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因运营成本过高,正在寻找合作方,先对各位会员进行清理。”太原龙诚书吧的创办人李剑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李剑是山西省十大“最美读书人”之一。2014年7月,在大约3年的考察准备后,他的龙诚书吧开业了。书吧约12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了一万多册图书,已经吸引了不少爱读书的人前来。一年多来,李剑发现,养活不起书吧了。
前一段时间,身边一些朋友曾有开一个书吧的打算,我听到以后总是摇头。作为一个自认为还算喜欢读书的人,我觉得经营书吧不仅会出力不讨好,而且并不现实。正因如此,我更佩服龙诚书吧的创办人李剑的勇气和毅力。如今,龙诚书吧在坚硬的现实中碰壁,让人感叹,更让人惋惜。
坚硬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呢?报道中,李剑的原话是 “他们不看重书籍和阅读”。其实,稍具认识的读书人都知道,读书,在这个时代几乎是奢侈的。既然是说读书,索性掉一下书袋,引用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一段经典的话,“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冲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波兹曼说,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渐成预言的现实,这就是眼下的现实,也正是龙诚书吧遇到的现实。龙诚书吧的难以为继,李剑的碰壁,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中的碰壁。
梳理一下李剑创办龙诚书吧的过程,他的决心来自成都、厦门、深圳这些已经形成一定阅读文化的城市,而且,在李剑的概念里,公益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书吧看书必须免费,给大家提供一个纯粹的环境。”可以说,李剑是在以一己之力完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的理想。这种想法也许太过理想主义,也总有人嘲笑或者不屑于这种理想主义,可是,我觉得,在这样的时代,理想主义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对于龙诚书吧来说,深圳的复合业态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是,正如深圳西西弗 (书店)福田星河分店店长张志中所言,“深圳的书店之所以氛围比较好,一是感恩于政府部门不断加大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二是,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外来移民比较多,对知识的渴望和自我提升成为图书受欢迎的内在动力。”
这就是说,龙诚书吧自身的经营方式可能需要调整,但是决定其命运关键的因素,政策的完善和读书人的滋养,都是一个小小的书吧改变不了的。可是,话说回来,阅读文化的形成,读书氛围的改变,又需要一个个龙诚书吧、一个个李剑来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太原的李剑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也只有这样的龙诚书吧越来越多,李剑的龙诚书吧才会越活越好。
也许,拿什么可以拯救龙诚书吧,有很多种方式;也许,需要拯救的,并不仅仅是书吧。
上一篇:云台山迎初雪美如水墨画 峡谷内N~n§x4l)n|m?Y%f
下一篇:古人怎样防伪币?采用特殊材料 图案设计复杂