它方面都不用管。体育课是为了达标,没有人真正把运动作为对生命质量有帮助的事情。
除开中国教育对学生情商和交际能力上的培养缺失,中国家庭的教育也难辞其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生活和异性关系是极端保守的一种状态,学生时代打压和禁止早恋。
“所以很多人对恋爱、性和男女关系,充满了抗拒、困惑或者不安的这种感觉。所以现在作为成年人,突然要做这件事的时候,当然是一筹莫展。”在上海从事 80后90后的情感婚恋、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咨询快3年后,史秀雄这样解释背后的原因。
单身女性比男性更主动
报道称,上海是中国前卫潮流和观念的先锋地,单身女性在社交和情感能力培养上,显然要比中国大部分男生主动和积极得多。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杜先致也认为“现在的中国女孩子没有那么难为情了。” 她说现在的女孩子更愿意主动出击,去结交一些平常社交圈以外的男性,她们也不太反感相亲。
杜先致认为“单身节”这样的节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报道称,中国目前除开面临男女比例失衡的危机,还有老龄化。所以中国在十三届五中全会后,放开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二孩政策”。
杜先致认为,政策的放开有可能会帮助中国解决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她解释说:“随着受教育教育人口的增多,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推进,这可能在未来改变目前失衡的局面。”
报道称,这是一代人或者甚至两代人之后的变化。但是在当下,中国的适婚男女依旧面临不小的压力。 而这部分压力,大多来自家长。
平时给学员出谋划策的史秀雄在谈到家长压力时说,这个年龄段的家长,不指望他们能听进多少。“我给的建议就是 ‘请别多管闲事’ ”。很多年轻人过得并不开心,家长非常强势和无理地给他们制造麻烦。因为家长过度参与和干涉,让恋爱变得非常得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